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云南省政府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提出,在“十一五”期间,要实施可持续发展、名牌精品、大旅游开发三大战略,按照“做精大理、做大丽江、做优迪庆、开发怒江”的要求,全面提升滇西北地区旅游竞争力,把滇西北地区建成精品荟萃、精彩纷呈的中国一流、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精品旅游区、云南连接川藏的旅游集散中心,以此带动云南旅游产业二次创业,开创滇西北旅游发展的新局面。大理白族自治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做精大理、提升旅游产品的品牌质量”,把大理建成“集历史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以及滇西北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集散地”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机制、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加速建设演西中心城市和打造大基地为载体,以启动和建成一批大项目、形成一批大而强的企业为突破口。以开发精品景区(点)、打造旅游品牌为核心,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泸沽湖地处美丽的滇西北高原群山环抱之中的滇川交界处,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云南省级自然保护区和云南省级旅游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泸沽湖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工作,泸沽湖"女儿国"迎来了绝佳的历史发展机遇.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大力推进泸沽,湖景区生态文明的建设和旅游发展工作,精心打造"女儿国"旅游品牌,走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新型道路,增强泸沽湖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旅游区 (点 )是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的直接因素 ,是国家人文资源自然景观的精华、社会发展的标志 ,也是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体现。目前 ,我国旅游区 (点 )总数达 15 0 0 0多家 ,其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119处 ,国家自然保护区 12 4个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2 6 8处 ,历史文化名城 99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文化遗产 2 8处。1.实施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评定的必要性《旅游区 (点 )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于 1999年 6月 14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正式发布。该标准既是衡量旅游区 (点 )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尺度 ,又是旅游区 (点 )开发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一带双核"旅游精品线路是市委、市政府在铜仁全域旅游这面棋盘上落下的一颗棋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是全域旅游强龙头、调结构、提品质、创品牌、增效益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势必引领各区县集聚建设,助推全域旅游发展。实践证明,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区景点模式已不能满足全域旅游的需要,要求我们对旅游发展战略进行再谋划、再定位。而以锦江为纽带,连接梵净山、铜仁古城两核的"一带双核"大旅游区,将会改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经济发展大潮中,旅游目的地方言将出现逐渐弱化情况,产生的直接后果是旅游目的地语言种类减少,从而使旅游者们体会不到异地旅游的新鲜感和惊奇感。以咸宁市温泉旅游区为个案,针对当地方言现状,以体验式旅游为契机,打方言文化品牌,制订科学的语言发展方案,有利于探索处理好旅游与方言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以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业态多元化为主线,以"引进大项目、塑造大品牌、形成大产业"为长远目标,"以效益优先、突出特色、注重标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产业开发"为原则。牢固树立并践行"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旅游业发展新理念,突出快乐铁岭主题,打响"北方水城、快乐铁岭"旅游品牌,把旅游业培育成为经济新的主导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12,(2):64
本刊讯(通讯员蓝洲温玉梅)2011年12月25日,上林县大明山下水源庄"农家乐"旅游中式烹调技能培训班圆满结束,37名学员参加了理论及实操考试。与以往不同,此次培训班特别增加了旅游接待礼仪项目,丰富了下水源庄"农家乐"旅游的内涵,促进旅游区农民增收及旅游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旅游资源开发热情的高涨,一些山区小城镇地区的旅游资源也不断被认识挖掘。文章以田野调查为基础,指出寿宁县旅游开发的问题,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以廊桥为品牌,提出寿宁县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论坛》2009,(8):I0002-I0002
云南磊鑫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以旅游景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项目经营管理、旅游文化开发、旅游体验健身为主,旅游用品、户外用品、体育用品、建筑装饰材料、五金交电、日用百货、服装鞋帽为辅,是一家集旅游项目投资、生态园林开发和旅游产品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以打造云南高端旅游品牌、建设旅游金口碑为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温泉旅游发展迅速,但温泉旅游开发呈现了雷同化现象,本文以峨眉山温泉旅游为研究对象,深刻分析峨眉山开发温泉旅游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从资源整合,品牌创建,主题文化营造,人才培训等方面,对峨眉山温泉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妈祖文化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寻根诉求和共同的和平企盼;妈祖文化认同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力量,妈祖文化传播是统一战线凝聚民心的优势动力,妈祖文化影响是统一战线对台工作的强大推力;尊重、合作与发展是统一战线工作在妈祖文化传播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2.
清代台湾妈祖信仰十分兴盛,也产生了很多的有关妈祖信仰的碑刻。这些保留下来的碑刻是研究清代台湾地区妈祖信仰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料,研究这些碑刻对保存和传承妈祖文化遗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莆田文峰宫是我国妈祖信仰发展史上的一座重要庙宇。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历史文献,对文峰宫妈祖信仰的由来、变迁与现状进行了系统爬梳,并重点考察了文峰宫与海内外,特别是与台湾之间交流的情况,展现了文峰宫在弘扬妈祖文化和促进两岸交流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4.
妈祖信仰是闽台地区深厚文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应包含闽江上游的南平、三明二市这片土地上近千年来的妈祖信仰,更何况南平、三明二市的妈祖信仰还与台湾有着较密切的文化交流关系,因此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作者历经近三年的田野调查,在文章中陈述此地的妈祖信仰情况,研究分析其基本特点,有益于闽台地区的文化交流研究。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代来华的西方人对妈祖文化有所认知。最早把妈祖文化的信息和图像带回西方的是明代后期来华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为全面地以近代文化眼光认知妈祖信仰的是清代后期来华的英美传教士。这两次西方人对妈祖文化的认知,由于其时代背景不同、进入中国文化考察的深度不同、来华西方人文化认知的手段和目的不同,其前后认知差异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6.
晋中地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近年来,随着旅游者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游客的出游动机趋于转变,不再单纯地观赏自然风光,而是倾向于追求一种文化内涵,从中汲取文化积淀,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这为晋中地区的人文旅游提供了一个积极的发展机遇。分析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对推动整个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游客旅游消费心理的变化。在现阶段,游客的价值取向正处于转型阶段,旅游动机呈现出多元化,消费自主意识增强,购物、娱乐等非基本旅游消费显著增长,逐渐摆脱了对传统生活模式的心理依赖,由以往的重视有形消费向无形消费过渡。对此可以采取完善散客接待设施、打造品牌产品、做好售后服务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其发展依赖于多方面条件和因素。在对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整合的同时,要学会发现"力源"、整合"力源"和"借力"开发的本领。  相似文献   

19.
“网格化”街面巡逻机制是上海警方借鉴国际警界经验,结合我国国情而建立的一种全新的街面警务运作机制。随着该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发展,必将对现行警务体系产生强大冲击,带来诸多联动效应与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商标和品牌是两个内涵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品牌必须使用而无须注册,品牌一经注册即成为商标;商标只有注册后方可受法律保护并享有商标专用权,仅注册不使用的商标不是品牌,一个企业品牌和商标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品牌比商标有更宽泛的外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