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窗口”虽小,但一头面向百姓,一头连接政府,是政府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人们或排长队,或挤在窗口前办事的场景历历可考。窗口服务体系的不断优化,反映出政府服务思想的变迁和工作作风的转变。然而时至今日,各类“窗口腐败”仍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办事企业、个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种种“窗口腐败”案件背后有着多元复杂的渊源,但都切切实实地践踏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办事难、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等“末梢堵塞”等问题,高台县创新服务模式,在村委会、居委会延伸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把便民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在村一级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办事,搭起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直通车”、“高速路”、“连心桥”,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4,(9):23-23
近年来,围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办事难、出门办事远、办事成本高、办事效率低等“末梢堵塞”等问题,高台县创新服务模式,在村委会、居委会延伸建立便民服务代办点,把便民服务窗口前移到群众“家门口”,在村一级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模式,极大地方便了党员群众办事,搭起党群干群密切联系的“直通车”、“高速路”、“连心桥”,有效解决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正>走进水城县政府服务中心大厅,第一个窗口的红色背景墙上赫然显示着"中共水城县委党务服务平台"。由于是第一个窗口,不熟悉的办事群众基本上都先问询一下需要办理的事项,有国土、税务、医疗等,而工作人员都会耐心办理、解释群众的申请或指引到应该办理事项的窗口。政务中心不是政府部门服务窗口?组织部的党务工作也需要进驻服务吗?面对这些疑问,组织股工作人员做了解释:"党务工作平台设在政务中心的主要目的是给前来办事  相似文献   

5.
威县从简政放权人手,构建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基站、农村便民服务站为网点的服务体系,聚焦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回应群众关切,把服务延伸到家门口。着眼于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打造面向基层、方便群众的服务体系,推进服务窗口“前移”。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浦东新区行政服务中心近日新设了一个"大家来找茬"服务专窗,不论是民众还是企业,不论在办事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任何建议,都可以直接向该窗口反映,从而进一步提升政府办事效能。这个"找茬窗口"是部门与民众增强互动的一个窗口,是政府接受群众监督的一个举措,是政务服务的标配。敞开大门,接受群众批评,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工作中难免会有差错,只有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  相似文献   

7.
<正>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全力拼经济促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办事窗口是一个地方招商引资、人性服务的脸面,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窗口工作承担着为国履职、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最直接体现。然而,各类“窗口腐败”层出不穷,严重破坏办事企业、个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必须以零容忍的决心加以整治。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告诉廉政瞭望·官察室记者:“‘窗口腐败’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问题,跟窗口机关和服务部门行政审批的机制、窗口人员工作作风、管理体制机制都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新闻眼     
《廉政瞭望》2021,(6):12-12
设“办不成事”窗口专管难事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一些问题比较特殊,在常规流程窗口可能会遇到归口难、受理难的情况,还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涉及的环节多、材料多,一处掉链子就难以推进。以专门窗口应对“办不成的事”,以专班办结疏通各方梗阻,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吹哨报到”,瞄准的正是窗口单位长期以来“看得见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见”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集中服务:在乡镇设立政务集中办事大厅和村务集中办事点,把村上公章集中到镇上,每逢赶集日,镇、村干部轮流到镇上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推行百姓经济,坚持市场引导、政府指导、群众主导原则,大力实施“户户创家业、能人创企业、老板创大业、回乡创新业、干部创事业”的全民创业活动。  相似文献   

10.
褚建东 《新长征》2012,(11):10-12
服务窗口、办事大厅,办事人员、审批处长……作为直接与群众打交道、面对面为群众服务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让群众满意是省(中)直部门和处长工作的根本标准。如果"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就会让群众产生"衙门"的感觉,影响政府的形象。我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1.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政府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事业单位具有执法服务职能的对外窗口,一律实行“AB角工作制”。要求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前提下,每个工作岗位设A、B两个责任人,当A角不在岗时,应由熟悉A角业务并行使与A角同等职权的B角负责受理各项业务。此举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办事的群众,受到群众的欢迎。现在,大多数政府部门的工作岗位上都只设有一个责任人,在一般情况下,其业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其他人员无权受理。如果某个岗位的责任人出差办事在外,岗位出现空缺,其业务就得停下来。这时,群众办事只得吃闭门羹。有时为了办…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有一则外埠新闻被媒体广泛转载。前不久,浙江省杭州市市长徐立毅为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多个行政服务窗口与办事群众一起体验办事流程。整整一上午的时间,他参与体验的四件事,或因提交材料不齐,或因表格版本不对,没有一个做到"只跑一次"。在体会到个中的辛苦后,徐立毅感慨地说,只有实现政府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善于转换角色,才能让制定出来的政策更接地气,更贴合企业与群众的需求。他提出,要拿出自我  相似文献   

13.
怀柔区行政许可办公室党委将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围绕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积极探索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在审批流程上建立党支部,提高了审批效率,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 调整党支部设置,探索服务群众新途径。针对驻办事大厅单位串联办公、互不相通、政策有时相互制约影响审批效率,群众和企业在办事时感到不方便、不快捷的问题,将有项目审批要件的单位集中到一个党支部,牵头审批单位首席代表任党支部书记,机关一名正科长任支委,一名班子成员负责联系一个支部。经调整,将36个驻厅单位整合为4个党支部,分别由工商局、发改委、住建委、民政局牵头,并把同一支部的审批单位调整至同一区域办公,方便群众、企业办事和部门问沟通。调整后,许可办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一站式”“一条龙”服务功能更加完备,实现了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窗口集中办公。  相似文献   

14.
陈光 《奋斗》2014,(6):21-21
正以群众便利为标准,大力加强窗口建设。办事群众在社区服务大厅的计划生育、民政救助、劳动保障等9个窗口,享受到"一站式"服务,方便快捷。党建、民生、维稳、法律咨询"四厅一体化"服务体系,实现了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双提速"。  相似文献   

15.
"窗口服务单位",是与群众直接面对面,工作接触最多,群众办事相对集中的部门,他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威信。当前,一些"窗口服务单位"部分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态度冷淡,  相似文献   

16.
机关作风问题,是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问题。长期以来,一些机关和部门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办事不顾大局,互相推诿扯皮,工作程序烦琐重叠,办事效率低下;一些工作人员群众观念淡薄,服务意识差,甚至吃、  相似文献   

17.
正近段时间,北京市多个街道(乡镇)政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解决群众办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难杂症",确保大家不白跑、不扑空,得到各方点赞。群众到政务中心来,为的是办事,目的是办成事。多了这特别的"办不成事"窗口,让办事不顺的群众有地儿找、有人帮,是"为人民服务"的应有之义,也是问题意识的鲜明体现。大家具体情况不同,诉求期待各异,  相似文献   

18.
一是领导亲访。不为基层熟识的上级领导以一名普通百姓、办事者的身份到办事“窗口”,感受一下下属的工作状态,体验一下群众办事的难度,了解一下问题严重的程度,思谋一下整改的力度。二是委托专人暗访。一般说来,下级对上级都较为熟悉,即使“微服”也易识破。故可聘请服务对象、群众、媒体记者代为暗访,通过这些手段掌握真实情况。暗访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暗访,直击一些部门、单位的阴暗面,以便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市的一些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多了一个"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的是办事群众线上或线下提交申请材料后未能受理、审批或群众来政务大厅未能解决的问题等,对于这样的问题,要成立专班,分析原因,限期解决。"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彰显的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为了让群众办事更顺当。在群众办事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让他们"无功而返",不仅会让他们白跑路,更会增加一定的办事成本,也难免会让群众对政务服务不满意。推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添了办事通道,也增加了反映民声的渠道。  相似文献   

20.
信息扫描     
<正>自贡市"局长进大厅"直接联系服务群众今年,自贡市继续开展"局长进大厅"活动,79个市级部门领导每月15日、30日到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办事窗口办公,现场指导协调窗口审批工作,受理和处理服务对象投诉等工作。入驻大厅的部门领导对政务服务中心软硬件环境和服务要求、窗口人员服务态度、业务素质、办事效率等进行直接体验。并在各窗口开展作风教育整顿,查摆问题和不足,使窗口工作人员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做到自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