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四师七十二团十二连职工苟自力,依靠政策,科学养羊,不但走上致富路,而且成为该团的养羊“明星”。经过17年的辛勤劳作,他的资产达13.9万元,现养羊500只,去年获利4.8万元。 从1984年起,苟自力依靠团党委发展庭院经济的好政策,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出了一条科学养羊之路。经过多年的实践,他总结出了一套养羊经验。为保证足够的放牧时间,他天不亮就把羊放出去,天黑才把羊赶回来。每年夏季,他与连队牧工同时进山,一住  相似文献   

2.
正在二师三○团,农田里、道路上,处处都是职工忙碌而欢乐的身影,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增收致富的喜悦让他们笑意盈盈……陆志平:赶着羊群奔小康入冬,走进四连职工陆志平的养羊场,迎面走来一个中年男子,四连指导员介绍:他就是养羊大户陆志平。他谈起创业经历一点也不拘束,2009年团里实行承包羊群时,他承包了100只羊,至今算来已有八个年头了。随着羊的市场价格不断回升,2013年底陆志平尝到了甜头,当年  相似文献   

3.
<正>清扫羊粪、添饲料、给羊饮水…每天清晨,二师三十一团二连大树农民养殖合作社社长胡大广就在自家的设施羊圈中忙活起来,他一边清理羊圈一边向笔者介绍养羊的情况,虽然已是满头大汗但难掩喜悦:"现在多元养殖政策多好,只要勤劳好好干,我们团场职工增收致富并不难!"胡大广的创业,要从2011年开始说起,刚开始打算养羊时,他先后前往甘肃、宁夏、黑龙江等地市场调  相似文献   

4.
农十师一八一团种养场郭选忠是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如今,郭选忠又是农十师有名的养殖大户。人们都说,郭选忠是一位讲科学、用科学的劳模。 走进郭选忠已形成规模的养殖场,一排排用红砖新盖的宽大羊圈里关着700只育肥羊,800多只后备母羊由雇工在野外放牧着。短短的几年,郭选忠从一名驾驶员转换成了一名养羊行家,他靠养羊发了家。 郭选忠年轻时开车,年龄大了放公家的羊。1993年他自己开始承包羊群。他凭着能吃  相似文献   

5.
年前的12月16日,笔者见到一师二团十七连职工胡蓉时,她正在羊圈给羊添加饲料。这两年,二团新井子镇十七连职工胡蓉每天沿着羊圈到枣园的渠道放羊,并兼顾管理枣园,种养结合,实现了多元增收。胡蓉说:"渠埂上有大片的芦苇、蒿草,这些野生植物是羊喜欢的‘粮食’。"  相似文献   

6.
如今已拥有占地1.3万平方米饲养场地,按大、中、小育肥羊进行分类圈舍饲养,可一次性饲养1800只育肥羊,各种饲料全由自己配制,养殖场如同工厂一样井然有序。这一大胆尝试是出自农七师一二四团三连职工樊森林之手。樊森林原是团畜牧公司副经理,1999年团实行畜牧改制,畜牧公司解散,他被解聘。他没有失望,没有向团里提出任何要求,而是靠着掌握一些育肥羊养殖经验,四处找亲朋好友借钱,由自己  相似文献   

7.
郑斯亮是农七师一二九团十连一名退耕还林承包职工,由于原承包田属于低产田,经济效益差,收入低,生活相对困难。2003年,他的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后,他不等不靠,在种植管理好退耕地的同时,依托退耕还林地套种间作饲草的优势,积极搞起了庭院养羊业。去年春,他先是借资购买了30只大尾羊,采取圈养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饲养羊只。为了养好羊,他专门买来有关养  相似文献   

8.
正"依靠团场工会举办的养殖培训班和我多年来养羊的经验,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羊产仔、仔羊育肥、小羊抗病的技术技能。去年我饲养了400多只母羊和仔羊,收入都达到了20万多元。"6月3日,八师一四四团四连乾壮合作社社员王秀梅高兴地告诉笔者。近年来,该团工会把连队功能转型、职工多元增收作为提升职工致富的工作目标,把提高职工收入作为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第一师十二团二十八连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靠勤劳经营,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他们就是熊书华、王秋丽夫妇。熊书华两口子2000年进疆,就在连队承包了土地。不甘平庸的熊书华选择了发展自营经济。当时养羊的行情很不好,二十八连职工几乎没有愿意再养羊,而熊书华看准了养羊市场的前景,以1  相似文献   

10.
<正>王萍1988年从四川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七连,给别人放过羊,打过工,感到兵团的地好、人好、环境好,和家人商量后,决定扎根兵团,于1992年和丈夫一道成为了兵团职工,从此开始了自己在兵团的创业人生。多年来,她自己也说不清到底帮助过多少人种地垫资,给多少家解决了生活困难。从1995年起,当她稍微好过一点时,就开始帮助别人,不管是资金上还是劳力上都无怨无悔地帮助贫困职工,就是为了这些贫困的职工早日脱贫致富。王萍常说:"自己是从  相似文献   

11.
提起一八九团“鸭司令”及其“发迹史”,德仁大地上十里八乡的庄户人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鸭司令”今年34岁,名叫刘林,一八九团农三连职工。近几年来,在团扶贫帮困干部团副政委钟爱霞的无私帮助和团连工会的大力扶持下,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现已发展成为集“孵、养、板鸭加工和养羊”为一体的生产线,2001年收入达4万元,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鸭致富  相似文献   

12.
正现年41岁的张丽是1988年从河南来到农六师新湖七场二连(现在的新原社区三十三连)参加土地承包的。1990年成家后,她和丈夫在连队种地的同时,一边开裁缝店,给别人做衣服。2003年她和丈夫买回50只羊,开始发展庭院养羊业。2007年秋,她和丈夫商量后,决定卖掉所有的羊,筹集资金开始发展养猪业。张丽把原来的羊圈进行改进,用养羊挣得的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几年的绿色证书培训,现如今,在农五师八十二团种养殖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响铛铛的“科技女状元”,她们巾帼不让须眉,成为职工们眼里的明星。潘建芬,自从参加了绿色证书培训班之后,竟然成了八十二团四连的公众人物。谁家的羊有病,谁家在养羊上遇到了困难,她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二师二十四团,有一大批头脑灵活,善于思考的职工,他们紧盯市场,敢闯敢干,通过发展养殖,搞三产服务,开辟出一条条创收之路……。吕伟胜:发“羊”财致富加工厂职工吕伟胜,这个曾经的困难户,如今靠养羊致了富,这几年每年纯收入20多万元,成了团里家喻户晓的“养殖能人”。2007年,吕伟胜开始在自家院子里养羊,刚开始养殖  相似文献   

15.
发"羊"财     
七师一二四团七连位于前高公路西边,北距团部23公里,2020年,该连共有养殖户17户,全是宁夏回族人,系家族式养殖,平均每户养羊150只左右,户年均收入达到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正>3月10日,农二师二十九团园二连职工李长江拿着前几天卖羊的6000元钱购买了100立方米有机肥投入果园,他信心百倍,盼望着今年又是个好收成。10年前,李长江和妻子刘晓梅从内地来到二十九团园二连,身材魁梧  相似文献   

17.
农四师七十六团青年职工叶尔江瞄准市场,在庭院发展育肥羊,5个月获利8000元。 去年,叶尔江看到羊肉需求量大,价格不断上涨,决定自己搞育肥羊。去年10月,他筹措资金,购买了80只细毛羊,采取暖圈养羊的方法,进行统一驱虫、洗胃,他还把粗饲料粉碎后加进油渣、麸皮、食盐,配合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餐饮、装潢,这三个不相关的行业能集于一人,这对于团场职工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可二师三十团六连职工岑少伟却通过这三个不同行业实现了自己的增收致富梦。岑少伟夫妇2002年从河南支边来到三十团,先后在七连、六连从事农业生产,夫妻俩吃苦耐劳,懂得科学管理,近几年,种植的100余亩棉花每年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生活上很充实,但岑少伟没有满足于现状。  相似文献   

19.
<正>陈炳正是2001年从河南老家来新疆的新职工,当年落户到十师一八二团十二连。刚来时,干点什么都觉得困难。一家4口人,两个孩子住校,家里一贫如洗,连一个像样的家用电器都没有,生活上更是困难,除了面粉、清油等必需的生活用品外,连冬天吃的肉都买不起。当时团场给每家每户扶持15只羊,羊款3年后还。陈炳正和几个河南宁陵老乡商量了一下,每家买上15只羊,三家合伙放羊,一个月30天,每家放10天,有困难也要  相似文献   

20.
如今的赵学义,在农九师一六一团俨然已是一个名人,他去年仅羊毛收入就达3万元,养羊业纯收入达12万元。赵学义是一六一团十三连的一名普通牧工,今年43岁。多年来,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依靠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发展养殖业,在团场自营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头作用,每年自营经济纯收入都在4万元以上。他多次评为团先进生产者、青年致富能手等;2007年,他被评为兵团职工自营经济百佳示范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