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袭警,是指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在依法执法执勤过程中,不法分子及相关人员以暴力、威胁手段阻碍警察执法,对警察造成伤害的行为。近年来,袭警已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并成为了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针对袭警这一社会现象,如何加强执法警察遇袭防控能力职业化建设,需要引起重视。一、警察执法遇袭受害防范行为职业化的意义(一)有利于维护法制的尊严基层民警遇袭事件不仅严重伤害民警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  相似文献   

2.
当前,暴力袭警事件频频发生并逐年增加,袭警手段不断升级,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此问题的成因很复杂,研究预防袭警问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蹴而就,文章从规范基层民警执勤执法行为,科学组织与指挥执法执勤行动,加强警用装备建设等方面入手,严格规范人民警察执法行动组织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为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人民警察遇袭伤亡、有效打击袭警犯罪提供了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侵犯民警执法权益的事件愈演愈烈,轻则恶意投诉、拉扯阻挠:重则暴力袭警、围攻殴打。公安民警的执法权威和执法尊严受到公然挑衅,国家法律的尊严受到极度藐视和践踏,社会正义被严重亵渎。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必须理直气壮地对扰警、袭警、恶意投诉等妨害警察执法的行为进行严惩,坚决保护民警的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于2003年3月18日向全市检察机关下发了《关于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的通知》.要求上海检察干警进一步提高对办理暴力袭警、暴力抗法案件重要性的认识,依法严厉打击暴力袭警、暴力抗法行为。据介绍,近年来本市暴力抗拒执法、暴力袭警案件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甚至造成民警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暴力袭警案件持续多发,犯罪分子使用的手段也越来越凶残。为保护民警,维护法律尊严,公安机关必须加大民警执法时依法使用手枪的力度,以威慑、打击各类暴力袭警的不法行为。由此,加强民警的素质和技能培训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刘扬 《公安教育》2011,(1):34-40
<正>接处警行动是基层一线民警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面对严重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尤其是暴力袭警愈演愈烈,这更需要公安民警在紧急情况下,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9条的规定,使用武器制止暴力犯罪行为。然而,长期以来,基层民警对于接处警中  相似文献   

7.
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其执行公务行使的是国家公权力,代表的是国家和法律的尊严。但是,近年来暴力袭警行为频发,不仅危害了民警自身安全,更损坏了法律的尊严,影响恶劣。引发暴力袭警有多方面因素,只有政府、民警、公众以及媒体各方互相配合,共同努力,营造出一个全民守法的社会氛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暴力袭警问题。  相似文献   

8.
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侵害的表现形式有暴力袭警、暴力抗法,围攻阻挠,侮辱谩骂,恶意投诉等,公安机关尊严和形象遭到蔑视和诋毁,公安民警执法积极性受到挫伤。我国应完善维护民警权益的法律法规,及时果断处置侵权案(事)件以维护民警权利。同时,要提高民警执法水平,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良好执法环境。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袭警案件频发,特别是暴力袭警案增多,一方面说明社会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另一方面也昭示警察执法环境急剧恶化。从公安部的统计看,侵害警察事件多集中在110接处民警、交警、巡警等几个警种,民警伤亡原因多为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交通违法行为时遭受暴力攻击。本文针对交通民警在道路执勤执法工作中应对突发袭警的行动战术问题,尝试着做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警察在执法中受伤、受辱的案件频频曝光。"暴力袭警严重冲击法律底线,损害党和政府权威,严重影响民众安全感,也严重伤害广大民警的职业荣誉感。"(1)因此,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的呼声由来已久。但是,增设刑法罪名是一件极其严肃的工作,必须符合现代社会的法治理念,必须赢得全社会最大公约数的认可,  相似文献   

11.
袭警事件连续发生 据了解,近年来南京地区针对公安民警的反管理和暴力抗法等妨害公务的违法犯罪明显增多。有数据显示,仅今年第一季度,该市就发生民警执法权益被侵害案(事)件99起,受侵害民警达191人。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酒后袭警(16起)、交通违章被查处时袭警(14起)和少数娱乐场所的从业人员阻挠民警正常执法,而且反管理行为也逐步升级,从无理取闹、侮辱谩骂民警发展为聚众持械殴打、驾车冲撞等暴力抗法。 2003年12月9日,一中年男子在中山路上骑着助力车违章带着其女友逆向行驶,被交警四大队民警于浩拦下,当于警官指明其违章错误,正欲对…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暴力袭击警察事件频频发生并显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民警执法权威高度树立,袭警行为越来越少,袭警罪也就无须“挂念”了。  相似文献   

13.
提高基层民警临战控制能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各类暴力袭警案件不断增多,基层民警的临战控制能力时时面临考验。要确保民警执法安全,必须多管齐下。培训合格的基层教官,改善基层民警的装备,使民警树立正确的临战理念,是提高民警的临战控制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因遭暴力袭击导致伤亡的情况频繁发生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危害了警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同时也是对国家公权力的公然挑战,是对国家法律的严重亵渎。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分析,本文首先对暴力袭警的内涵作了全面的界定,分析了暴力袭警事件的特征,并且在对暴力袭警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暴力袭警的预防对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止和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论袭警行为的刑法规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面对暴力袭警频发,警察权威受到严重挑战的形势,一个重要的对策就是在刑法中增设袭警罪,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规定为独立的犯罪,予以严厉惩治,以维护国家法律的权威,有效保障警察依法执行职务。但是,法律对警察权威的特殊保障并不意味着警察权的扩大,更不意味着警察权的滥用。  相似文献   

16.
周爱明 《公安教育》2008,(10):34-36
随着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进入了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和人民内部矛盾凸显的时期,妨碍执行公务甚至暴力袭警案件明显增多,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着严峻挑战,维护社会稳定的难度不断增大。袭警案件频发不仅严重干扰正常的执法活动,侵犯民警正当的执法权益,而且严重损害了国家法律的权威与尊严,是对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建设的严重挑衅。为有效遏制袭警案件的频发态势,笔者结合滨湖公安工作实践,对此问题作一粗浅分析,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据公安部日前公布的最新数字,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民警3382人,其中因公牺牲170人,因公负伤3212人。在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阻碍而牺牲的23人、负伤1803人,分别占牺牲、负伤人数的13.5%和56.1%。据透露,造成民警伤亡的原因,主要是民警在执勤查缉、处理治安案件和交通违章时遭到暴力阻碍。(《中国青年报》10月8日)很长时间以来,全国各地暴力袭警事件频发,这种现象正在引起社会舆论的普遍关注。针对这一具有特殊社会危害性的现象,究竟是通过立法设置袭警罪,还是通过其他途径加以解决,所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笔者不敢妄加评论,个人认…  相似文献   

18.
当前公安民警执法过程中民警伤亡现象呈有增无减趋势,与暴力袭警增多,民警专业素质能力、防护措施和法律保障等因素有关,应加强警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能力,建立持枪警察制度,配备武装反应警车,增强防反能力和民警依法执法的观念,提高执法效度等。  相似文献   

19.
袭警行为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法治渐进的过程中,原本具有绝对权威的警察权,正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警察在依法履行公务活动中屡遭执法对象的围攻和袭击,警察人身权利遭到不法侵害的同时,正常的公务秩序受到严重的破坏。在当前警力本已稀缺的情况下,公安机关执法成本及职业风险又大大的增加。文章将袭警行为界定为"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方法阻碍警务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认为导致袭警的原因十分复杂;必须增设"袭警罪";规范警务活动;建立对警务活动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强执法主体遭袭警后的区域协作;注重警察公共关系等措施,预防和减少袭警行为,有力地维护和保障警察权及警察的人身权。  相似文献   

20.
沈惠章 《公安教育》2008,(11):31-35
近年来,民警存执法执勤中的伤亡事件不断发生,暴力袭警案件呈上升趋势。有的在执行公务中遭到暴力抗拒;有的在枪支被抢后倒在自己的枪口下;有的遭到犯罪嫌疑人报复而伤亡;有的在缉捕暴力恐怖分子时被袭击;也有的住执法活动中警惕性不高,抓捕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措施不当,审讯中防范不严,从而出现伤亡问题。每。位民警的伤亡,都是国家和人民的重大损失。强调执法安全,减少民警伤亡,就要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