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进一步拓宽联系人民群众的渠道,我市于1998年5月向社会公布了市长热线电话,在市区主要路段设立了10个市长信箱,在市电台开办了《市长新闻热线——市情民意快车道》栏目。“市长热线”的建立,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一、领导重视。市委书记程三昌、市长刘炳旺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并办好“市长热线”工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市长热线”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部署。市长、副市长亲自批阅群众来信,经常召开协调会并深入实际协调解决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市长热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健全机…  相似文献   

2.
赖轩 《中国民政》2012,(6):60-60
为推行“网络问政”解决群众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开通“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580民政爱心服务热线”是利州区打造“24小时在线政府”保障困难群众生活权益的具体实践,该热线通过民政知识库系统,受理利州区城乡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五保供养、优待抚恤、自然灾害生活求助、婚姻登记、社会组织管理等20余项民政政策法规咨询求助。通过业务受理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 ,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 ,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 ,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 ,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日前,济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建国在第十一次全市民政会议上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新阶段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民政工作肩负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充分发挥民政在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民政事业发展,建立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话的普及,各种“热线”多了起来,如市长“热线”、消费者“热线”、举报“热线”、司法“热线”等。“热线”的开通,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群众排忧解难、了解信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有些多年沉积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在“热线”的“沟通”下解决了。“热线”,顾名思义就在一个“热”字  相似文献   

7.
吴洪彪 《群众》2012,(7):30-30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渠道。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社会组织建设,最大限度调动社会组织和社会的积极因素,让社会组织真正履行“润滑剂”、“减压阀”、“调节器”等独特功能,有效形成“中间协调层”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8.
《公安研究》2013,(12):84-84
马苹在《理论界》2013年第6期撰文认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必须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发挥党在社会管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重大作用,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调和矛盾缓冲作用,发挥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中的基础作用,发挥法治在社会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2,(11):64-65
连云港东海,这里因“水晶之乡”而享誉中外,也因诞生了纪检资源重组、信访代理制等社会管理创新经验而蜚声全国。2010年以来,东海县整合社会资源,在全省率先组建122民生热线,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县级应急指挥联动平台。短短2年多时间,民生热线共受理各类热线323127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走出了一条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10.
一些市政府开设的“市长热线”电话,现在逐渐“冷”了下来,与刚开通那一阵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很奇怪,信访部门每天都接待许多反映问题的群众,为什么专门用来让群众诉苦、说话的“市长热线”却变得冷冷清清了呢?  相似文献   

11.
应急管理机制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公益事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维稳大局,它必须通过日常行之有效的联动工作来体现其高效率的应急管理能力。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实现了由"110社会联动"到政府"应急联动"的转变。这种独其特色的110应急联动工作,既有效避免了诸如"市长热线"、"民生热线"等政府应急管理平台的重复建设问题,更有利于为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应急服务。实践证明,公安指挥中心是能够胜任政府应急管理中协调联动的特殊角色的。  相似文献   

12.
杨平 《人大研究》2014,(3):44-46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由社会管理格局到社会管理体制提法的变化,表明我们党对社会管理的认识更加深入、定位更加准确。可以说“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是对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全面准确的概括,五位一体的社会管理体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在社会管理领域新的成果总结,而且这五个方面是有机联系、密不可分的,有着自身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3.
许琳 《淮海论坛》2013,(2):37-38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重要经济发展指标。近年来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工作,王强市长在今年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中提出要坚持抓市场、促物流,把服务经济做得更活,王市长指出,要继续加快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档升级,在会上,王市长还强调要切实抓好商贸企业改制,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全国试点工作,同时着力抓好“12345”政府服务热线建设各项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王市长的讲话指出了邳州市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也对邳州市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落实民政部和上海市合作协议,真正为市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广播电台合作开设“直通990”栏目,为民生服务热线“一号通”的建立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一)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联手打造“直通990”广播节目,取得良好社会反响。2011年5月27日,上海市民政局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直通990”栏目正式开播。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服务的关注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最佳的管理方式是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通过强化社会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实效。”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现代民政工作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深入研究探讨“社会服务”这一概念的深刻涵义.  相似文献   

16.
从统一战线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分析社会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内涵,研究统一战线议政建言的渠道优势、人才荟萃的智力优势、协调关系的功能优势和联系广泛的资源优势,探索总结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经验和规律,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 ,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 ,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 ,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 ,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 ,倡导“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各有什么样的内涵 ,两者之间该有怎样的关系和联系 ,如何在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使“法治”与“德治”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以共同保障社会稳定 ,共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行进 ,就成为学术理论界应该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本刊组织编发几位学者的有关研究文章 ,以期引起学术理论界对这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8,(1):102-102
漳州市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负责办理漳州市本级、龙文区、常山开发区及中银开发区所辖城镇企业的社会劳动保险业务。作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联系广大群众的重要窗口,坚持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两个确保”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紧紧围绕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00%按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的中心任务,结合“三优”文明窗口建设,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