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制度。由于警察出庭作证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在实践中也没有相关经验和司法解释可以参考,因此大多数警察从心理上并未完全接受警察出庭作证制度,新法实施后他们一旦以证人身份走上法庭必将面临种种问题。为此,公安机关应当未雨绸缪,结合队伍现状,从多方面入手,通过理念灌输、强化庭审培训等方式及时适应这一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毅 《两岸关系》2008,(6):45-45
台湾的警察节从何而来?其象征意涵为何?相信不止台湾民众对此感兴趣,大陆同胞也会深感好奇。早在1953年6月15日台湾就公布施行警察法,但当时还没有警察节这个称谓,直到事隔26年后的1979年,才将警察法实施的这一天(6月15日)明订为警察节,彰显其法治意义和警察荣誉感、责任感。  相似文献   

3.
警察的心     
每个人都有一颗心,警察也有。警察的心要比一般人的心大,因为一般人的心中只装着自己和亲人的冷暖,而警察除此之外,还装着和自己素不相识的人的安危。警察的心要比一般人的心细,因为一般人马虎大意丢三落四,人们都认为是无伤大雅的小毛病,但要求警察必须心如毫发缜密无间。警察的心要比一般人的心聪明,特别是要比罪犯的心聪明,因为这是正义战胜邪恶的需要,也是无数善良人的期望。警察的心要比一般人的心旋转得快,因为他面临千钧一发当机立断的时刻太多,一般人,或许一辈子也难遇上几回这等危急时分。警察的心要比一般人的心硬,…  相似文献   

4.
我和警察     
我和警察周大新最早知道世上有警察是在书本上,从小学课本上读到了“警察”这两个字,不明白是指什么,问老师,老师告诉说,警察是指背着枪维护公共安全的人。我家在乡村,乡村那时没有警察,附近的镇上有一个公安特派员,可他不穿警服,所以警察在我的脑子里一直没有一...  相似文献   

5.
关于如何治警的话题,我听人讲了很多也从书中看了很多,对此似乎有些麻木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深圳市公安局局长张永强的治警方略中听到了一些有关警察文化的谈论,让我耳目一新。首先我想起了一篇论及警察文化的文章,该作者抱怨与人民解放军性质相近的庞大的人民警察队伍为何连几首像样的歌曲都没有,人人都在翻唱着《少年壮志不言愁》《驼铃》等有限的几首老歌。我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警察内部目前委实没有太多的文化可言。反之,人民解放军则有着天壤之别,他们不仅有着无数百唱不厌的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歌曲,还有无…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 ,办事就得开车 ,开车就得与警察打交道。嗨 ,这美国警察 ,没治了。不信?您往下瞧 :第一次跟美国警察打交道 ,是在还没有驾照就自己上路练车的时候。记得那是在半夜 ,警察啥时跟上来的也不知道 ,看见警灯一闪 ,心想完了!先是想跑 ,但一想 ,估计咱这技术也跑不出500米去 ,再说一紧张 ,车也不知道怎么就灭了火 ,想跑也跑不了啦。听学长说过被警察截住千万别下车 ,咱也不敢动 ,大约觉得过了半个世纪警察才过来。没等警察开口 ,咱主动把学习执照、学生证件等等全递过去 ,并可怜巴巴地说我是刚到美国的学生 ,也不认识人 ,所以没有人在…  相似文献   

7.
说来惭愧,自己在作品中写过很多警察,但真正同警察打交道的情况好像一次也没有碰到过。书中有关警察的故事,几乎全都是采访来的。一直到了写《十面埋伏》时,才算正儿巴经地同警察打过一回交道。   那是一次解救人质行动。因为我在采访时曾向他们夸过海口,下一次如果有什么惊险任务时,一定叫上我,也好让我见识见识体验体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没想到那次解救行动他们真的叫上了我。   大概是觉得新奇,当时我想也没想一口就答应了。等到了车上,看到刑警队员手里明晃晃的武器时,才渐渐意识到这可不是什么新鲜好玩的事情。出发…  相似文献   

8.
警缘(散文)高克芬人的一生,很多事是讲究经历的。如婚姻,“千里姻缘一线牵”,这“一线”就是缘份。人写人如是,人与职业也如此。如当警察,就有从警的缘份。就我来说,曾经把当警察看作是一个难圆的梦,甚至是不愿去想的幻影。我嫉妒过那些被幸运之神恩宠的人。初三...  相似文献   

9.
出于查办案件的需要,警察或有权打开日记;媒体追逐报道卖淫女的“爱情隐私”,当然能极大刺激很多人的窥私欲,满足某些人的娱乐心态,但媒体采访不应该没有私权界限,不应该践踏他人的隐私,侵犯他人的权利,纵然她是一名卖淫女。  相似文献   

10.
失恋3天     
王修 《人民公安》2012,(7):40-40
热恋是人生最浪漫的事,古往今来多少人用最美好的字眼赞美它。我也曾梦想有一个甜蜜醉人的热恋:花前月下,和心爱的她卿卿我我,你侬我侬。可是因为我是一名警察,那份梦想便成了奢望。女友是大学教师,工作轻松,而作为一名基层警察的我,常常加班,一直没有假期,女友和我相识两年,  相似文献   

11.
未雨 《人民公安》2006,(13):14-15
兵者,不祥之器也。在现代治安制度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警察如果对武器运用不当,将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必讳言的是,在恩平事件中,警察有两个行为细节是有问题的:一是在接到“梁瑞辉拿刀砍人”的报警后,本应准备好枪械出警,遗憾的是他们竟然是在“巷子口随手捡了竹竿和木棒”去应对。如果说这个错误尚可原谅,那么后面的错误就不应该了:警察在没有枪械的情况下,本应迅速请求增援,同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害后果扩大,何至于作出“返回取枪”的不解这举?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小心假警察读了贵刊第五期“安全试验场”栏目后,实在感触很深。在公共场所,穿各种制式服装的人特别多,但最醒目也最令人信赖的还是穿警服的,他们让人在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本期《陌生来人有借口,谁家儿女跟着走?》一文也证实了这一点。然而其中有几多假警察谁又能说得清。再加上个别警察着警服时警容不整,既影响了公安形象,又给了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警察执行公务时主动出示证件,是树立警察形象、免除群众怀疑的重要举措。希望公安机关在这方面进一步采取措施,以树立公安队伍形象,使犯罪分子无机可乘。河南省通许县练城乡计生…  相似文献   

13.
浪漫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浪漫警察,姓左,叫左一飞。故事的配角是一位浪漫罪犯,姓项,叫项日奎。浪漫警察与浪漫罪犯相遇在一起,于是演绎了一个浪漫的故事。其实,浪漫故事情节不复杂很简单。数月前,辽宁营口公安局破获一起盗窃摩托车团伙犯罪案,项日奎就是其中一员,涉嫌销赃犯罪。三十六计,逃为上计。案发后,浪漫罪犯项日奎不再浪漫了,急急如丧家之犬,落荒而逃。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不,第三个月还剩下一天,剩下了最后一天。也就是这最后一天,上演了一个浪漫的故事。这天傍晚,华灯初放,月上天边。项日奎西装…  相似文献   

14.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自古以来,晚春至仲夏之夜,房前舍后,山野田园,闪烁飞舞的萤火虫所营造出的浪漫诗意,是很多人青少年时代难以抹去的温馨记忆!但谁又想到,这浪漫的点点萤光中,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而,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位女孩陈静,却慧眼识破了这个浪漫的独门商机。她不仅成了国内养殖、经营萤火虫的第一批“吃螃蟹”的人,而且靠萤火虫的点点浪漫,2007年短短一个夏天她就赚了8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唐黎标 《人民公安》2008,(17):44-45
对于警察,布鲁斯认为:“在美国,警察的权力比总统要大。小布什没有国会支持,什么事也做不了。他不能去抓一个坏人,警察可以去抓人。”  相似文献   

16.
虽有壮志也言愁──刑警沉思录彭祖贻风度风雨几度看秋风霜雪雨博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这首《少年壮志不言愁》是我知道的唯一一首广为流传的警察的歌,在警察队伍中,即便是没有音乐细胞的人也会哼上几句。或许是因为它激越高亢的旋律,或许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没有人的素质,即使有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有最充足的警力,也不能建成高效率的、现代化的警察队伍”。这是在北京1997年第19届国际警察高度专业化研讨会上,国际研究中心科学分部主任盖可莫·巴莱塔在一个主张提高人的素质和建设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训练有素的警察为主题的发言中所得出的发人深省的结论。这一鲜明的观点和我国教育界目前大力提倡的素质教育思想所产生的共鸣,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一个普遍教育观念,即“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当代综合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同时,盖氏反复强调指出,“素质是建设和保持现代化警察队伍的先决…  相似文献   

18.
公安院校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会接受系统的政治思想、纪律作风、业务知识、警体技能等诸多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这些培养和训练是比较全面的,为他们将来走上公安工作岗位,担当起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世界各国警察教育培训中已普遍涉及并且非常重视的一项教育内容,即警察心理素质的训练,在我国公安院校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中却没有或基本没有涉及到。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公安教育的一大缺陷,应当尽快弥补。 一、心理素质训练对培养合格人民警察的作用 人与生俱来就具有各自不同…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不是警察,也未当过警察 ,所以只好以“局外人”相称,勿见怪。   在没有看过贵刊之前,我总以为她是一本专业刊物,没有多大阅读价值。但在看过之后这种观点就改变了,并且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人民公安》杂志无论编排印刷质量,还是内文质量都堪称一流,都令我刮目相看。这不是客套话,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虽然我也是搞文学创作的,但真正坐下来看《人民公安》,还是第一次。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巧合,确切地说是一种缘分。因为要不是妻子上班时从别人那儿借来拿回了家,我是看不到《人民公安》的。平时我…  相似文献   

20.
自觉     
红绿灯的交通岗下是观察人的一个最好的窗口。在没有警察的红灯下也驻足等待绿灯,我想,这就是自觉。而红灯必须加上警察才构成禁行条件,缺少了警察红绿灯就如同虚设,这种闯红灯的行为,我想,就是不自觉。自觉,应该是一个人把一种约束当成必须遵守的准则,而在一种自由状态下变成了行动的一部分,在那一时刻,这个人已经成为了这种规定或准则的主人而不是奴隶。而不自觉恰恰是一个人把一种社会约束当成了一种负担、一种惩罚,时刻想逃避约束逃避责任,这种社会约束必须在权力、威严、监督之下他才遵守。这个人始终把社会约束当成包袱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