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学理论》2014,(33)
当代高职学生就业价值观缺失主要表现于就业取向功利、就业目标模糊、个体至上化、职业精神缺失等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代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功能,有助于培养当代高职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需要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初中政治课作为初中生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初中政治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中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课堂教学时要在思想人文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课中突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评价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形成合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核心价值观沐浴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2)
对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把握与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思政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一是教师言传身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三是重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6,(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高校大学生参加各类海外研修的数量逐渐增多,一些学生也受到国内外不同思想的巨大碰撞和冲击,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分析海外交流研修大学生的特征,立足海外研修学生的基本特点,以及当前针对海外研修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面对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挖掘海外研修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完善管理服务体系;二是务实网络媒体平台,创新思想教育模式;三是拓展学生组织形式,推动学生自我教育;四是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动引领身边学生。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核心价值观建设,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在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方面,既立足本国传统文化,也要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主体方面,逐渐形成了政党、政府和民间组织等不同类型的建设力量;在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途径手段方面,注重多种途径与多种手段相互补充、协调配合。借鉴国外加强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抓住重点人群,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创新教育方法;搭建多重平台,增强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中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和义务。在加强和推进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方面,必须结合院校实际和青年学生特点,探索行之有效的培育路径,努力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全员参与示范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实践中,我们注重发挥每一名教职工知行统一的表率作用,引导每一名青年学生在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6,(1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实践研究,是当代高校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迫切要求,对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提出高校进行职业观教育的实践途径:一是全面统筹部署,开展系统化职业观教育;二是开设教学课程,开展全程化职业观教育;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开展制度化职业观教育;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开展专业化职业观教育;五是落实服务宗旨,开展人性化职业观教育;六是开展多元化职业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期我国人民的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要想发挥其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赢得社会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认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存在着一些困境。本文主要从科学方法缺失、榜样作用缺失、农民参与不足、领导干部忽视、新媒体的消极影响五个方面对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加以分析;并针对此困境,从加强农民的理论教育工作、落实农民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相关机制、发挥新兴媒体的积极作用四个方面阐述解决问题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汪晓莉 《学理论》2012,(20):254-255
对于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简单传授,更应该成为学生提升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增强综合素质的平台。目前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还存在问题,解决途径:一是分阶段进行审美教育;二是利用好媒介;三是充分利用朗读的作用;四是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2)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关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指明了方向。文章探讨了"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作用,提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95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途径如下: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的文化育人功能;搭建实践平台,实现实践育人;加强网络新媒体阵地建设。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6,(10)
高校应重视德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工作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可持续性教学,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二者的融合途径如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感悟式教学融合。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4,(2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认知和行为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了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情况,有益于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自编问卷《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问卷》,对沈阳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表明医学生整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较理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对核心价值观认同均高于普通同学;与本科生对比,博士生群体存在一定程度的核心价值观缺失。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6,(9)
正中小学生既是今天接受素质教育的主体,也是未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力军,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中小学生自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疑是一项奠基工程,也是摆在当前社会、家庭以及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中小学生的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经过个体自身努力逐步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问题,总结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缺乏的重要原因,分析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作用以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模式,从而积极引导并规范大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王杨  胡月 《学理论》2013,(12):249-250
在新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社会经历和成长环境各异导致其人生价值观不同,从而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存在巨大差异,而且在这些学习动机直接引导下的学习行为也导致了在学习效果上存在差异。高校教育阶段是青年人生价值观形成和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对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以一个全新而深刻的角度做具体的剖析,进而为探寻出一条全新有效的大学生培养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对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十分必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一是要把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二是要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搭建现实平台。  相似文献   

17.
赖琳玲 《学理论》2013,(8):321-322
通过对师范院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得出师范院校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的途径:一是根据学生党员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有重点有针对的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严抓党员发展、转正关,提高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拓展民主生活内涵,做好入党后续教育;四是搭建平台,提升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12)
在现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巨大的思想引领作用,不但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而且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基础,分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就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从理论融入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注重校园文化的引领、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等方面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就业指导工业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6,(9)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群体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对象,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较为全面地了解广东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与践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路径: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发挥校园文化建设作用;通过制度创新体现价值观;通过道德文化渗透核心价值观;注重地区差异,统筹兼顾。  相似文献   

20.
美国建国两百余年以来迅速崛起,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美国的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合和演化而成,体现在联邦宪法之中,决定了公民教育的理念,建立了行政与法制体系,引导着社会政策,灌溉着社会舆论土壤。美国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经验对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