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统计显示,2005年至2008年,因渎职犯罪被判处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人数占判决生效人数的比例在80%以上。2008年-2010年,渎职犯罪案件生效判决中,六成以上人员被免予刑事处罚,且缓刑、免处两项指标中,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披露,2006年全国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矿难等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嫌疑人629人,法院已对249人作出刑事判决,其中免予刑事处罚131人,缓刑107人,两项人数在已判决人数中所占比例高达95.6%。  相似文献   

3.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渎职侵权检察厅发布的<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披露,已作出的刑事判决中,渎职犯罪免予刑事处罚和宣告缓刑的比例高达95.6%.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检察院从事反渎职侵权检察工作,6年来,共参与办理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9件28人,提起公诉后虽然法院全部作有罪判决,但无一人被判实刑.  相似文献   

4.
对确有犯罪事实,但同时具有某些从轻、减轻处罚的条件并可适用缓刑、免于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和经济能人犯罪案件如何处理,是目前公诉改革、审判制度中的一个争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一、解决之基:现状据统计,2003年至2005年,全国共有33519名渎职犯罪被告人被宣告缓刑,渎职犯罪案件的年均缓刑率为51.5%,明显高于公安机关侦查案件19.74%的年均缓刑率。[1]《检察机关立案查处事故背后渎职犯罪情况报告》披露:2006年,在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629名犯罪嫌疑人中,已经对370人作出了刑事处理,其中,检察机关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案例启示: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同时,在被告人在犯数罪的情况下,可以判处缓刑。此种情况下,免予刑事处罚与缓刑可以并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职务犯罪高发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但由于种种原因,司法实践中,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刑居高不下、免予刑事处罚的数量日渐增多,以下是某区检察院2000年至2005年上半年办理的职务犯罪案件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的统计表,较为典型地反映了这一问题:刑罚贵在适度,在司法实践中,对于那些具有投案自首、重大立功表现、积极退赃情节且犯罪数额不是巨大、情节不是十分严重的职务犯罪被告人依法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不失为挽救失足干部的一个好的途径,无可厚非。然而,职务犯罪案件的缓刑、免予刑事处罚适用率明显偏…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量刑轻刑化的趋势日渐明显,特别是被告人被判处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比例较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一、职务犯罪量刑轻刑化的危害一是违背了刑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犯罪,我国刑法和刑事政策历来坚持"从严"、"从重"处罚的立场。这不仅体现为犯罪数额标准设置  相似文献   

9.
对未成年人犯罪从宽处罚是各国刑事立法普遍的选择,对需要判刑的未成年罪犯尽可能适用缓刑是从宽处罚的表现之一。因此,未成年罪犯缓刑的立法状况和司法效果如何,是检验一个国家未成  相似文献   

10.
储陈城 《法学》2013,(3):70-78
醉驾型危险驾驶罪入刑一年来,由于其基准刑的确定缺乏细化的指导标准导致同案异判、异案同判、重案轻判和轻案重判等罪刑不均的乱象。为了实现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罪刑关系上的均衡,基于其作为危险犯的前提,可以通过被告人的血醇浓度、所驾车辆的类型、是否无证驾驶和驾驶无号牌(号牌超过有效期)的车辆、驾驶车辆实际载客人数和加重结果来确定拘役的基准刑以及是否免于刑事处罚;从与刑事处罚相协调的视角来确定是否适用缓刑。  相似文献   

11.
免于刑事处罚对预防和减少犯罪、教育和感化未成年人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刑法的规定过于笼统,相关司法解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司法实践中仍有一些失当之处。本文从未成年犯罪和再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入手,分析宽泛适用免予刑事处罚的弊端,以尝试提出对未成年人适用免予刑事处罚的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刑法学界,认为当前我国刑事判决量刑趋重、存在重刑化倾向和重刑主义的观点较为普遍,但是这些观点均未经实证检验。而以《全国司法统计公报》和《中国法律年鉴》公布的有关数据为依据进行的重刑适用率、缓刑适用率、免于刑事处罚适用率、经济犯罪重刑适用率、上诉率实证分析表明上述观点并不成立。上述观点被证伪,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诸如“严打”等刑法理论与实践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刷信誉抹黑竞争对手,判了这是全国首例恶意刷信誉获刑案件.它的成功办理,是检察机关从维护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依法保护新型经济形态的一个缩影. 2016年12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法院二审认定董某、谢某构成破坏生产经营罪成立,判处董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谢某免于刑事处罚.至此,全国首例因恶意刷信誉而获刑的案件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4.
李洁 《法治研究》2011,(12):39-44
由于我国立法的定量模式,已经使得在外国可以和解的大部分案件被排除在我国法律规定的犯罪之外。此时,如果仅仅原样引入外国的刑事和解制度,并且为了表示对这种先进制度的认同而一定要寻找出比较确定的适用范围,其结果很可能就是将在国外也不一定进入刑事和解领域的案件划入刑事和解范围,从而导致刑法价值的异化。为了避免这种异化,就应当设计符合我国犯罪成立条件特点的和解理念之实现方式,即依据刑事和解的理念,在较轻的刑事案件中和解可以免于刑事程序;在不是较轻的一般刑事案件中和解可以导致免于刑事处罚、减轻处罚;在较重甚至严重的刑事案件中和解可以导致免于死刑、重刑.而裁量一般的刑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办理渎职犯罪案件的过程中,在轻刑化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人民检察》杂志一篇文章的调查统计,山东省某市辖区检察院自2000年到2005年上半年查办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被法院作有罪判决的被告人共143人.而其中适用缓刑的有79人,免予刑事处罚的有23人,两者相加共计102人。占有罪判决人数的71%。因此,深入分析渎职侵权犯罪轻刑化的表现与原因,寻求解决良策,已成为相当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六)》加大了对安全责事故责任人的刑事处罚力度,扩大了安全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范围,使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成为更多安全责任事故罪的主体,从而致了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问题的增多。本文试对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为司法实中的渎职犯罪与安全责任事故犯罪竞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沈小平 《法制与社会》2010,(32):137-137
缓刑、免予刑事处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一方面他体现了刑罚以教育为主的宗旨,适应了国际轻刑化的趋势。但另外一个方面,如果对职务犯罪适用缓、免刑过多、过宽,就违背了宽缓刑事政策的本意,失去了适用缓刑制度的社会效果,还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前反渎职领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渎职犯罪危害十分严重,二是对渎职犯罪的处罚量刑偏轻,或说轻刑化.根据传统刑法罪责刑相适应的理论和我国<刑法>第5条(即:"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的精神,刑罚的一般原则是.刑事处罚的轻重要与危害后果的严重性成正比.很显然,这条刑罚原则却在渎职犯罪领域没有得到应有的贯彻执行.那么,为何会出现渎职犯罪的重罪与轻罚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出路又在何方呢?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做一初步解答,以期对相关司法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职务犯罪案件量刑轻缓化现象日渐突出,适用缓刑和免予刑事处罚的比率过高已成为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此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刑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的“免除刑罚”是一种有罪宣告,作为一种非刑罚处罚制度,其在发挥功效的同时,在适用中也存在一些亟需澄清的问题,如行为人不具有法定的免于刑事处罚的事由,法院直接适用该条款对行为人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况,不仅在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认识,而且在刑法理论界也存在较大分歧.本文尝试从笔者亲自承办的两次信用卡诈骗定罪免刑的案件,来试论刑法三十七条适用的条件及程序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