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拉美对外贸易与科学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80年代中期起,拉美各国为摆脱债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进行了深刻的经济改革。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贸易制度的改革。10多年来,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将旧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改变成外向型发展模式,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如果从世界范围来观察拉美经济,人们就可以看出,该地区因科技落后,其产品的对外竞争力还比较差,这将会影响下世纪拉美地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试就拉美对外贸易与科技的关系问题做一简单的分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各国普遍实行进口替代工业化发展模式。8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拉美各国对旧模…  相似文献   

2.
从总体上讲,拉美较为缺乏强有力的基础研究传统,因此使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未能做出具有重大突破性的贡献。特别是在20世纪,当世界科技取得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拉美科技领域似乎给人一种与世界其他地区有些隔绝之感。当然,拉美个别国家,如阿根廷和巴西,在某些科技...  相似文献   

3.
"萨瓦托三角"是由拉美人自己提出的科技创新模式,也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创新模型,类似于西方盛行的国家创新体系和三螺旋理论结构,但比后者早二三十年,是根据拉美国家的国情和特征提出的。萨瓦托三角分别代表科技基础设施、生产结构和政府三大行为体。这三大行为体若按理论构想中闭合式流通的有机内循环运行,则科学技术即可高效融入经济生产,成为发展的内在变量,拉美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很大发展,经济竞争力将得到极大提高。实际上,从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阿根廷、哥伦比亚、巴西等国都依据"萨瓦托三角"模式积极践行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试图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制度化。但在拉美部分国家的实践中,由于内动力不足,萨瓦托三角一直处于撕裂状态,跨国公司等外部因素的介入加剧了其不稳定性,导致拉美科技创新体制的脆弱与低效。尽管如此,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末的30余年间,作为拉美许多国家科技创新机制和战略构建的依据,萨瓦托三角模式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危机概述》,是一部论述拉美资本主义的专著,共四百一十四页,1983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维·沃尔斯基教授主编,作者都是苏联国内知名的拉美问题学者。本书是在苏联拉美所就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举行过数次国内外讨论会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近年来苏联拉美研究所研究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拉美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和问题王新禄进入90年代,拉美经济增长较快,但社会问题也日趋严重,因此近来拉美各界对现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展开了激烈争论。一方认为,现行模式已造成严重社会问题,应予废止;另一方则称,该模式已在拉美取得成效,虽有问题,但只要...  相似文献   

6.
论20世纪拉美城市化进程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20世纪拉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概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对拉美城市化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力图从现代化的角度反思拉美城市化进程中的成败得失,并结合拉美城市化的经验和教训,比较和分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城市化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本研究拉美经济发展问题的力作——读《拉美发展模式研究》韩琦拉丁美洲从19世纪上半叶就开始了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历程,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的地区,在其漫长的经济发展道路上,拉美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变化而发生了多次转换。认真研究拉美发展模...  相似文献   

8.
2005年拉美经济学科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按照经济学科确定的建设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发展目标,我们继续立足学科前沿、联系国内实际,加强对拉美经济的热点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一拉美经济学科当前发展的特点中国的拉美经济学科  相似文献   

9.
多年来,关于拉美发展模式和东亚发展模式的优劣成败问题,不少文章作过论述,其中不乏对拉美模式的批评和对东亚模式的赞赏。1997年,世界经济形势特别是拉美和东亚经济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拉美经济繁荣发展,呈现“一片艳阳天”,而东亚在经过长时期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关于这次“战后拉丁美洲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学术讨论会”的内容,同志们希望我们做个总结。我想,这个总结不能做,也无法做。今天,我只能讲点个人的想法,作为我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的补充。第一,有些同志提出“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的讨论,涉及问题很多,究竟战后拉美政治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潮流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主要潮流就是战后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抗强权、内争民主”的问题。因此,研究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一定要抓住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11.
2005年9月20日,古巴代表团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中联部、外交部、新华社、国际关系研究院以及拉美所等单位的50位专家和学者与会。古巴代表团访问拉美所是中国社科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古社会科学和社会发展研讨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古巴科技环境部副部长莉娜·多明格斯博士在拉美所作了题为“古巴社会科学研究:目标与优先点”的学术报告。古巴代表团于2005年9月18~27日访华,出席“第二届中古社会科学和社会发展研讨会”并进行学术访问。2004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率领代表团访问古巴,与古巴科技环境部签订学…  相似文献   

12.
很高兴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暨拉美形势研讨会 ,使我有机会同拉美使团的新老朋友和拉美学术界的各位同事们相聚。我曾经从事过多年拉美地区工作和拉美问题研究 ,在转向宏观领域近 1 0年后再次参加这样的会议 ,有一种归队的熟悉和亲切感。 1 0年后暮然回首 ,站在今天的世界看拉美 ,站在今日之中国看拉美 ,比过去站在拉美看拉美 ,又有了一些新的视角和感受。世界发展进程中的拉美 ,是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的地区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世界多极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中一支上升的力量 ,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推动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12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举办“当前拉美研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座谈会。人民日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拉美所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拉美所副所长江时学主持了会议。与会者就拉美政治、拉美经济、拉美国际关  相似文献   

1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为适应它同拉丁美洲国家恢复或扩大多边关系的需要,加强了对拉美问题的研究。到五十年代初,拉美问题研究开始成为苏联社会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拉美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不断增强和苏联同拉美国家关系的迅速发展,苏联日益重视对拉美问题的研究。一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对拉美没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十月革命胜利后,随着  相似文献   

15.
在今天,探讨90年代拉丁美洲的发展,联系发展理论的角度进行比较广泛的,根本的思考,至为必要。这是因为,从80年代初拉美爆发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危机所暴露的问题与教训来看,这不仅是一场债务危机或经济危机,而且是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至发展理论的危机。作为探讨90年代拉美发展问题的基础,需要考虑由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拉美发展思想的历史演变、发展理论的发展、以及拉美发展理论的更新诸方面。一、从经济增长理论到发展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人口发展趋势及特点徐英近几十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人口发展呈上升趋势,其发展速度很快。随着拉美地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并成为举世关注的重大问题。为了使人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这一形势,现将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相似文献   

17.
从90年代初的政治发展看拉美民主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90年代初的政治发展看拉美民主化问题刘新民自70年代末以来的十几年间,拉美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拉美的军政府都陆续实现了“还政于民”。绝大多数国家的权力交接是在正常情况下通过选举进行的;拉美经济也进入了深刻的改革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国家普遍建立起经济特区。60年代和70年代,经济特区在拉美得到长足的发展。80年代,它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拉美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有效途径。进入90年代,拉美国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普遍看好,同时,拉美各国遇到了外部资金来源和国际销售市场等方面的新问题。因此,90年代拉美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是当前拉美乃至第三世界国家中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它在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居第三世界国家前列。据拉美经委会统计,1981年阿根廷国内生产总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月11日,“2006年拉美国家大选及其政治走向”课题结项暨拉美大选的影响与左派发展问题研讨会在拉美所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民与会并发表主旨演讲,深刻分析了当前的世界格局和政治走向,拉美左派的发展对该地区形势的影响。现全文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