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既体现了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 ,又代表着日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春琴抄》是“谷崎美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它在文化诠释中寓言化地表征了日本文化及民族精神中等级制与忠顺观的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2.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思潮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既体现了西方唯美主义思想的影响 ,又代表着日本民族文化的鲜明特征。《春琴抄》是“谷崎美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它在文化诠释中寓言化地表征了日本文化及民族精神中等级制与忠顺观的这一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3.
得以参观谷崎润一郎纪念馆完全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发现。 一天,在乘坐阪神线电车从神户返回住地的途中,当车停靠在一个叫芦屋的车站时,漫无目的地四下张望中的我忽然看到站台上竖着的一块牌子上写着这样两行字:从此向东南方向步行十五分钟,可到谷崎润一郎纪念馆。这一意外发现令我十分兴奋,想不到这里居然还有一个谷崎润一郎的纪念馆?尽管我对谷崎润一郎的全部了解仅限于读过一本他写的长篇小说《细雪》,  相似文献   

4.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关派文学大师。当前国内学者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长篇小说方面,对其短篇小说尤其是其艺术特色研究甚少。本文欲从细腻的心理描写、精巧的奇妙构思、新颖的题材选取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等方面,解读其短篇小说集所呈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唯美主义文学作品《春琴.拂作为谷崎润一郎回归日本本土文化的代表作,从文化视角去解读人物形象塑造、生活形态描述会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仔细分析小说中“因奇妙姻缘而朝夕为伴的师徒二人”种种生活场景的相关文本能够深刻体会到日本的“暧昧”文化,可以看到具体表现为沉默文化、体察文化和羞耻文化以及日本的审美意识等特征。  相似文献   

6.
谷崎润一郎作为日本现代唯美主义代表性作家,在其以女性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善于运用人物特写法和人物肖像法来塑造女性形象,展示人物的丰饶与多姿,使其富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谷崎借助这两种艺术技巧不仅有利于呈现人物的个性魅力,刻画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而且还有利于以形传神,表达其深邃的文艺思想,揭示作品的主题,形成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相似文献   

7.
佐藤大四郎是伪满洲国时期时事评论周刊《满洲评论》的主要编辑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在华活跃的日本左翼知识分子的代表。在橘朴的"新重农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佐藤先后赴绥化开展了一系列的农村实地考察与调研,推出了东北农村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有些至今在日本学界仍享有广泛声誉。本文梳理了佐藤对橘朴理论的承继与发扬,结合东北农村运动的实践,勾勒了他的人生与《满洲评论》的情缘。  相似文献   

8.
日本是动漫强国, 观看动画是日本青少年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日本动画在中国也广为流 传, 影响很大。因此, 研究日本动画与日本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是一个时代感很强的课题。本文简要回顾 了日本动画发展的历史, 说明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的具体作用和其演变过程;分析了动画代表作品, 通过其内 容揭示日本动画深刻的思想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日本动画与青少年的关系。日本动画对日本青少年的社会化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具体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传递、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解释和对于现实社会思 潮的探讨等方面。因此, 日本动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9.
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往来轨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和东盟分别处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是亚洲举足轻重的两大经济体。自二战后至今,两大经济体之间保持了密切的经济联系。笔者认为,日本与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从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到东盟成立,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兴起期;从东盟成立到20世纪末期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发展、成熟期;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以来,是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新时期。笔者拟从这三个时期对日本与东盟的经济关系轨迹做一些探析。一、战后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的缘起战后初期日本与东盟经济交往困难重重。日本方面:二…  相似文献   

10.
小泉八云和张伯伦同样作为明治时期两大西方的日本研究家而知名,然而二者对明治日本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小泉八云将“有机的遗传”融入到自己的日本文化论中,认为日本人精神层面的优点来自其“祖先崇拜”,是一种“死者支配”的体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他的东洋礼赞和西洋批判。与此相对,张伯伦则是文化传播理论的支持者,他认为西方的优势文明必将取代日本落后的文明,是典型的西洋至上主义者。本文从比较文化论的角度,采取实证的方式,解析了明治时期两大日本人研究家——小泉八云和张伯伦的明治时期的日本认识迥异与成因。  相似文献   

11.
郑成功父子与日本和日本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郑芝龙孑身到日本经商致富以至成为“海上之王”,直到郑成功的出生和成长,都与郑氏侨居日本并与日本华侨来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郑氏父子侨居日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字飞黄,号一官,福建南安石井人。“少落魄”,赴澳门谋生,后乘日本华侨李旦(原籍泉州)的船到日本,为其母舅黄程贩卖白糖、奇楠和麝香等物,到日本后在长崎侨居下来。关于郑芝龙到日本的时间,中、日文献记载不一:江日升《台湾外纪》载为“天启三年(1623年)癸亥夏五月”。日本种村保三郎《台湾小史》  相似文献   

12.
认识曻地三郎先生,是在2006年8月12日由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中国事务所举办的一场演讲会上。从履历上看,曻地三郎博士15岁报考了师范学校,4年后,19岁的他当上了小学教员。在小学工作2年后,他考上了广岛高等师范学  相似文献   

13.
现任日本新进党党首小泽一郎,1942年出生于日本岩手县,1967年庆应大学经济学部毕业,1969年首次当选众议员后历任国家公安委员长、内阁官房副长官、自民党干事长、新生党代表干事、新进党干事长等要职,1995年12月出任新进党党首。《纵论》一书是小泽一郎继1993年的《日本改造计划》之后推出的第二部重要著作。该书以接受富士电视台小林泰一郎采访的形式,由文艺春秋出版社于1996年4月出版,内容涉及日本外交、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现译介如下: 日本必须发挥国际作用,与世界分享繁荣  相似文献   

14.
由松川事件引发的松川审判是日本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作为私小说代表作家的广津和郎,为争取此次审判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松川事件始末,广津和郎始终为松川审判中的嫌疑人进行无罪演讲和文学援助,直至最后全体涉案人员终审判决无罪结果公布的全过程。这对了解这一时期日本历史、政治及文学多个社会侧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明治维新前后,“兴亚主义”逐步成为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指导思想。以根津一为代表的日本青年军官,试图以此实现“征韩侵华”的目标。根津一在“兴亚主义”影响下,进入中国从事军事间谍活动,并以对中国的认知,向日本军政界提出一系列对华政策建言,而后为实现其“兴亚”主张,参与创建东亚同文会与东亚同文书院。“兴亚主义”代表人物根津一的言行,典型地体现了明治时期日本人对中国的认识以及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6.
7月1日美国与菲律宾签订一项价值九百七十万美元的贷款与赠款方案协定.《东方日报》7.2.1日日本外务相鸠山威一郎对流行于日本的霍乱,否认指明菲律宾是霍乱来源,并向菲政府表示歉意。《东方日报》7.2.5日越南《人民报》发表文章,要求所有美军全部撤出菲律宾,并说美菲军事基地谈判中断的原因是美国要求在菲继续驻军。《东方日报》7.4.  相似文献   

17.
如果说当今的日本与以往的日本有什么根本的不同,那么可以这样说:以往的日本是以保守意识浓厚的旧中国阶层为重要社会基础的、左右翼对立明显的、运行在相对稳定的国际与国内秩序中的国家;现在的日本则是以政治参与及民主要求强烈的新中间阶层为重要社会基础的、左右翼对立模糊的、处于国际与国内重要变局中的国家。正因如此,日本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变革时期。深入地把握这个变革时期的特点,对于正确处理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朱子学在日本江户时期急速兴起的原因及其特色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日本朱子学从原来的一种文化修养转而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和思想文化在江户幕府时期急速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而且日本与中国和朝鲜高度集权的中央官僚统治不同,具有容纳了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严格的职业等级分工的结构特色。这种结构特色要求朱子学解决具体的“问题”而不是钟情于抽象的“主义”。因此,日本朱子学被具体诠释成日本社会各个层次乃至庶民的不同伦理文化,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庶民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东瀛金秋话古今──记同日本友人的一次会晤东民编者按:1994年11月,正值日本金秋时节,北京市市长李其炎作为北京──东京友好城市的中方首席代表访问东京时,和著名日中友好人士小西甚右卫门(小西国际交流财团理事长)、高芳郎(已故著名日中友好人士,原日本经...  相似文献   

20.
日本大众文学是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确立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日本"近代"大众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大正末年到昭和十年(1935),作家多将时代背景设置在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实质是通过文学的方式对近代民族国家的"大日本帝国"的历史的再发现;第二时期,昭和十年至1945年战败,作家大多表达了作为"大日本帝国"国民一员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体现了日本知识阶层的"国民化",这一时期的《宫本武藏》更被认为是日本国民自我的确认之作。然而,从战时的《宫本武藏》到2010年时代小说《天地明察》的畅销,我们仍能透视出内在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