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双方的身份和职责不同 检察院的公诉人,身兼二职,一是公诉职能;二是法律监督职能。因而,公诉人在出庭时不是一方当事人。检察官以代表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庭履行控诉职责,运用证据揭露、证实犯罪,同时又以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对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控方在法庭上“居高临下”位高权重,而辩护人受被告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而产生,是重要的诉讼当事人之一,职责是维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李玲 《青海检察》2009,(4):48-49
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是代表国家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在法庭上通过调查、质证、法庭辩论、指控犯罪,揭露犯罪,达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目的。因此,加强公诉能力建设,提高在新形势下运用法律和刑事政策制服犯罪能力,尤其是提高公诉队伍的法律理论水平,加强法庭辩论能力及论战技巧,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一、民行公诉人的概念及特征民行公诉人是检察机关经立案审查认为对侵害国家、集体财产、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需要提起民行公诉时,根据检察长的指派,代表国家以公诉人的身份出庭参加诉讼的检察官。这种民行公诉人与普通民行诉讼当事人相比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民行公诉人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原告的诉讼代表人又是对正在进行的诉讼实施监督者。  相似文献   

4.
此文为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副主任所撰,文中所提对律师贪污执业保障,正是前不久最高检召开的改革会议上的决定,律师们在依法进行刑事辩护进可以放心,最高检要求全国的检察官保障法律赋予律师的权利。──编者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具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职权。检察官作为国家公益的代表,具有通过合法程序发现事实,指控犯罪,请求法庭正确适用法律对被指控人定罪量刑的职责。律师制度是国家专门设立的以法律服务的特殊形式,向社会和人民提供法律帮助,保证广大人民充分行使民主权利和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出席法庭的检察人员的法律地位,法律作了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十五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检察长或者检察员以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支持公诉,并且监督审判活动是否合法。”这一规定明确指出,无论是在第一审法庭上,还是在第二审法庭上(包括审理上诉案件和抗拆案件),只要是公诉案件,出庭的检察长或者检察员都是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现的。国家公诉人担负着两项仟务:一是支持检察机关的起诉,二是实行审判监督。他既是国家公诉权力的行使者,代表国家指控犯罪;又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维护者,代表法律监督机关对法庭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相似文献   

6.
支持公诉是指公诉人出席法庭,代表检察机关指控犯罪,要求法庭判决被告人有罪并承担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长期以来,支持公诉这一提法被司法机关及大众广泛接受并使用,成为约定俗成的法律用语,刑诉法也将其固定下来。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这种提法并不妥当,应予修改。首先,公诉是检察机关代表国家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向法院提起诉讼,而公诉职能又是通过公诉人的出庭控诉活动实现的。也就是说,公诉人与检察机关的关系是代表与被代表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下,公诉人与公诉机关融为一体,不存在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因此,支持公诉一…  相似文献   

7.
白翠琴 《内蒙古检察》2005,(1):29-29,32,45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逐步实施和司法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做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检察机关必将面临新的挑战,与此同时对公诉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公诉人肩负着指控犯罪的神圣使命,其一言一行都代表国家、代表着法律正义,关系到公民的人身权利,所以责任重大。这就要求公诉人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而且要精通法律知识; 不仅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知识储备,而且要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否则就难以履行好公诉人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职权对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过程实施法律监督,但也应包括行政诉讼法及其诉讼程序进行法律监督,允许突破当事人适格理论限制,有权代表国家对危害公共利益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符合公诉人的法律地位,尽管其同被诉行政行为无直接利害关系。然而,作为公权力的检察权行使过程,必须保持一定的谦抑性,意味着检察机关为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公共利益,应当具有手段的滞后性和辅助性。  相似文献   

9.
公诉职能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在依法指控犯罪的同时,对刑事诉讼活动实施法律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重要特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公诉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检察工作主题,明确进一步加强公诉工作、强化法律监督的总体任务和指导原则,坚持依法指控犯罪,强化诉讼监督,提高办案质量的公诉工作基本格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保障人权,努力推动公诉工作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检察官该不该指控罪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诉法第12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据此,有些检察机关在起诉书中仅指控被告人触犯某法律条款,不再指控罪名。他们认为,如果起诉书指控被告构成什么犯罪,就有审前定罪之嫌,与刑诉法第12条的精神不合。这些检察官尊重法律条文的精神可嘉,但笔者认为这种放弃罪名指控的做法是不适当的。从根本上讲不指控罪名的做法违反了刑事起诉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即“指控明确”。提起诉讼者,尤其是代表国家提起公诉的检察机关,在起诉中负有一项责任,就是通过起诉能够确实无误地界定控诉对象,从而使法院能有…  相似文献   

11.
检察机关的追诉职能与诉讼监督职能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也有兼容、协调的一面;将二者集于一身是各国检察制度的固有特征,它既有弊,更有利。趋利避害之策是:将检察机关定位于法律监督机关,而不是定位公诉机关甚至指控犯罪机关;认真履行检察官客观公正义务;对某些职能的行使进行有限度地适当地分离。  相似文献   

12.
一、检察官与律师良性互动的理论阐释 检察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一是指两者职业互动,即从优秀律师中选拔检察官和检察官辞职从事律师职业;二是诉讼行为互动,即在诉讼活动中检察官与律师秉承法治精神,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各自的诉讼职能,规范地实施各自的诉讼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与廉洁,进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3.
公诉人篇 公诉人是指由国家司法机关直接提起诉讼,由人民检察院的司法人员担任诉讼,担任诉讼的人即公诉人.公诉人是检察机关的形象代言人,“学习型、敬业型、实干型”是优秀公诉人的特点. 胡志强:身经百战的公诉能手 快播案公诉人一共有4位,主诉检察官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胡志强、知识产权处副处长闫莉、曾经当选“海检之星”的检察官姜楠以及代理检察员肖瑶.其中,胡志强是身经百战的公诉能手.胡志强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曾任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审判监督二处事务检察官,曾荣获“首都五好干警”称号.  相似文献   

14.
论检察权的性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检察权的性质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检察权的运作特点,二是检察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定位。一、检察权的运作特点在封建专制制度下,检察机关或检察官往往代表君主或国家,在诉讼活动中充当公诉人或公益代表人,执行起诉的任务,具有一定的监督职能,属于行政权的一部分。在资本?..  相似文献   

15.
一、侦诉一体的概念和特点 侦诉一体是指担负着代表国家和法律履行指控犯罪职能的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工作与侦查机关的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罪轻、罪重证据工作的有机结合。其特点表现为: 第一,侦诉一体以主诉检察官为主体,以主诉检察官在立案时既对侦查活动予以监督、指导、调控为形式。 主诉检察官制是指以主诉检察官为主,以其他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为辅组成办案组;由主诉检察官对所承办的案件直接向检察长负责的一种办案模式,这种办案模式有一个特点:一是从案件管理体制上看,主诉检察官制改变了以往的…  相似文献   

16.
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检察机关对死刑复核实行法律监督,符合人大制度关于权力监督制约的原理,不影响最高人民法院应有的诉讼地位和独立性、权威性,体现了检察官客观性义务的要求,具有基本法律依据。开展死刑复核法律监督应遵循严格限制并减少死刑、切实保障人权、维护公共利益、公平、及时、突出重点等原则。检察机关在死刑复核中的诉讼地位不是公诉人,而是法律监督者。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备案审查、受理申诉控告等启动监督程序。监督的主要方式包括提出案件意见、派员列席审委会会议、派员出席法庭或听审活动、抗诉、纠正违法以及立案侦查审判人员职务犯罪等。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的刑诉法将原来的庭审模式改为类似控进式的审判方式,进一步加重了检察机关的举证责任。公诉人的任务不再局限于宣读起诉书、发表公诉词,辅助审判人员查明犯罪事实,而是在直接讯(询)问、举证、质证、指控犯罪的基础上,主动去揭露犯罪、证实犯罪。这就要求出庭的公诉人既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诉讼习惯、诉讼价值观及公诉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角色定位观,又要在出庭公诉的方式、方法、艺  相似文献   

18.
刑讼祛加重了公诉人指控犯罪的举证责任,同时也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的权利。被害人不仅要向侦、诉人员陈述自己的受害经过,提供犯罪嫌疑人犯罪的证据,还要参加庭审指控犯罪活动,接受挫辩双方的询问,其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加强。被害人的陈述及所提供的物证等是公诉人举证的关键证据,是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因此充分发挥被害人的积极性,使其在诉讼中与公诉人密切配合,是关系到诉讼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司法实践试谈公诉人与被害人的配合问题。一、摸清被害人心理不同案件被害人在接受询问时各有…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法律关于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出庭主体的规定是不妥的,不应绝对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首先,从域外的有关规定来看,尽管也规定一般由二审法院检察署之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但不排除原检察官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其次,在诉讼主体上,原公诉机关才是具体案件的诉讼主体,其上级机关出席二审法庭乃适用"检察一体"原则的结果,原公诉机关是本应该出席二审法庭的.第三,从检察机关在二审庭审中的职能来看,它不仅具有法律监督职能,而且其主要职能乃是诉讼职能,不能以法律监督为由否定原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可能性,而法律监督职能由于是庭后进行,是可以委托的.此外,本文还分析了我国的主要立法理由,认为都不是排除原公诉机关之公诉人出席二审法庭的充分理由.最后,文章对如何确定二审中检察机关的出庭主体,以及上诉的流转程序等提出了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同舟 《检察风云》2012,(21):36-39
张军英同志事迹:张军英,1972年11月出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公诉处检察员,一级检察官。她从事公诉工作15年,勤奋敬业,维护公正,追求卓越,默默奉献,荣立二、三等功各一次,先后荣获上海市青年岗位能手、市三八红旗手、市优秀公诉人等称号,并当选为市第十次党代会代表。她文静清秀,但出庭时却细腻、执着和睿智,有力指控犯罪,使正义得到伸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