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群体性事件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所累积的矛盾和问题引发的,但与此同时,应该认识到群体性事件并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这些矛盾和问题带来的必然结果.文章从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体制因素、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入手,深入探析可能激化社会矛盾进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动因,以期从根本上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趋势。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是因社会事件没有满足人们需要而引起的,从众、感染、暗示与模仿、责任分散、去个性化、流言等社会心理机制导致群体性事件规模扩大,群体性事件形成过程一般经历人群聚集、刺激与暗示、情绪感染和情绪爆发几个阶段,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成员可以分为一般成员和骨干成员,不同类型参与者带着不同的心态参与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3.
在2012年的“保钓运动”中,国内短时间内爆发的爱国情绪让世界震惊,同时“保钓运动”当中出现的个体或群体性暴力事件也引发了媒体和民众的普遍关注.本文尝试从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对“蔡洋事件”和其背后反映出来的群体性事件进行深层次解读.  相似文献   

4.
陈美荣 《公安研究》2013,(5):21-27,66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看,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是群体的不良社会心理的极端外在表现形式。群体性事件参与者个体心理虽然各异,但在从众、感染、暗示、模仿及去个性化、责任分散等共同的心理机制作用下,群体心理趋同,并往往以非理性的狂热情绪宣泄和狂暴的冲动行为告终。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必须抓好六个环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不良心态预警,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建构社会信任,加强临阵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5.
张继东  唐慧玲 《公安研究》2013,(10):11-17,21
纵观发展过程,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大致经历了始发期、发展期、爆发期、平稳期四个阶段,其具有宣传与炒作交织、理性与盲从并存、言论与行动结合、正面与负面兼有等特点,形成原因既有社会问题、网络特点等外在原因,也有公安机关自身问题和应对不力等内在原因。公安机关要科学应对网络涉警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涉警舆情监测分析、舆情引导、网下处置和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等机制,才能牢牢把握应对工作的主动权,维护和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6.
面对频繁发生且复杂多样的群体性事件,类型分析是深刻把握其本质规律的重要研究路径之一.以组织化程度为维度可将我国转型背景下的群体性事件分为集体行动和集体行为两类,在参与主体、行动目的、暴力程度、领导者的产生以及持续时间等要素上表现出明显差异.表现为集体行为的群体性事件的出现是近10年利益矛盾积累的必然发展.以不满、怨恨等非理性情绪为中介,在十年艰难的集体行动中生长出了社会危害性大、非理性程度越来越高的集体行为,这是矛盾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7.
关于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上看,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大致可分为集体性维权群体性事件、无利益相关群体性事件、因族际关系和宗教而成的群体性事件三种。从成因角度看,引发和造成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因素可从社会心理、利益矛盾、社会政策、政府行政等角度分析,其核心是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张力平衡。关于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对策,本文从构建服务型政府,培育公民意识,建立健全预防和应急机制,实现政府管理与社会自治的合作治理等角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考之一 :近年来我省群体性事件呈现新的特点 ,一是总量越来越多 ;二是规模越来越大 ;三是组织越来越严密 ;四是行为越来越激烈 ;五是情况越来越复杂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思考之二 :必须找准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 ,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做到妥善处置。主要原因有 :改革力度加大、利益格局的调整 ,一些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影响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客观因素 ;群众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根源 ;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 ;不法之徒乘机破坏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群众法制观念淡薄 ,提出不合理要求 ,也是导致群体性事件增多的一个重要方面。思考之三 :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时应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 ,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处置 ;防止矛盾激化 ;慎用警力和强制措施 ;慎用武器警械 ;依法果断处置。思考之四 :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
一、社会转型期的拆迁问题对维稳形势的影响社会稳定是发展的基本前提。从2010年的维稳形势来看,维稳仍面临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目前的群体性事件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矛盾增多;二是群体性事件仍然可控,但地方政府的维稳意识和所承受的压力在增加。  相似文献   

10.
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显雷 《公安研究》2001,(12):50-53,83
从法治的角度判断群体性事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判断群体性事件的性质要从合法与非法、违法性质及程度、群体行为与个体行为、原因与表现等方面分析。法律是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发展不仅迅猛,而且其事件的影响度和被关注度已非常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的把握与控制能力。因而,研究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成因,以及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策略,对疏导舆情、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群体性事件本身的认识是否全面、准确,直接关系到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治理。本文分别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由来、群体性事件与突发事件的区别以及群体性事件的理论基础等多个角度,提供了认识和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新视野,进而提出“新群体性事件观”,这无论在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研究还是现实治理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热点问题的涌现,网络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然而对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研究仍存在诸多不足,阻碍着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深入研究。文章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词语的褒贬性之后,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客体、行为方式及政府的规制性方面加以考量,提出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是网民就具有不确定性的社会热点问题在网络环境中发表看法、交换意见、集聚思想并需要政府予以规制的事件。  相似文献   

14.
Zi Zhongyun 《当代中国》1997,6(16):531-550
Sino‐US relation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 have been heavily affected by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of both sides; but the impact of ideas on each other has by no means been an even interactio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when China and the US encountered each other, their destinies took opposite trajectories. While the US saw its dream of national greatness fulfilled with the continuous rise of its national power, China witnessed the sharp downfall from the peak of its self‐perception as the great central kingdom. Ever since then, all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s and reformers took inspiration from western ideas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while struggling at the same time against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by western powers. These two aspects constitute the basic aspiration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a whole, which was summed up as ‘anti‐feudalism and anti‐imperialism’. One of the basic urges of Americans of all sorts in dealing with China throughout the years was to influence, educate and change China to its like. However, in front of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ments with democratic rights as part of their aims, the US government policies more than often favored the conservative or reactionary rulers. Mean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akes its own course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US. Yet, under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neither side could help placing hopes on the other. As for rulers of different Chinese adminstrations, they wavered between seeking American support in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diplomacy on the one hand, and fear and resentment of American cultural influence on the other. Anti‐communism entered the US foreign policy thinking ever since the Russian Revolution. But US relations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ave not been hostile all the way through but have undergone twists and turns. The period of bes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and the PRC took place in the 1980s and underwent a sharp turn after the events of 1989. Leaving aside other factors, the age‐long cultural paradigm of unrealistic hopes on each other, hence drastic disappointment, played a certain role. At present, The mentality of the bulk of Chinese including young students have also undergone a great change from the pre‐1989 period. The admiration for the US has receded and a certain degree of resentment of American pressure on China is on the rise. The pursuit of a strong and prosperous China remains the common and deep‐rooted national aspiration prevailing among Chinese of all ages and social strata and in this they identify themselves more with the government vs. foreign pressure, whatever their views on other subjects. The ideological aspect of difficulties in Sino‐US relations is not likely to go away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and much wisdom is needed to handle it properly.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网络参与现实已经成为重要的渠道。网络群体性事件随之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网络群体性事件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网络群体性事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新的特点。因此,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现状、特点进行研究有助于把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与预防危机、处置危机相比,化解危机有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是减少社会冲突的最佳选择。群体性治安事件作为一种社会危机,更有机会和可能得到化解。在当前维护稳定工作中一般性号召和措施难以奏效的背景下,运用强势化解危机这种工作理念和运作方法,把握其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并采取四种基本策略,可以有效地应对群体性治安事件。  相似文献   

17.
闹丧事件多表现为非正常死亡的死者亲属以尸体为要挟,采取停尸、移尸甚至聚众打抢等手段讹诈钱财或泄愤报复的一种非法活动。处置这类事件应把握几点:一是要迅速赶赴现场开展调查取证;二是要协助基层组织和有关部门做好死者亲属细致的思想工作;三是要及时勘验尸体、确定死因,并公布死亡真相;四是果断处理尸体,做好善后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关于构建群体性事件动态预警信息网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群体性事件的准确预警是以获取苗头性、内幕性、深层次的动态信息为先导的,因此,应健全完善群体性事件动态信息网络,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动态预警信息机制,从而实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有效防范或最大限度减少群体性事件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群体性事件具有违法性、冲击性、危害性,其发生会对我国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产生不良影响。因此, 对于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入手,着重对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可知、可防、可控性因素的现状、特点,以及防控群体性事件的可改进、提高要素的现状、效果、改进提高方式及预期效果等的研究。其有关探讨着力体现“求真务实”精神,重点放在立足现实、提高效绩,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上。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30余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中国不改革就不会有任何出路.当前要继续深化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在大的改革时期,正是不同类型的群体性事件高发的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如处理不好社会风险因素,往往易诱发群体性事件.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及一些领导干部对于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更多的是被动应对.因此,提升领导干部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能力就显得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