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36年6月,我军第一支藏族武装、川西的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长马骏被张国焘下令秘密杀害,丹巴藏民独立师被解散。马骏被害半个多世纪后的1989年,在当年丹巴藏民独立师政委、马骏的战友、开国少将李中权的努力下,马骏被公开平反昭雪。马骏是怎样一个人,他被害的原因、细节和平反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2.
川陕苏区的“娃娃军队” 1934年10月,为了粉碎“川陕会剿”,红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扩红运动.12月,川陕省委和红四方面军决定成立妇女独立师、少共国际先锋师,以配合红军作战,完成策应中央红军北上、西渡嘉陵江、冲破蒋介石“川陕会剿”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3.
1.第一次见杨靖宇我的家住在辽宁省桓仁县木盂子村头道岭沟里.这里是桓仁县和本溪县交界地。老秃顶子山、草帽顶子山、摩天岭大山依次向南排去,山岭起伏,险峰耸立,林深草茂.记得1934年7月上旬,地里的香瓜就快成熟的时候,突然来了一支队伍,叫“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老百姓把这支队伍叫做红军,说是抗日的队伍。他们在这里活动了半个月,离开的时候,锌尖子三乐校(中学)校长李柏山也跟随红军走了。这年冬天,东北人民革命军的部队又来了,李相山也随队来开展游击活动。他参军后当了独立师的副官。红军这次回来,又引起很…  相似文献   

4.
黄立贵之殁     
黄立贵是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威镇闽赣边地区,敌人闻名落魄丧胆,被革命群众称为“黄老虎”。闽北红军独立师,是在1932年11月17日闽北苏区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的,当时,方志敏率红十军第二次入闽作战,攻崇安,占蒲城,打通了闽北苏区和赣东北苏区的联系;已有千余兵力的闽北红军独立团,配合朱德所率的红一、三、五军团,连克建宁、泰宁、将乐、邵武、光泽,使闽北苏区和中央苏区联成了一片。红色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闽北红军独立团扩编为独立师,计有4个团、4000多人枪,黄立贵被任命为师长。  相似文献   

5.
王兆相 《湘潮》2006,(3):28-29
第一次见面:去“抗大”学习前1935年,我正在陕北神(木)府(谷)佳(县)榆(林)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三团团长,得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来到陕北的喜讯。当时,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处于国民党军队的大举“围剿”中,已与西北革命根据地隔绝。我们在紧张的反“围剿”战斗的间隙,时时盼望着能得到党中央的指示,能见到毛主席。在人民群众舍生忘死的支援下,我们孤悬陕北最北端的神府佳榆革命根据地坚持了下来,红三团也发展壮大成了陕北红军独立师。随着“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爆发,独立师改编为八路军警备第六团,我任团长。毛主席给我和政委发来电报,命令我团东渡…  相似文献   

6.
中央红军长征后,留下闽北红军独立师在闽北敌后打游击.1935年春,独立师经两次整编,由黄立贵任师长.黄立贵1905年出生于江西横峰县青板桥黄家村一贫苦农民家庭,对共产党、红军有着深厚的阶级感情.  相似文献   

7.
1935年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巧渡金沙江后进入凉山,在冕宁成立了入川后的第一个县级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第一支红军地方武装——冕宁县抗捐军;组建了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队伍——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并授予队旗;朱德总司令签署并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其中首次提出“长征”一词。5月22日,红军先遣队刘伯承司令员、聂荣臻政委与彝族果基支首领小叶丹在彝海之滨歃血为盟,结为兄弟。小叶丹派彝族同胞护送红军迅速通过百里彝区,为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击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赢得了宝贵时间,粉碎了蒋介石迫使红军重蹈石…  相似文献   

8.
肖甡 《党的文献》2001,(6):39-45
中共中央十分重视红军的建设。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后 ,红军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的阶段 :首先采取相应措施 ,提出“扩大与巩固红军的任务” ;二是强调“政治工作是红军的生命线”的重要原则 ;三是创办红军正规学校 ,培养红军干部人才 ;四是提高军事技术 ,重视地方武装。中央苏区红军建设的成功经验 ,奠定了历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少共国际师”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局创立的一支红军独立师,这支特殊部队从成立到改编虽然不到两年的时间,但她却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1934年9月底,在中共闽东临时特委的领导下,以闽东红军第二独立团、第十三独立团和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留下的部分骨干为基础,组建了闽东红军独立师。全师3个团,共1600多人。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立,把闽东土地革命推向了最高潮。 此前,闽东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34年2月在福安柏柱洋召开,选举产生了闽东苏维埃政府,马立峰任主席、叶秀藩任副主席。闽东苏维埃政府下辖福霞、安德、安福、福寿、霞鼎、连江6个县苏维埃政府,42个区苏维埃政府,800多个乡苏维埃政府。不久,又相继成立了罗源、周墩、霞鼎泰3个县苏维埃政府。闽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立即在苏  相似文献   

11.
张秀山同志是中共黑龙江省委(原松江省)第一任书记,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是西北红军、西北革命根据地和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张秀山1929年春入党,历任中共“兵运”地下党支部书记,红军大队长.游击队政委,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四十二师骑兵团政委、师党委书记、师政委,中共陕甘特委书记,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党委、宣传部长,中共西北军事委员会供给部长,红军干部学校政委.中共神府特委组织部部长、特委书记,红军独立师政委,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河防司令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绥德地委书记,苦备区…  相似文献   

12.
林道喜 《党史文苑》2023,(S1):34-36
<正>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初创时期,毛泽东根据工农革命军(后称红军)的性质特点、实际情况和革命工作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具体措施和根本保证就是群众路线,也就是说,群众路线是实现工农革命军“三大任务”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翟健 《前线》2014,(6):126-126
《汉书·食货志》上说:“理民之道,地著为本。”自1927年的“八七会议”后,土地革命就成为党最主要的任务之一。1928年4月,井冈山专门成立了分田领导机构——土地委员会,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不少红军干部也抽调下乡帮助分田。  相似文献   

14.
安砂位于永安西北部,是通往闽西苏区的重要关隘。1932年春以后,红军多次攻占安砂,开辟安砂游击区。1931年6月28日,毛泽东《给周以栗同志转边界工作委员会谭震林同志转十二军军委》的信中指示:"以沙县、永安、宁洋为筹款区,即在三县筹款自给……筹款区只打土豪,做宣传,而不分田地,不建立政权。”因此从1932年1月17日红军东南、东北游击支队配合红军主力36师首战安砂大捷之后,闽西苏区红军独立师、团虽经常进驻安砂开展游击活动,但其目的是筹款筹粮,打击闽西苏区外围的敌人,粉碎蒋介石的反革命“围剿”,保卫中央苏区根据地,而没有在安砂建立苏维埃政权。  相似文献   

15.
周宁县紫云革命烈士墓最近重修完工,举行落成仪式。一九三六年七月三十日,闽北红军独立师由师长黄立贵、政委卢文钦率部协同闽东红军独立师范义生、陈挺率领的一、二纵  相似文献   

16.
丁艾 《红岩春秋》2006,(5):13-16
当年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武装斗争,为我国革命史、军事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红军在长征途中开展的那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也为我国文化艺术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革命文化工作,是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早在1927年,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在江西永新“三湾改编”时,就为红军士兵委员会制定的五条任务中规定了:“写标语、贴标语、发传单、演讲宣传”。1929年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会的决议中,进一步明确:“红军决不是单纯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担负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等重大任务……红军文化宣传的任务是扩大政治影响、争取广大群众;宣传的方法为传单、布告、宣言、壁报、歌谣、画板、化装宣传、演说等……”因此,在苏区及红军中的革命文化宣传活动,曾一度开展得有声有色。1935年1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同时,也批判了“左”倾领导者在宣传工作上对红军“当前的任务怎样?到何处去?等基本任务和方向,始终秘而不宣”的错误作法;强调红军文化宣传工作要“适应目前运动战的需要,保证每个战斗的胜利”,进而把红军文化宣传工作与当前同敌...  相似文献   

17.
闽东红军独立师的创建和发展,充满了艰辛曲折,铸就了熠熠生辉的红军精神。这种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内涵,鲜明地展现出闽东红军的优良特质: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严于律己,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这些优良特质植根于闽东这块英雄的土地,贯穿于闽东红军的历史,是其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支柱,在今天也是激励闽东人民迈步前行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吴殿卿 《党史博览》2005,(12):37-41
南昌初会,陈毅、叶飞相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叶飞终生保留着与陈毅等人的第一次合影1938年1月,叶飞与陈毅第一次在江西南昌相见。那时,新四军组建甫始,军部刚从湖北汉口迁抵南昌市三眼井高升巷1号(今三眼井友竹花园7号)。时任闽东红军独立师(此前经与当地国民党政府谈判,已改称  相似文献   

19.
张颖 《世纪桥》2011,(4):55-57
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武装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壮大。根据红军建制,全国境内共有“军”字番号建制的红军队伍35支,共组成了第一方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迅猛发展到30余万人。其中在大别山诞生、战斗和发展起来的“军”字番号的红军队伍共有13支:  相似文献   

20.
司令员、师长、团长、营长、连长,在中国工农红军将领的行列中,曾有5位闻名遐迩的女军事指挥官,她们带领红军战士,拼死沙场,独树一帜,在我军的历史上留下了一道绚丽的彩霞.她们分别是平江工农革命军女司令员、红8师师长胡筠,红军妇女独立师师长张琴秋,红军妇女抗日先锋团团长王泉媛,红军妇女工兵营营长林月琴,红军第2独立师女子特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