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刘洋 《前线》2017,(8):70-72
<正>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风范的展示,是城市风韵的表达,是城市风貌的象征。作为一座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城市,北京见证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着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都对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
《党员干部之友》2006,(11):64-64,F0003
枣庄市峄城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人文荟萃,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正在成为新兴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自西汉以来曾名为承、兰陵、峄州,峄县等,虽历经变迁,但历代都是地方的州县治所。而今因“中国石榴之乡”、“冠世榴园”,也使峄城这座古城有了“榴城”的别号。如今的峄城人,正在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用他们的勤劳智慧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这一方土地正浸润着历史文化的千古风韵,律动着灵山秀水的迷人魅力。  相似文献   

3.
重庆,因水而兴。古时的重庆有“九开八闭”17座城门,开放的城门中除了通远门通向陆路,其余8座都连接着江边码头。流淌了亿万年的长江,和重庆共生3000余年,深度塑造着这座城市。1890年重庆开埠以来,重庆的城市范围冲出老城门和老城墙的束缚。而从开埠时的商户繁忙、人流如织,到抗日战争时期重工业城市地位的确立,长江给予了这座城市非凡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4.
重庆,一座钟灵毓秀,与生俱来的山水之城。重庆又称渝州。渝者,变也。思变、求变一直是重庆人的梦。纵观华夏与世界,有哪一座城市能像重庆这样与山和水密不可分,能有重庆这样的“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江涛拍城堞,高楼耸中流”的天然胜景呢!伫立在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朝天门广场上,凝眸江北、南岸苍黛起伏的群山和大江浩荡东去的壮观景象,我时常心如潮涌,思绪连绵……遥想洪荒远古之时,当重庆人的祖先或从三峡溯江而上,或从秦岭顺坡而下,辗转来到这片两江夹持中的嵯峨土地上,面对着蓝天白浪,用最原始的工具在坚硬的山…  相似文献   

5.
重庆拥有两江交汇的朝天门,知名度甚至比上海陆家嘴还大。重庆是一座值得期待的城市,城市建设者不仅对单个项目负责,还要有一种社会责任,要尊重传统文化、生态环境、历史文脉,这样才能建起“承上启下”的可持续建筑观。  相似文献   

6.
唐福敬  杨舰 《当代贵州》2012,(10):32-33
地标是城市的回忆录。城市地标是沉淀在建筑里的文化与传奇。文化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象征,是历史在城市留下的足迹。它见证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燃情岁月;它承载了一座城市的深厚文化:它引导着一座城市文明的延续。  相似文献   

7.
李士恩 速写     
鲁西聊城是座名城。这名城不乏名胜——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一体,是注过册的“江北水城”、“江北第一水城”:城中有光岳楼、山陕会馆和宋代铁塔,是国家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两年城南面又多了处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姜堤乐园。这名城也不乏名人  相似文献   

8.
邢台,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生态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她有着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众多。在这座城市里,活跃着一支保护历史遗产、守护精神家园的团队,那  相似文献   

9.
朱军  陈思 《当代党员》2023,(22):7-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城市精神。”重庆是一座人文荟萃、底蕴厚重的历史文化名城,红岩精神是英雄之城的坚挺脊梁,是闪亮的精神坐标。围绕加快建设人文之城,只有让红岩精神成为重庆城市精神核心,守护好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之魂,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方能塑造出新时代新征程现代化新重庆的独特气质品格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0.
阳泉市作为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座城市这一重大结论,主要基于这样的考证: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都没有自主或主动创建过城市。解放战争期间,虽然曾收复和解放过诸多城市和县城,也对这些城市进行过为我所用的城市改造,但只具有接管性质,只有阳泉市是第一次创建城市。"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第一次明确了"最后夺取城市"战略出发地的概念,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其次,"中共第一城"红色历史文化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红色历史文化一样,都具有面临重大转折应运而生的特质,都是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宝贵财富;最后,"中共第一城"阳泉市红色历史文化,为党的文化建设拓展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奋斗》2016,(2)
正哈尔滨是一座有着独特文化底蕴的城市,也是一座蕴含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哈尔滨创城精神,是哈尔滨精神、哈尔滨风尚的传承、丰富和发展,既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和时代风采,又集中体现了哈尔滨人民精神风貌,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根植历史:哈尔滨创城精神拥有丰富的实践基  相似文献   

12.
在重庆,现在最时尚的口号是——生活向西。大渡口作为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符号象征,正在被放大。从一条街变成一座城,从城市灰瘤变成城市绿肺——这一番天翻地覆的升级换代,仰仗于大渡口区城市管理的三次“变脸”。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指的是某一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等;“一方人”,则是指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生存方式、地理气候、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传承等的不同,其人文性格特征也自然大异其趣。“重庆”得名仅800多年,与传统皇族文化积淀厚重的北京、西安、南京等城市相比,重庆应该说是一座相对年轻的城市,但重庆人的人文性格特征却十分明显——兼容之性。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提到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一座精致玲珑的小城。城市虽小,但小有精致,小有独特,小有韵味,小有文化。我是贵州省最宜居的城市之一,也是市区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都匀。我有“高原桥城”之称。从地图上看,我是一座被大山环绕的城市,山峦起伏,森林密布,潺潺流水。悠悠古镇,在这座乐山乐水的城市,古典美与现代美、山水美与人文美得到了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5.
郑强  付松 《当代贵州》2014,(17):20-21
正绥阳的城镇化演绎着变与不变的精彩:变的是城市和理念,不变的是山水与乡愁。一城山水一城诗,半城湖光半城林。走进魅力绥阳,处处欣欣向荣。这是一座人杰地灵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意境展示着"中国诗乡"的韵味;这是一座生机勃发的城市,凭借惊人的速度书写着城镇建设新篇。  相似文献   

16.
李浩瑄  周敏 《廉政瞭望》2023,(14):29-33
<正>通常每天上午11点,王芳便会到达位于磁器口的重庆1949大剧院,准备上妆,26岁的她曾经是重庆卫视都市频道的一名演员,如今,她在每日上演的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1949》中饰演一名被关在渣滓洞中的地下党员,同时也是一名母亲。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重庆市沙坪坝区选择用“一台戏”致敬“一座城”,创排的《重庆·1949》已成为这座城市新的红色文旅名片。王佩雯是红岩村景区的一名“95后”解说员,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红岩女杰”饶国模的后人。“我的奶奶叫夏丹霞,是饶国模的外孙女。”王佩雯说。1985年,邓颖超回到曾生活和战斗过的红岩村,在饶国模墓前凭吊时说:“没有饶国模,我们哪来的红岩呦。”  相似文献   

17.
邹勇 《当代党员》2011,(5):38-39
重庆,一座英雄的城市,一座红色的城市。让每个重庆人引以为豪的是,咱们这座城市,几乎在共和国的每一个历史关头,都扮演了重要角色,作出了重大贡献,孕育了众多优秀儿女,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故事,留下了无数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打开重庆史册,三个平凡而又平凡的数字及其背后的故事,折射出熠熠生辉的信念之光,时时激励着我、鞭策着我。  相似文献   

18.
试析杭州城市文化品格的形成与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来说 ,人、物、空间是构成城市的三大要素。而构成杭州这座古老城市空间的要素则是山、水和坊巷。千百年来 ,杭州人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山水和坊巷间 ,世世代代承袭和延续着这座城市的历史文脉 ,造就了她独特的人文气质与内涵。诚如郁达夫所说 :“我们人类的生活 ,无论如何 ,总逃脱不了环境的熏染 ,……。”今天 ,当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一次受到世人瞩目时 ,有必要对形成她的城市文化底质的空间要素进行重新审视 ,以期提升她的城市文化品格 ,使之焕发出更成熟、更迷人的风采。一、杭州的“山水”文化杭州地处杭嘉湖平原与浙西丘陵山地…  相似文献   

19.
蓝军 《新长征》2008,(10):9-11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其优劣决定着这座城市的发展方向。松原是一座新兴的城市,也是一座快速发展的城市,而经验表明,快速发展的城市非常容易产生“暴发户”文化,即没有社会责任感,缺乏科学发展理念,最终导致迷失发展方向的文化,松原今后的发展必须防止出现这种“暴发户”文化。为此,按照省委九届五次全会关于“继续解放思想、推动吉林振兴”的精神,我们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松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人以才立,城以才兴。现实中,有的人怀才不“遇”,有的城市求贤若渴。人才与城市,是一个共同体,相互依赖、彼此成就。重庆,一座英雄之城、创新之城,怀才必“渝”,因才而“新”——在重庆,人才资源总量超过600万人;2023年前三季度,出站留渝博士后占出站总数的90%;“满天星”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已聚集软件从业者31万人;2023年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江津区柔性引进的“科技副总”,帮助企业创建创新平台25个,实现科技成果转化40项;长寿区从四川大学引进王昱飞团队,让一项颠覆性的制碱技术成功实现成果转化;重庆医科大学教授黄启钊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出“定位于肿瘤引流淋巴结抗原特异性记忆CD8+T细胞为响应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关键细胞亚群”……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在巴渝大地共融共舞、开创新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