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民 《法制与社会》2015,(2):199-200
论述了中国公民法律素质较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途径包括:宪法启蒙、对权力进行有效规约、司法独立、培养现代化的法学家、改革选举制度和公务员任用制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期间,许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在全国开展尊重法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教育的建议,引起大家的共鸣。自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到今年普法教育工作已实施20余年。特别是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全体公民的法制观念明显增强,法律素质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3.
张方 《中国司法》2002,(11):28-30
公民综合素质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素质组成。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然要求公民法律素质与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同步进行、同时提高。一、提高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法律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的群众性基础。党的十五大重申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并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党的基本纲领。这3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通过基本纲领的实施,最终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的法律素质是指公民所具有的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与水平的综合体现,是公民的内在观念范式和外在行为方式的统一。法治社会的生成基础是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市民社会和理性多元文化的组合。公民法律素质的培养提高与法治社会的生成基础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促进。因此,法治基础的培育过程就是公民法律素质的提高过程。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总体上解决了有法可依的问题。如何进一步确保法律有效实施,无疑对“六五”普法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6.
推进中央企业的普法工作,建立健全企业法制和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是中央企业的重要任务。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契机,努力抓好企业负责人的学法用法,提高中央企业负责人的法律素质,是搞好中央企业,促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一、紧紧抓住中央企业负责人普法这  相似文献   

7.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起着关键的作用,提高干部的法律素质不仅要提高其法治信仰,加强对权力的制约,还要保证措施得力,增加党校、行政学院的法律课程。  相似文献   

8.
<正>公民整体法律素质的提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性条件,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国才有长期的、具有战略性的普法计划,〔1〕而且已经扎扎实实地进行了数十年,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效。然而,我们在对公民普法的同时,相关的成果验收却没有完全与普法工作同步进行。当然,我们在以前的普法中都采取了一些验收措施,但这些验收措施基本上都是对有关普法主体工作的验收,而不是对公民整体法律素质是否提高的验收。显然,这样的验收进路非常不利于从根本上把握普法的实际效果。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我国  相似文献   

9.
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公民法律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质量和进程.文章讲述为切实提高公民法律素质,法制宣传教育应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实践中培育和提升公民法律素质,促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者和决策者,是依法治市的带头人,其地位决定必须首先学好法、用好法。自“一五”普法以来,广州市始终把领导干部的学法作为普法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与依法治市工作结合起来开展。从1993年起,建立和健全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坚持每年对全市1500多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脱产轮训一次。到今年止,市里共轮训副局以上领导干部11200人次,使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得到较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广州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是指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依法行为能力(包括依法决策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等)与水平的总和,是领导干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政治素质的重要体现。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高低,关系到领导干部能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能否应对加入WTO后的国际法律规则、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能否正确推行依法治国方  相似文献   

12.
胡虎林 《中国司法》2004,(10):68-69
一个国家,建立严密完善的法律体系固然重要,而广泛地宣传法律,传播法治理念,使每一个公民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懂法、守法、用法,促进法治国家的建立更为重要。从1986年开始,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决定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工作,19年来,我国已连续实施了近4个五年普法规划  相似文献   

13.
《天津律师》2007,(1):63-63
北辰律师积极参加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指派律师深入机关单位开展法制讲座或法律知识培训,把法律送进机关单位。  相似文献   

14.
提高法律人职业素质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事法律职业活动的人,应当具有较高的素质,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提高法律职业人的素质,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建立完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法律教育与培训制度及执业过程中的制度保障是三个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5.
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将极大地推动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应以教学改革为龙头,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强化校园法制环境、加强实践环节、拓展学生发展空间为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陈丽 《中国司法》2002,(9):26-27
“四五”普法的目标之一是实现两个转变,即“努力实现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的转变”。这两个转变的要求即为普法的预期成效,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努力探索普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巧设载体,因地制宜,大胆实践,不断开创普法教育的新局面。“四五”普法伊始,我们就从创新思维着眼,从创设新载体入手,以新的载体促进了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普法成效,而且为全市创建文明城市不断注入法治的内涵。创设载体,观念先行在《张家港市十五发展纲要》和市委关于…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由于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 一是法制观念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公务员对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依法执政理念不够牢固.民本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不够高.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还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一些公务员推动工作仍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和计划经济管理方式.而不善于运用法律和市场经济手段进行引导和调控;有的公务员在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工作中断章取义,对己有利则用.无利不用;还有的时常表现出“我即是法”、“我说怎么办就怎么办”的言行。  相似文献   

18.
《法人》2004,(7):76-81
法治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家,中国的企业家们对法治环境的体认,以及他们的法律生存状态,将非常直观地反映我国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同时也将折射出企业家自身法律意识和法治素质的变迁。为此,《法人》自本期起将陆续推出“中国企业法律调查”,将当下的历史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9.
海外媒体报道,中国一家主流媒体曾刊登一篇题为《台湾人担心大陆游客不拘小节》的文章引起了高层的重视,要求以旅游作为切入点培养公民的文明意识和习惯。此后,中国致力于提高公民行为的决心和信心.不怕揭短的气度令世人钦佩。新加坡《联合早报》和美国《今日美国报》等海外媒体围绕这一主题均发表评论文章,前者认为,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公正、公平、高速的民事审判制度 ,而该制度的实施 ,迫切需要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官。但目前我国法官的法律素质整体状况较差 ,实难完全适应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后的实际运行 ,因此 ,应尽快采取措施 ,从法官的任职资格、选择任命、定期培训及规范的责任监督机制等方面着手 ,提高法官的法律素质 ,实现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