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涯情深     
<正>到新疆后第四个年头,我结婚成家,决定携妻回乡探望父母。父亲接到消息十分欢喜,不时来信询问返程安排。我知道,离开故乡这些年,父亲早想幺儿了。一路辗转。大年三十的傍晚,我们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湖南老家。刚下汽车,在老屋前的土坡上,一个身影瞬间闯入了我的眼帘——那就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2.
八十三团四连新工人杨俊启说:“现在要我离开四连,我才舍不得哩。” 1992年,杨俊启和爱人、父亲一起,从河南老家驻家店来到八十三团,被分配到该团四连,和  相似文献   

3.
说起种枸杞,在农七师一二四团四连没有人不知道何登芝的。今年45岁的何登芝是1997年来到四连打工的,她的老家在四川山区,那里很穷,为了供儿女上学,她来到新疆。她有着山区人  相似文献   

4.
一 我与杨尚昆叔叔接触不多,但短短的几次见面,使我终身难忘。第一次见他是新中国刚成立不久,那时继母张越霞依靠组织,把我们几个流落在各地的孩子找了回来,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团圆了,但没有了父母,全靠继母照顾。她在“四八”烈士祭奠大会上致悼词时曾对父亲承诺说,要担负起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新中国成立初期,继母在假日常带我们到与她较亲近的同事家走走。到她的难友家去得较多,还去在延安一起工作过的人家中。一天,她带着我们四个孩子去看望杨尚昆叔叔。我和吉玛未见过杨叔叔,但他见到我们来很高兴,问我们多大了,上学了没有。当时,我刚从老家来到北京,对他一点儿都不了解。  相似文献   

5.
春节前夕,农八师一四三团四连职工刘学忠,领到2006年承包土地的33万元兑现款的消息,很快在这个团不胫而走。35岁的刘学忠,1988年高中毕业后从河南老家来到了新  相似文献   

6.
1941年1月3日,我大队突然接到团部命令,要我以连为单位迅速赶到无为大万家附近集合,准备迎接军部和主力部队北渡长江。接到命令后,我立即决定四连先走。四连几个干部听到这一消息都非常高兴。一同志们说,为了迎接部队北渡,,我们吃了不少苦,也流了不少血。今天,这个伟大的战略转移终于盼来了,我们一定要出色地完成上级首长交代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我是2017年从青海招录为一师四团四连的新职工,团里为我分配了一套新楼房,2018年我种植了80亩辣椒,年收入八万多元,这在老家是不敢想的。我对目前的工作生活十分满意。"3月9日,四团四连新职工李基农高兴地说。李基农所说的新楼房,是四团安置近两年招录新职工的一项新举措。该团为在团场参加工作的新职工分配一套约60平方米的公  相似文献   

8.
<正>"与他人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接到错打电话时,应说:‘对不起,您打错了’……"年初的一天,农八师一四四团十连正在组织全连职工进行文明礼仪教育。随着团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四四团把文明礼仪培训纳入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团场在各连队开办  相似文献   

9.
<正>现年30岁的王波,1997年随父母从四川老家来到五师九十一团四连,他在创业路上历经艰难险阻,到目前拥有年收入上百万元的的青年致富能手,在做大做强自己产业链的同时还带动团场青年致富和提供就业岗位,2015年荣获“兵团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荣誉称号。王波1997年随父母来到九十一团四连先后种甜菜、棉花,干过餐饮服务行业。通过与父母10年的辛勤劳作和打拼,日子逐渐好了起来。2010年12月,26岁的王波得知  相似文献   

10.
瞿灿萍 《当代党员》2006,(12):39-40
她把年老的夫舅和失去父亲的侄女、侄儿接到家中,养老抚幼。2005年,双桥区通桥镇党委副书记邓广琼一家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邓广琼为家人——  相似文献   

11.
"小王,你好!最近在干啥呢?大家伙儿都挺想你们的,念叨着你们啥时候有时间过来玩儿,……"11月9日,十二师西山农牧场城镇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德财接到十四师四十七团四连党支部书记史小军的电话,放下电话,王德财回忆起了在四十七团四连"访惠聚"的日子.  相似文献   

12.
<正>我叫李永勤,是四十一团草湖镇七连职工,今年45岁,听我的口音大家就知道我是甘肃人,我的老家在甘肃天水。1997年怀揣着对新疆这片神秘土地的向往,同时又不甘心在老家受穷,便随老乡来到了三师四十一团七连,转眼,来新疆已快20年了,我在这块热土上了解了兵团,也成长为兵团的一名新兵,我为自己是兵团人感到自  相似文献   

13.
正在七师一二八团十连提起张国旗家庭,没有人不投去佩服和羡慕的眼神。张国旗是90年代从河南老家投亲来到十连的,他团结邻里,遵守团规连约,带头参加土地承包,自觉履行和团签订的各项合同,带头走致富之路。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夫妻俩相濡以沫,把小日子过得滋滋润润。在家中夫妻俩特别注意用自己的言行教育一双儿女,如今女儿已在七师高级中学上  相似文献   

14.
正马烽是我的远房表叔,他的第二故乡就是我的家乡汾阳县东大王村。他7岁随母亲迁到这里生活了近10年时间。后来又是从这里走出去参加了革命队伍,直到后来成长为一位享誉国内外的大作家。马叔叔对这个第二故乡很有感情,成名后仍十分眷顾这里,并多次在他的作品中提到或专门介绍到它。他的老家本来是在孝义县居义村,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般人多认为他  相似文献   

15.
2005年9月15日,我们突然接到省委办公厅徐凤英的电话,告诉我们伍洪祥叔叔走了的不幸消息,顿时我们惊呆了。一个月前,老伍叔叔心脏手术后一切安然,我们上门探视时,还甚为欣喜啊! 想不到他这么快就离开了我们。这噩耗使我们沉浸在无限悲痛之中,急忙驱  相似文献   

16.
1925年,刘少奇和何宝珍(又名何葆贞)夫妇的长子刘允斌降生在苦难的中国南部大地上。在血与火中为革命奋斗的刘少奇夫妇.不得不把两岁的儿子送回湖南宁乡县老家寄养。1938年7月.党组织把母亲早已牺牲的刘允斌接到延安与父亲刘少奇团聚。这年秋天.13岁的刘允斌入延安保育小学读书.心灵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滋养。  相似文献   

17.
敬酒     
正前段时间,我接到采访任务,跟着张局长带领的检查组走访各乡镇。一天下午,检查组来到我的老家葫芦镇,镇长大明负责接待和汇报工作。大明是我中学同学,也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明汇报完工作,张局长作了四点指示。大明认真记录,作为随行记者的我却一个字没写,因为已经  相似文献   

18.
正我的父亲、伯伯和叔叔都是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可以说,我是在一个有着良好家庭教育和党的熏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有着一些别人不曾有的优越感。但在我的成长历程中,为实现自己入党的愿望,我苦苦等待了多个年头。我老家在乡下,父亲是一名乡镇干部,很小的时候,我就随父亲到集镇上求学。父亲是个严肃且很有原则的人,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对我们兄妹几个就更不用说了,近乎苛刻。他还时常教育我们要做个诚实守信、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叔叔是一名军人,同时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全村人的骄傲。父亲便拿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农二师三十团四连始终把连务公开作为密切干群关系的桥梁,收到了较好效果。该连结合实际,加大了连务公开力度,凡是重大问题都要经过连职工代表会讨论通过,连队发生的一切账目及职工的各项税、费、利,  相似文献   

20.
<正>"沙提过,你们家还有没有洋芋了?""叔叔,还有呢,上次你给我们送的还没吃完呢?"在四师七十六团朝阳小区8号楼,每当住在五楼的哈萨克族妇女沙提过遇到住在四楼的胥学泉老人时,都会停下来寒暄一阵,沙提过问问老人最近身体怎么样,胥学泉关心关心沙提过孩子的学习情况。沙提过今年40岁,以前居住在十连,2014年9月搬进了楼房,自此与楼下的胥学泉夫妻俩结下了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