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制式霰弹是用塑料弹杯盛装错弹丸,弹林底部装火药(多为有机火药),用机械压制而成。其弹林前端似“花瓣”状,多为四个“瓣”,故在创道内或现场提取到塑料弹杯域在射入口创线检见弹杯损伤,可确定该创为制式雷弹枪射击所致。霰弹创鉴定射击距离是法医学检验的一个难题。射入口创缘弹杯损伤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关,利用弹杯损伤可较准确地推断射击距离c笔者曾遇一例,现报告如下。实例李某,男,3O岁。1996年10月20日被人用制式霰弹杀死,死后15h尸检、死者上衣衣领右侧翻领处见一2.4×1.6cm的缺损;右胸上部有一4.2×2.7cm的横…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橡胶弹射人口的形态特征,并探讨其法医学意义。方法使用9mm警用转轮手枪发射橡胶弹,在实验动物胸腹部侧面垂直射击,射击距离分别为紧密接触射击(0cm),相对接触射击(1~6cm),近距离射击(6-60cm)和远距离射击(60cm~有效射程25m)。92式手枪采取相同方式射击实验动物作为对照。观察射入口的形态特征,制作组织病理学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橡胶弹接触射击和近距离射击,射入口边缘整齐,有明显的擦拭轮、挫伤轮和火药斑纹;远距离射击,可见射人口边缘撕裂,挫伤轮明显增宽,皮下出血显著;与手枪弹射入口形态特征明显不同。结论9mm警用转轮手枪橡胶弹射入口典型的形态特征,可作为此类损伤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毛发枪弹损伤的环境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毛发枪弹损伤微观形态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环境扫描电镜/能谱仪对64式手枪在0~200cm范围内射击造成的毛发损伤及附着物进行形态和成分分析。结果0~3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大量密集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严重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30~60cm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较多散在分布的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有轻微斑纹状损伤和崩裂缺损;1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粘附有少数个别射击残留物颗粒,鳞片无斑纹状损伤;200cm距离射击,毛发表面无射击残留物。毛发枪弹射击断裂形态差异较大,大体分为剪切断裂和牵拉断裂两种类型,与射击距离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毛发表面粘附的大量球形射击残留物颗粒及其造成的鳞片斑纹状损伤对于法医学鉴定贴近距离射击((30cm)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弹头在与射击客体剧烈撞击过程中所产生的损伤特征是推断射击距离的重要依据。本文对64式手枪弹于不同距离射击墙体后弹头的损伤程度进行研究,探索64式手枪弹弹头损伤程度与射击距离的关系。在射击实验中,用64式手枪和发射药装药量分别为总发射药装药量3/6、4/6、5/6、6/6的64式子弹射击墙体,利用测速仪测量子弹的发射速度并换算得到射击距离,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弹头损伤形态,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子弹撞击面直径、弹头长度并计算得出变形系数。结果表明,射击距离为1~12.33m时,弹头变形严重,呈蘑菇状,而披甲呈爆裂状,铅芯暴露范围大,当其增加至45.57~154.17m,弹头仍呈蘑菇状,部分披甲破裂,暴露出铅芯,当其继续增加至131.59~352.14m,弹头变形程度减小,碰撞面呈扁平状,披甲完整,无铅芯暴露,当其达到425.44~915.81m,弹头变形程度小,碰撞面呈锥形,但弹头表面有明显碰撞和刮擦痕迹;弹头变形系数随射击距离变大而减小,且其下降速率随射击距离增大(尤其当射击距离超过300m时)显著减小。因此,在涉及64式手枪弹射击的案件调查中,可根据枪击现场提取的弹头的损伤程度并结合试射实验结果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但该方法一般只适用于较大范围射击距离的推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17例制式霰弹猎枪射入口和创道的病理形态学,通过结合射击实验获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初步认为,商品霰弹中的塑料弹杯所造成射入口创缘或创周损伤的形态变化与射击距离密切相关,在法医学鉴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92式手枪射击距离与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的相关性,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距离进行射击,提取白棉布上的弹孔圆周和距弹孔2cm的圆周上的射击残留物,利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不同射击距离遗留在白棉布上的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结果白棉布上射击残留物分布密度与射击距离呈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根据棉布上射击残留物的分布密度,能够推断射击距离,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法医检案实践中,涉枪案件屡见不鲜,在国内较多见的是制式猎枪案例。以顺义地区为例,统计1998年~2001年间涉枪案件有9起,其中8起为猎枪,所以研究猎枪霰弹损伤的射击距离推断尤为重要。我们用国产12#双立管及五连发制式猎枪以不同距离射击活犬,研究其创口特征随射击距离变化的关系,为推断制式猎枪的射击距离提供了客观的实验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实验武器选用国产12#双立管及五连发单管猎枪,均配用12#霰弹(弹杯均为有瓣)。1.1.2实验动物选用活犬20只,雄雌随机,将动物分A、B两组,每组10只,射击前去掉腹部毛发并清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环境控制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X)研究枪弹创射入口周围射击残留物与射击距离的关系,探讨其能否用于射击距离的判断。方法采用""5.4""式手枪分别在5、10、15、20、30、40、50、60、70、80、90、120cm处射击乳猪皮肤,利用SEM/EDX观察创口周围GSR的分布和成分,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射击距离和GSR颗粒数量之间总体表现为直线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当射击距离为10~90cm时,用该方程推断射击距离效果较好。结论检测创口周围GSR可望用于判断“5.4”式手枪的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9.
判断散弹射击距离的方法很多,垂直水平射击可以根据弹着半径计算,已知射孔高度的可根据高度计算等等,而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有好多不是垂直水平射击的情况,无法确实弹着半径,或者因为地势不同,无法测量弹孔高度,这时又怎样去计算其射击距离呢?枪弹进入物体,要在物体上形成弹孔,弹孔与物体平面的夹角为射击方向(枪弹射击到较硬的物体上形成跳弹,这时在物体上形不成弹孔,这种情况下,枪弹改变方向前的痕迹与物体平面的夹角为射击方向);连接任意两个弹孔(A、 B)并过此二弹孔沿射击方向作反向延长线(AO、 BO、假设O为发射位置),测得∠α和∠β,则∠θ三个内角可知。如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推断制式霰弹猎枪射击距离的数学计算公式和方法。方法 选用国产制式12号及16号猎枪,配用1号及3号猎枪弹,以1至12m距离射击实验靶纸,获得霰弹分布图形360例,将图形测量数据与实验距离进行数学理论分析。结果 建立6种不同枪弹种类推断射击距离d的计算公式,分别为12-1型(缩口)ss=-0.2+0.44d;12-1型(无缩口)ss=-0.94+0.63d;12-3型(缩口)ss=-0.59+0.52d;12-3型(无缩口)ss=-0.36+0.34d;16-1型s=-0.37+0.30d;16-3型s=-0.16+0.23d,并用Visual Basic5.0软件编制通用程序汇总软件。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实用,误差较小,可以用于推断制式猎枪的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手枪射入口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的关系,为射击距离的推断提供依据。方法选择92式手枪,在带皮的猪肉上覆盖白色棉布,设计了0m,0.1m,0.2m,0.5m1.0m,1.5m,3.0m,5.0m,10m,15.0m,20.0m,25.0m共12个射击距离,对白棉布和肉皮上的弹孔进行拍照,对比研究不同射击距离的射入口形态特征,并利用Autocad软件对射入口的面积进行计算。结果白棉布和肉皮上射入口的形态特征与射击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根据射入口的形态特征,能够对射击距离进行推断,对涉枪案件中射击距离的判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射击距离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刚 《刑事技术》2002,(1):40-41
对于射击距离划分的界定,国内现在较公认的标准是,贴近距离0~5cm;近距离:5~50cm;50cm以上,则称之远距离。这种划分都有较为明显的弹孔痕迹(主要是烟熏及烧灼痕迹),比较容易区别这样几段距离。这样的划分有稳妥的一面,其流弊也是显而易  相似文献   

13.
回溅现象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枪弹损伤中 ,组织从射入口沿与射击方向相反的途径溅出的现象称回溅 (backspatter)。更确切地说 ,是射击者所持的枪支、手及衣着上所粘附被射击者的血液及人体组织 ,如组织器官碎片等的现象。回溅现象是 1982年由MacDonell〔1〕提出并命名 ,目前被广泛应用于枪弹损伤案件的犯罪现场重建 (reconstructionofcrimescene) ,特别是射击距离的推断。1 实验研究及其结果Wagner(196 3)曾用家兔作射击实验 ,发现血液与组织回溅不明显 ,认为一定的容积是血液与组织回溅的基础。因此 ,小动物不…  相似文献   

14.
防暴动能弹自诞生伊始就频繁引发过度伤害事件,为提高其安全服役水平,针对主流的橡皮弹和布袋弹构建了冲击损伤谱,厘清了两种弹丸在人体各部位可能导致的损伤类型,分析了损伤谱的应用领域;根据弹丸冲击所致胸廓偏转率的不同,将钝性弹道冲击损伤机制分为挤压和剪切响应机制、粘性响应机制和爆炸响应机制三种类型,分别对应于组织和器官的弹性阻力响应、压力波传播与反射,以及冲击波效应三种响应特性;从安全设计、射击操作、抵近射击和损伤救治四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均质橡皮弹、布袋弹和复合型动能弹的安全性能提升建议,可为不同类型防暴动能弹的实战应用提供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15.
根据枪弹创形态确定射击距离和方向(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人体枪弹创形态的观察和分析,讨论了在不同的射击距离和射击方向,对弹创形态的特征和成伤机理以及组织特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韩冰  殷瑞英 《法医学杂志》2002,18(4):245-245
1案例袁某,男,35岁,马某,女,35岁,两人系夫妻。某日被发现死在家中。袁某尸体检验见右额、面部眼眶上下15cm×11cm内有30余个小创口,右眼眶有2cm×2cm挫伤;前正中线右侧4cm平第一肋间有4.6cm×3.8cm类园形创口,创缘有挫伤,周围有火药烟晕,并见散在小创口,范围14cm×14cm,胸腔内检出塑料弹杯一枚,弹丸数十枚,弹杯已翻转,变形。解剖检验见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底孔状骨折,右锁骨粉碎性骨折,右锁骨下动静脉破裂,右肺、食管、气管破裂。马某头发内粘附一塑料弹杯,右耳、枕、顶部在11cm×10cm范围内有30余处小创口,其中右耳廓…  相似文献   

17.
利用射击残留物的存在和分布形态判断枪口与射入口的距离是现场分析的关键之一。然而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在对头部射击的案件中,弹孔周围的头发有可能对射击残留物起到屏蔽作用,尤其在贴近距离[1](2cm~5cm左右)射击的时候,绝大部分射击残留物会附着在头发而不是头皮上,本文将以实验和真实案例为基础详细说明近距离射击时头发对射击残留物附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乏弹与损伤     
乏弹(spent bullets)是指人们朝天射击后落下的弹头,由其造成的损伤称为乏弹伤.尽管乏弹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几率仅为枪弹伤的4/10 000,但可能造成严重的损伤,甚至可致命 .鉴于其研究绝大多是案例报告,系统研究甚少,本文复习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对损伤的特点及发生机理进行综合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跳弹创形成的条件,研究跳弹在体内弹道学特点及致伤能力,建立跳弹创的诊断依据。方法选用国产54式手枪及56式半自动步枪,配用51式手枪弹及56式步枪弹以水磨石板为反跳靶体,射击约克夏种猪4头,复制出跳弹创模型12例。观察射入口、创道及着弹点特征。结果 跳弹的形成受靶体性状、弹头形态和速度、入射角与反跳角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高初速尖型弹头的反跳角<低初速圆型弹头;创道无明显瞬时空腔效应;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6项诊断依据。结论 正确诊断跳弹创对射击方向和距离、重建弹道、分析枪击目的、评估损伤程度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枪弹直接射击造成人体损伤在法医实践中常见,但向天射击后落下子弹(乏弹)对人体损伤在国内法医文献中还未见报告,本文就案例的发现,结合近年来有关的文献复习,就乏弹对人体的法医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以供同仁参考。 1 案 例   某男, 40岁,某年 11月 5日早晨 7点左右,被警察追击罪犯时鸣枪后落下的子弹击伤头面部,伤后 1小时被送至某医院就诊,查体: T36.2℃, P90次 /min, R20次 /min, BP17/11kPa,神清,检查合作,右眼眶下外有一类园形创口,直径约 0.5cm,右眼睑瘀血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角膜水肿,前房深浅正常,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