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它既是刑事司法政策,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首先要求形成一种合理的刑罚结构,这是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基础。文章仅探讨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下,如何完善我国刑罚主刑中的死刑制度,并针对死刑制度的弊端,提出修改的建议和措施,以更好地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实现刑罚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这些严格控制死刑的举措都是在死刑领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宽”的要求,“宽”与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吻合的。死刑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这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严”的要求,我国的国情要求死刑的存在,死刑的成本并不高昂,自由刑的成本超过死刑。  相似文献   

3.
金琳 《前沿》2005,19(11):119-120
本文就我国的死刑限制问题从死刑政策的角度予以探讨研究,力求与国际社会接轨,真正贯彻执行“严格限制死刑”的刑事政策,以符合设置死刑的理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死刑案件则是社会矛盾的一种极端表现。检察机关的性质地位和价值追求决定其在办理死刑案件中,应当积极地推进社会矛盾的化解。检察机关办理死刑案件,要严格确保案件质量、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并适时开展一些调处工作,努力推进社会矛盾的化解。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死刑案件刑事检察总政策是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其实施和发挥作用要凭借我国刑事检察职能,落实在具体的刑事检察实践活动中。其现阶段价值取向定位是侧重保障人权,兼顾惩治犯罪。以诉讼阶段或环节分类,我国死刑案件具体刑事检察政策分为立案监督检察政策、批准逮捕检察政策、侦查监督检察政策、审查起诉检察政策、提起公诉检察政策、出席二审检察政策、复核监督检察政策和执行监督检察政策共八类具体刑事检察政策。我们要正确把握死刑案件各诉讼阶段或环节的刑事检察政策,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更好地促进我国严重犯罪刑事检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刑事政策一向趋严,特别喜欢运用严打,但事实证明,严打只能解决短时期的问题,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目前,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逐渐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那么,严打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刑罚哲学基础是什么以及二者有什么样的关系,就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严打是犯罪对策贫弱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宽严相济——对片面强调严打的纠正但如果仅仅将严打作为一项应急性刑事政策,有可能刑事犯罪率反复上升的风险,因而,严打刑事政策也应是一项应长期坚持的刑事政策,严打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应急性刑事政策向长期性刑事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7.
我国禁毒刑事政策重刑化在立法层面与司法层面得以体现。毒品犯罪法律体系严厉、重刑适用率与死刑适用率高、量刑标准存在省际差异等问题,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精神相背离。我国应当在立法上通过罪名分层,以及"但书"条款适用达致宽严相济处理毒品犯罪案件;在司法上统一毒品犯罪死刑适用数量标准,并适用罚金刑实现刑罚轻缓化。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它的基本涵义是指该宽则宽,当严则严,宽严相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的主要内容包括:取消了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75岁以上老人免死、增加了醉酒驾驶新罪名等,其总体结构和具体法条均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9.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凤林  刘东根 《公安研究》2006,144(10):49-54
刑事政策对提高刑事立法质量、刑事司法效能和改进刑事司法程序,都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宽严相济应是我国刑事政策的基本内容,我国刑法必须在这一政策指导下,进行一系列的完善。实现严格刑事政策的刑法完善包括:对累犯实行加重处罚;加强对有组织犯罪、暴力犯罪等的控制;提高有期徒刑的最高期限。实现宽松刑事政策的刑法完善包括:进一步限制死刑,应将经济犯罪死刑的规定减少到最低限度;扩大罚金刑与缓刑的适用;调整与完善刑事责任结构,实现刑事制裁的多元化和复合化。  相似文献   

10.
论"严打"中死刑的合理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严打"过程中,如何在现有的立法范围内正确处理死刑适用的问题,必须处理好"严打"所要求的"从重从快"的政策与刑法基本原则以及其他刑事政策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控制死刑的适用.因为犯罪原因的产生是多方面,社会自身因素有着一定的责任.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中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其他刑事政策是我们合理控制死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在创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刑事政策的调整,是应对犯罪复杂化现象,有效节省刑罚资源、社会资源和刑事司法资源的重要举措。刑事侦查中应准确理解和应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2.
胡春香 《前沿》2008,(3):102-104
1764年意大利著名法学家贝卡利亚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首次在理论上比较系统和尖锐地论证了死刑的残酷性和非人道性。并提出废除死刑主张之后,死刑存度问题成为刑法理论界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之一。国际人权法确立了废除死刑或限制死刑立场.而我国刑法有关死刑的立法和司法都不容乐观。本文即围绕中国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对死刑的控制问题展开研究。井就相关问题之改进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13.
宽严相济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正确、充分运用这一政策,对于充分发挥《刑法》保护与惩罚功能,减少社会矛盾,打击预防犯罪,促进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宏伟区检察院近几年来的工作实践,笔者对基层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监督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控制死刑一直是我国一项重要的刑事政策,也是我国加入《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以后必须履行的国家义务。通过对犯罪进行分层处理,把死刑的适用范围限制在“最严重犯罪”的层次内,通过立法规定明确“最严重犯罪”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切实做到有效控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概括了台湾地区死刑政策的演进历程,全面分析了"逐步废止死刑政策"的体系层次与实际贯彻,并加以合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及时修正大陆地区的死刑政策,确立"逐步废止死刑"的基本政策,强调死刑制度改革的层次性、重点性和系统性,从刑事立法、司法、执行和被害人保护四个层面不断推进死刑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查办职务犯罪中适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查办职务犯罪,既是宽严相济司法政策的现实要求,也是具有历史传承性和普遍性的刑事司法理念和实际做法。按照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我们应该在查办职务犯罪中将其运用于刑事司法程序之中,从而实现对职务犯罪的有效打击,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7.
白少康 《公安研究》2007,151(5):16-19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刑事工作的一项重大政策。要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深刻内涵,充分认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价值所在,明晰严打斗争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关系,贯彻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该政策对缓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概念、宽和严的标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通过从刑事政策概念入手,研究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历史渊源,结合其政策的研究现状,可以通过立法明确界定宽和严的标准,从而消除对于该政策之忧虑。  相似文献   

19.
解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继惩办与宽大相结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的刑事政策之后新中国刑事政策的新发展。这一政策是在创建和谐社会背景下进行刑事政策调整的表现,是纠正严厉打击犯罪的刑事政策,应对犯罪复杂化现象,有效节省刑罚资源、社会资源和刑事司法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公众对于犯罪容忍度增强后的政策调整。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不仅是刑事司法政策,也是刑事立法政策,应当准确理解这两种政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将根据2006年10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正案,收回死刑核准权。这将有利于法制统一,有利于国家形象,有利于整体上限制死刑。死刑,是所有刑罚中最严厉的刑罚,只适用于那些罪大恶极、非杀不可的犯罪分子。我国虽然是尚未废除死刑的国家,但一直贯彻着“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因而,从《人民法院组织法》颁布时起,对死刑就从严控制,在刑事审判中把死刑核准权一直授予最高人民法院行使。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面对改革开放初期严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