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全面贯通了中华文明的历史、现代与未来,充分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伟大塑造,深刻展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包括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议,深刻回答了在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今天,不同文明如何相处、人类文明向何处去等重大问题,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全球文明倡议彰显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的责任担当,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和突出的和平性,  相似文献   

4.
<正>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拥有14亿多人口而又精神上文化上高度团结统一的国家,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作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其原因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来找寻答案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中华文明孕育发展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有助于形成具有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主体文化。中华民族长期高度发达的文化,有助于形成强大文化定力和文化自信。正是由于这种文化主体性和文化自信,让包容性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相似文献   

6.
<正>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文明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思想十分深刻,对于我们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把握“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需要认真学习和领会。  相似文献   

8.
<正>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高屋建瓴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排在首位的是“突出的连续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把古代中国、现代中国、未来中国贯通起来,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9.
夏文斌 《前线》2023,(10):4-7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伟大品格出发,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孙慧 《新湘评论》2023,(15):58-59
<正>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中华文明具有的“五个突出特性”,并强调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1.
王杰 《学习月刊》2023,(8):14-16
<正>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在中华文明中,“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和平性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精华,是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也是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重要论述,以“五个突出”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本质特性,从“五个结合”深入分析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用“三个坚持”系统部署了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坐标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中华文明具有强大而持久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实际上就是中华文明突出的特点和优点。它们有机统一形成了中华文明的永恒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爱护和继承这些优秀传统,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继续发扬光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正>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深刻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号召“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跨入新时代,阔步新征程,我们一定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深入阐述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指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入阐明了“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党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规律性认识,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充盈着中华文化独特气韵的光辉文献。  相似文献   

16.
刘白杨  黎滢位 《党建》2023,(12):34-3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唯有置身于奔流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深刻把握其连续性,才能真正理解坚持中国道路的必然逻辑,从而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  相似文献   

17.
庄祺 《理论研究》2023,(5):66-73
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人民对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华文明五个方面的突出特性指明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现实可能性、发展必然性和道路认同性。“两个结合”的提出和不断深化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提供了有力指引。在深刻理解和把握“两个结合”的基础上,党和人民将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更大的自信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中华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我们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9.
纪志耿  黄维 《前线》2023,(2):21-24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必须提炼展示好中华文明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精神标识。必须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个性与共性相融洽、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当前与长远相统筹,提炼展示好中华文明中蕴藏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智慧和革故鼎新的重要方法,增加交流互鉴,增进自信自强,让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以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屹立于世,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时,有这样的表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不少,泰山无疑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