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面对严峻的能源形势,中国通过海外投资获取“权益”油气资源已成为当前保障中国能源供应稳定的有效途径。中东、非洲等动荡地区是中国油气公司海外投资合作的主要对象,风险难以回避。中国油气公司的海外投资合作因带有“国家色彩”引发了西方社会的诸多猜忌和干扰,使中国能源国际合作面临西方的战略“挤压”。中国应审时度势,转变能源国际合作的单一模式,采取“双边纵向合作”与“多边横向合作”“纵横”运用的“复合模式”,在同资源国保持良好双边关系的同时,通过加强与西方能源消费大国的协调与合作,积极融入全球能源市场。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东之能源外交和策略.中国目前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以能源外交为主轴.随着在中东地区能源经济外交的深入和扩展,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在伊朗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有利益冲突,但双方在中东有许多共同利益,包括维护地区和平,促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话,打击恐怖主义,确保石油安全等.  相似文献   

3.
西方大国角逐非洲石油的战略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桂梅 《亚非纵横》2005,(2):64-69,80
非洲石油开发前景可观,引起西方大国高度关注。西方大国对非洲石油资源的角逐,给非洲国家的政治、经济带来双重的影响:既有提升非洲国际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增长的积极一面;又有诱发政治西倾,助长腐败、加剧动荡,阻碍经济多样化、排斥南南合作的消极一面。当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石油合作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国企业自身也存在各自为战,缺乏统筹规划的致命弱点。中国政府应尽快成立国家级能源机构,设立海外石油勘探、开发基金,支持企业拓展非洲市场。  相似文献   

4.
当前印尼的能源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尼是传统的能源大国,油气煤炭及非传统能源储量非常丰富。近年来,随着能源可采储量的枯竭,印尼能源行业供给渠道不稳定,资源禀赋与资源开发地区不平衡以及人口环境压力等问题日益凸显,能源供不应求逐渐成为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印尼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在提高国内传统能源利用率的同时,积极引入国际合作,开发利用新能源。  相似文献   

5.
印尼能源资源丰富,且能源战略地理位置险要,是中国进口油气资源的重要海洋通道,进一步加强同印尼的能源合作对中国具有战略意义。中国与印尼在油气贸易、资源开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新能源方面都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合作,但仍需进一步拓展深度与广度,在解决诸多问题的基础上大有可为。为了进一步发掘中国和印尼能源合作潜力,扩大能源合作成果,中国应加强双边共赢、多边合作以及外交政策协调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秦诸子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政治思想资源,通过重新挖掘传统,可以丰富现有的国际关系理论,以便建立起融入了中国经验的国际理论体系。从目前国际关系学界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研究的现状来看,尚存在着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不同语境所导致的研究困境。这些研究困境主要表现在双方在问题意识、逻辑结构、概念内涵、思想分析方法等层面应该如何对接。目前学界以今溯古、以西套中的诠释方式,存在着对中国传统思想某种程度的误读,如将今日民族国家为主导的"国家间"关系等同于先秦以西周为代表的贵族血缘氏族集团之下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将"天下"理解为"国际",将当今的民族国家等同于西周分封制下的"国家"。因而如何发掘传统资源以为今日所用,就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西方国家与媒体突然使劲追捧印度,毫不吝惜溢美之词,推崇"印度模式",并且还有意无意和被其时贬时褒的中国相比较.西方国家高层更是频繁造访,争先恐后地与印度建立各种"战略伙伴关系",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而印度也在赞美声中,自我感觉良好,似乎它已真的成为了一个自己一直追求的"有声有色的大国".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工业与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俄罗斯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天然气占34%,石油和天然气已成为俄罗斯重要出口换汇产品。苏联解体后,由于投资下降、设备老化、运输成本及国内税率大大高于国际市场等特点,石油、天然气工业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引入外资,加强中俄能源合作是俄能源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将有助于俄罗斯经济的发展,加快俄罗斯振兴的步伐。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石油年均进口递增34%,中俄能源合作将为中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供给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美国十分重视中国的能源增长态势,一方面敦促中国尽早成为国际能源体系“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另一方面又采取“预防性策略”应对中国进口能源剧增过程中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事实上,在国际油价、国际油源、全球良治、能源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能源产业政策等诸多领域,美国对中国存有不满.对此,中国应密切关注美国能源政策动向,提前做好战略预判与防范.  相似文献   

10.
印度能源战略及其对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持续强劲增长,已成为当今世界新兴大市场之一。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印度的能源需求也急剧增长。能源问题成为了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智库能不能有效的传播"中国声音"本文以4家国际问题研究智库为例,从国际媒体引用的视角展开评估。研究通过话语分析,以及计算机辅助的文本挖掘和情感分析发现:一方面,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智库的引用仅占其涉华报道的极小比例,中国智库还未能成为西方媒体的重要消息源,中国智库对重大国际国内问题的议程设置能力仍然欠缺;另一方面,智库专家以独立学者身份发出的声音被认为比官方消息源更具可信性,智库被国际媒体引用有利于改善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声音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国际媒体、西方政界和学术界有关中非关系的报道和讨论急剧升温,有关中国在非洲搞所谓“新殖民主义”的恶意歪曲也在泛滥。事实上,旨在互利共赢的中非能源合作与西方掠夺式的开采有着本质不同,中国参与非洲油气资源的开发有助于非洲产油国实现石油投资和开采技术的多元化,以及非洲国家在石油工业决策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建立在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基础之上的中非经贸关系在促进非洲国家经济发展,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水平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对非援助和贷款则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了许多基础设施项目,并以其灵活和高效解决了许多非洲国家发展经济的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中俄两国的能源安全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正日益增加。目前,能源安全不只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一国的能源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和军事问题。对中国来说,当前石油供应安全已成为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大问题。中国是个能源缺乏的国家,近年来能源进口不断上升。从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中国的石油需求增长强劲。而俄罗斯是个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中俄两国不仅具有地缘上的优势,而且在能源方面也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也有利于俄罗斯加快经济发展,同时对东北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也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俄罗斯改变了过去依靠和强调军事力量来确保地缘政治地位的方式,转而利用其经济资源特别是能源优势来发展与邻国的经济政治关系。俄罗斯所具有的能源实力和潜力成为其与美国抗衡、与欧洲国家加强联系以及恢复在亚洲地区影响力的重要砝码和有力武器。中国和亚洲市场在俄罗斯未来全球能源战略方面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  相似文献   

15.
俄乌冲突背景下能源合作是印俄两国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重要一环,印俄能源双边多边合作机制化建设、油气资源开发、能源贸易投资合作以及核电站援建等均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当然印俄能源合作也面临俄乌冲突、西方国家干扰、地理空间障碍、全球气候危机等诸多挑战。但无论如何,随着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印俄特殊双边关系不断深化,以及当前国际形势下俄罗斯能源政治积极或被迫转向,未来印俄两国能源合作的规模、领域和深度等都会逐渐增大,印俄能源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东部能源发展战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对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社会经济意义。2009年11月13日,俄联邦政府通过的《2030年前俄罗斯能源战略》对其东部地区给予了特别关注,俄能源部门发展的5个战略性倡议中有4项直接涉及东部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问题。作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区域,亚太地区是最值得俄罗斯期待的能源出口市场,俄参与亚太能源合作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其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潜力。从目前情况看,双方继续深化能源合作的意愿与现实条件均已具备。从长远看,随着俄东部地区资源开发的步伐加快,以及一系列通往亚太国家的能源基础设施草案的顺利实施,俄罗斯必将在亚太能源安全保障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目前,围绕能源的国际合作与竞争正不断加强。东北亚这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与需求不断增加,能源的进口也随之加大,尤其是中、日、韩三国。俄罗斯是世界上能源生产与出口大国,因而与东北亚地区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俄罗斯同东北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不仅可加快其融入东北亚及亚太市场的步伐,而且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中俄能源合作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能源问题是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能源进口需求不断扩大。俄罗斯是世界油气生产和出口大国。中俄两国在能源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中俄能源合作符合双方的利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新时代中国与东非的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如建立了诸多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沟通平台、能源通道海上军事力量合作迈向新台阶、港口建设成为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合作的重要抓手。这一合作的深化面临诸多挑战,涉及东非国家治理能力有限及部分国家油气资源纷争、有关合作的法制不够完善及海上非传统安全威胁等。中国与东非国家必须直面上述问题,系统考虑全球、区域、国内等层面的各种因素,协调域内外相关行为主体的力量,以加强该区域海上能源通道安全,促进资源分享和发展红利共享,打造海上能源通道安全南南合作的样板,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能源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中国东北是个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奠定了东北地区重工业的基础,使其成为全国工业化的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随着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的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已由原来煤、电、石油基本自给的地区转变为煤、电不足和石油输入的地区,能源资源已进入枯竭期.而与东北地区接壤的俄罗斯东部地区是世界上能源丰富的地区,从资源、区位、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具有融入和参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充足条件,完全有条件成为东北能源的原料基地.因此,为从区外提高东北地区的能源保障能力,今后要不断加强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