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袁胜华是农一师电力公司西大桥水电厂的一名检修工。他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两人、两个女儿和岳母。虽然与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是他们全家人遵纪守法,互敬互爱,积极进取,爱岗敬业,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相似文献   

2.
<正>农二师三十团建安公司统计兼出纳曹让明,多年来,他和爱人白友甫夫妻恩爱,孝老爱老,爱岗敬业的事迹在三十团传为美谈。曹让明的家庭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恩爱和谐小康之家,他们上有83岁身患重病的老母和家住三  相似文献   

3.
正王兴月是农四师六十六团十七连的接水员,今年47岁,是家中的长子,他有一个弟弟、两个妹妹。王兴月一家三口和父母同住在一个院内。王兴月的父母都70多  相似文献   

4.
<正>没有不夸赞的,尤其是那些当婆婆的老太太们,更是为她翘起大拇指:"谁家要是娶到这样的媳妇,那可真是有福气呀!"丈夫眼里的好妻子王春萍今年49岁,高中学历,1988年作为军垦第二代的她走上了工作岗位,成为了一名农业生产一线的女职工,她凭着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2016年被团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舒永平的家庭三代同堂5口人。多年来他们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用平凡的事、点滴的情奏响"和谐小康幸福家庭"的音乐篇章。今年39岁的舒永平,是农十师一八八团水管站分管渠系的一名领导。在家里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大小小的事都离不开他。作为长子,父母年岁大,为更好地照顾父母,自婚后就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一开始他的家庭并不  相似文献   

6.
<正>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作为一师阿拉尔市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我师的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推进"和谐小康家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已成为摆在工会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55岁的包志勇是七师一二九团医院、疾控中心党支部书记,他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有了家庭的支持,使他更加放手在工作中一展身手。作为党建工作者,他注重自身修养,坚持日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在社会做文明的公民,提倡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完美统一。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包志勇十年如一日坚持照顾身患老年痴呆症、瘫痪在床的老岳父,使老人身心愉快地  相似文献   

8.
人物简介汤家祝,男,1968年生,中共党员,南陵县政协委员,南陵县家祝面粉有限公司经理。创业格言诚实做人,踏实办事。乐于助人,快乐自己。十多年前白手起家,从一个只知弯腰种田的“泥腿子”成为面粉加工销售大户,从一个普通农民成为“先富带后富,大家同致富”的典型。他,就是南陵县政协委员、南陵县家祝面粉有限公司经理汤家  相似文献   

9.
近日,兵团工会主席蒋建勋来农八师工会、石河子市总工会调研,当他看完农八师工会、石河子市总工会创建和谐小康家庭的专题片后,愉悦地笑了。他鼓励大家说:你们工作做得很扎实,兵团工会工作看农八师,农八师是火车头,是排头兵。你们要勇挑重担,继续发挥领头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段吉胜、严琼华夫妇是农二师三十六团林园一连职工,他们俩靠自己勤劳的双手、精明的头脑和科技知识共同创建了和谐美好的家园,成为"和谐小康家庭"示范户和团场职工学习的楷模。1993年、段吉胜和妻子响应团场的号召承包了15亩梨园,由于当初香梨行情不好,他种植的梨园连年亏损,他还要负担两个孩子上学的学费,一家人连生活都难以维持。  相似文献   

11.
<正>1月19日,在七师一二九团十五连的办公室里,连队职工代表正在讨论困难职工补助该谁享受的民主评议会。"为了增强连队困难补助享受工作的透明度、公平性和准确性,连队组织领导业务、职工代表召开这次评议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大家决定谁家该‘吃’困难补助。"该连党支部书记楚新超说。  相似文献   

12.
<正>3月29日,对于农六师军户农场一连职工马洪喜来说是最开心的日子。因为这天他不仅搬进了新楼房,而且与该场373户各族职工家庭在同一天被农场党委授予"和谐小康家庭"荣誉称号。马洪喜是军户农场一连的一名职工,这几年来,他承包种植了几十亩地的酿酒葡萄,每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小日子不仅过得红红火火,而且夫妻俩乐于助人与邻里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去年农场在场部兴建保障性住  相似文献   

13.
<正>7月流韵,芳香四溢。走进朱建平和李雪梅的家,小院儿里生机盎然,房前的桃树、枣树被修理得有模有样,满树的果实令人垂涎欲滴,果树下一群小鸡正在欢快地啄食、嬉戏。憨厚朴实的朱建平今年45岁,自1981年到农二师二二三团农六连参加工作。2008年,经连队党支部推荐,朱建平成为农六连一名生产副连长,并兼管连队机务工作,他比以前更加忙碌了。工作中,他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在职工中积极带头学  相似文献   

14.
<正>人们常说丈夫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有他在,家就有了一份厚重的安全感,不论遇到什么大事小情,他都会站在最前面,给一家老小遮风挡雨。每当二师二二三团医院的人们提起这个话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院药剂科主任王立和,他用宽容、豁达深沉如山的爱,为妻儿建造一个温暖的港湾——家。家在心里今年52岁的王立和,与妻子携手走过了31个春秋寒暑,他和妻子高霞1983年5月结婚,婚后夫妻俩有了一  相似文献   

15.
<正>走进农六师奇台农场开垦庙社区三队职工糜必华、万兴娟的家,看到一栋宽敞明亮的砖房和一排排干净整齐的猪舍。36岁的糜必华看上去显得有些单薄,但他的头脑非常灵活,他家  相似文献   

16.
智能家庭     
每天清晨,当41岁的霍金森起床时,家里的灯就亮了起来,室内温度也随之做出调整。他下楼时,会听见一个类似于苹果语音系统的声音向他播送当天的天气预报。当他端起自动煮好的咖啡时,广播开始播放他喜欢的节目。这时,如果他想打开藏酒的柜子,会被拒绝,因为时间太早不宜喝酒。霍金森是“智能事务”公司的创始人,他希望在下一个10年里能实现美国家庭的智能化——连接家里的各种物件,并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  相似文献   

17.
李明学所以会以几近疯狂的程度、"日进万金"的速度聚敛钱财,是源于他的一个想法:收取一些"好处费"是在做很正常的生意;自己是"生意人",人家自愿"进贡",收之理所当然.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胆子越来越大,对送上门来的钱不计多少,来者不拒;正是在这种想法的支配下,他才觉得等待送钱上门不过瘾,急不可待地伸手索要.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45年到1965年,杨尚昆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是中南海大小事务的总管。中南海里每到周末,就会在位于颐年堂旁的春耦斋举办小型舞会,放映电影,或者请空政文工团等来演出。后来,每周三也开始举办演出和活动。几乎每场活动,杨尚昆都会在场。罗瑞卿之子罗箭觉得他像"阿庆嫂",总是在忙忙叨叨地张罗。谁家的人来了,谁家没来,他都要清点到。无论老干部是否在京,或已去世,只要家属住在中南海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让95岁的杨佰年老人高兴的事一件接一件:一是2009年自己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楼房,二是作为老"五七"战士,2010年7月享受上了职工待遇。可最让老人开心的是,今年开春,连队领导亲自把"师级和谐小康家庭"红牌牌挂到门上。的确,这就是农九师一六三团北区四连职工杨友文家庭的真实写照。在杨佰年老人的记忆里,他1964年带着两个年幼的儿子进疆投奔大儿子杨长安,46年来,儿媳从没有向他抱怨过,无论再  相似文献   

20.
伍朝选今年56周岁,中等个头,是农四师七十九团的知名人物。年过半百的他酷爱学习、肯钻研,使自己的土地收入一年比一年高,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科技致富能手"、"优秀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