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梦青 《法制与社会》2011,(26):205-206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继续呈现数量上升、程度恶化和范围扩大的趋势,且具有明显的行业特点。发案部位除集中在基建、招生、物资设备采购等传统领域以外,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等"清水衙门"领域也出现职务犯罪现象。本文探析高校职务犯罪之顽症,全面剖析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探讨新形势下预防高校职务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高校职务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才常权 《河北法学》2008,26(7):103-107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管理上出现了新的问题,高校职务犯罪率正呈上升之势。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松懈、制度流于形式,给职务犯罪以可趁之机。要有效预防高校职务犯罪,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领导是重点。  相似文献   

3.
海南建省以来,各项改革事业深入发展,给大特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国家公职人员在发展海南特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职务犯罪现象也越来越突出了。从姜巍收受贿赂到李善有腐化堕落,从戚火贵索贿受贿到陈罗荣贪污挪用,从王德伟贪赃枉法到林深礼巨额财产来源不明,海南职务犯罪所涉案件的案数之多、级别之高、金额之大、影响之深,令人触目惊心。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腐败现象,它不仅侵犯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想坚决有效地遏制职务犯罪,一方面要大力惩治已发生的犯罪…  相似文献   

4.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职务犯罪也处于居高不下之势,且呈现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职务越来越高等新的动向。作为腐败的高级或者极端形式的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中的一大毒瘤,严重损害着社会正义,破坏着经济发展,腐蚀着政治廉洁。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和预防职务犯罪,已经成为执政治国的重要内容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当前职务犯罪及其新动向研究,揭示了职务犯罪的严重现状,并针对职务犯罪提出了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职务犯罪潜伏期是指职务犯罪主体从实施职务犯罪行为即发案到案发的时间跨度。职务犯罪潜伏期增长速度之快、增长幅度之大,亟需关注。深入研究其原因,认清其危害,及时采取有效遏制对策,是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李川 《法制与社会》2010,(12):88-88
近年来我国职务犯罪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的危害到国家的根本,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本文就职务犯罪问题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反腐败斗争中,必须高度关注职务犯罪。因家公务员在履行职务中实施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行为是最典型、最严重的腐败现象,司法腐败尤为重要。纵观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历朝历代的衰亡都与官吏丧失道德、滥用职权、贪污渎职等有直接联系。“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在我们党执政情况下,职务犯罪作为腐败现象的极端表现,其最终指向国家政权的核心,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它破坏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职务犯罪逐渐成为国家政治领域的严重问题。尽管反腐败的声势一浪高过一浪,关于职务犯罪的相关立法几经修改,刑罚之严厉程度有增无减,但是我国的职务犯罪非但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呈现日渐蔓延的局势,职务犯罪的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犯罪规模越来越大,"窝案、串案"成了一大特点,对国家的法治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的各项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但由于监管制度的相对滞后,高校职务犯罪问题也凸显出来,甚至影响到高校稳定健康的发展,防控高校职务犯罪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确保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我们对天津市近五年来高等院校职务犯罪情况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力求发现高校职务犯罪的特点,寻找  相似文献   

10.
职务犯罪“侦防一体化”机制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社会条件下,职务犯罪现象具有了更强的抵抗力。单纯的打击已无法根治职务犯罪之源,而缺乏针对性的职务犯罪预防也无法焕发其应有的活力和生机。“侦防一体化”机制立足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具体的职能要求,将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与预防部门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实现两者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强化了打击职务犯罪的力度和预防职务犯罪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增多,犯罪案件泛滥成灾,切实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存在高校权力的失衡与专断的人治化,缺少权力制衡与自治的法律化;存在高校管理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缺少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存在高校廉政教育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缺少职业伦理化与具体化。重点提出以高校管理专业化,高校后勤、基建及采购社会化,高校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化,来重构我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使高校回归净土。  相似文献   

12.
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的重点.而涉农职务犯罪案件多发严重破坏了党的“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进程。笔者结合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情况,对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职务犯罪的特点、发生的原因分析入手,立足于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及职能,寻找和认识职务犯罪的客观规律,目的在于积极探索治理腐败和职务犯罪的治本之策,提出建立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新机制,以期能在研究职务犯罪预防的过程中提升相关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从源头上遏制和防范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4.
所谓高校职务犯罪是指高等院校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的各种犯罪行为。高校职务犯罪既具有我国整个职务犯罪生成的共性,但更具自身生成的典型性。通过数据分析方法定性研究近5年来高校职务犯罪案件,总结其典型生成特征,蹦期提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5.
涉农职务犯罪对农村经济秩序、社会稳定和政府公信力均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增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增加了阻力。近年来,辽宁省涉农职务犯罪呈上升趋势,有主观原因,而农村基层组织管理混乱和监督漏洞是导致犯罪高发的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当前,涉及职务犯罪存在教育失之于虚、制度失之于缺、管理失之于疏、民主失之于弱几方面误区,需构建涉农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现象增多,犯罪案件泛滥成灾,切实加强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迫在眉睫.本文通过阐述目前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存在高校权力的失衡与专断的人治化,缺少权力制衡与自治的法律化;存在高校管理的市场化与行政化,缺少教育科学化与专业化;存在高校廉政教育的抽象化与形式化,缺少职业伦理化与具体化.重点提出以高校管理专业化,高校后勤、基建及采购社会化,高校预防职务犯罪法律化,来重构我国高校预防职务犯罪制度,使高校回归净土.  相似文献   

17.
高校系统职务犯罪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是高校系统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办学收费、基建和物资采购、招生等环节是高校职务犯罪的高发区,包括管理、监督、廉政教育在内的体制、机制、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是高校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遏制和消除高校职务犯罪必须致力干建立一个有效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18.
申剑  朱礼松  叶玉秋 《犯罪研究》2001,(4):16-21,15
职务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中国目前的职务犯罪现象非常突出.本文认为应从三个层面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一,事前预防,即建立完善缜密的法律、法规,从制度上预防职务犯罪的发生;其二,事中监督,即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过程加强监督,预防职务犯罪;其三,事后惩治,即一旦有职务犯罪发生,则以重典治之,予以严厉打击.要做好上述工作,则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预防职务犯罪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陈洪 《特区法坛》2005,(1):11-14
职务犯罪,是一种严重的渎职行为,是当前腐败现象的集中体现,它严重地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党和政府的威信受到严重损害,危及政权的稳固,同其作斗争,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历史任务。本文以对职务犯罪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提出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20.
乡、镇(苏木)党委、政府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和政权基础。乡、镇(苏木)基层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严重损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了干群关系,给广大干部和群众带来了诸多的消极影响。近年来,兴安盟两级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170起职务犯罪案件中,乡、镇(苏木)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就有80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