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城初春     
春天,小城的风一天比一天暖,在严寒渐退的时候,吹到人的脸上,如同一个轻轻的吻。这就是诗里所说的"吹面不寒杨柳风"吧,但杨柳还没有绿。天空仍旧会时不时地灰起来,却多了几分明亮的色调,不再沉沉地给人压抑,感觉那是在酝酿一场清新的春雨。树的梢头,隐隐地有了初春的消息,如梦似幻。仔细去瞧,又似乎还是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在理论界已经讨论很久了,现在民法典在立法上正一步步走向实现,对于很多支持制定民法典的法律人和其他各界人士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民法思想启蒙晚,根基薄弱,这都为民法典制定产生了障碍,但制定出一部好的民法典就好似春天播下一粒希望的种子,时节来临它就会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给法治的大地带来一片绿。  相似文献   

3.
名片人生     
由于工作上的关系,我积攒了不少名片,这些名片五花八门、各式各样,色彩纷呈、妙趣横生。有的名片印着彩色人头像,让你一看名片就想起对方的音容笑貌;有的名片印上两只相握的手,表示握着您的手永远是朋友;有的印着美丽的风景,给人一种清新雅致之感;有的还印有自己的座右铭,表明自己的处世哲学等等。  相似文献   

4.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中国律师又迎来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46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中国律师制度经过建立、废除、重建的一波三折后,终于又出现了今天蓬勃发展的局面。翻开崭新的日历,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在进行突破性的改革之后,也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迎接自己的十岁生日。作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会刊,《中国律师》也将披着清新的春风,与全国律师及广大读者一道,迈开春天的步伐。岁尾年头,最易动人情怀。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激动的话语拥挤在抖动的喉头,终于爆出一句:祝福春天!在祝福春天的日子里,我们不禁要向全国广大读者作一番…  相似文献   

5.
断裂     
大约是找到第六个人,老刘才找到这里。真难找,这片住宅小区楼群鳞次栉比,道路弯弯曲曲,仿佛是一座迷宫般的花园。北京,象这样神秘的小区很多。老刘一向住惯了四合院的旧平房,对这种新款住宅小区研究极少,无奈上高中的女儿讥笑父亲“整个儿一书呆子,迂腐透了!”无怪老伴儿埋怨,一家四口儿还挤在一间半房子里,实在太不方便。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上初三的儿子敢穿三角裤衩光着脊梁在凉席上睡觉,女儿却连裙子也不好意思脱,捂得身上一片片痱子。大儿大女时间长了真不是事儿!可是在北京弄套房子真难。老刘所在的小出版社五六年分不了…  相似文献   

6.
又是一年春草绿一盼望着,盼望着,春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燕子轻盈地在湖畔的垂柳间穿飞,三月至的小雨牵动着人们的丝丝春情,粼粼的湖水散发着解冻的凉意。小雨过后的湖面悠悠然变成了舞池,划动的小船翩翩然走起了洒脱的舞步。婉转的歌声自樱桃的嘴唇吐出,向心头灌注着醉人的芬芳。明丽的阳光敲打着门窗,心情随着暖融融的曲调在花间飞舞……春天来了!春天里,我们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触摸着春天的脉搏,呼吸着春天的气息,聆听着春天的脚步……曾经多灾多难、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祖国又走进了新中国的第50个春天;曾经饱受骨肉十…  相似文献   

7.
冉刚 《中国监察》2014,(2):60-60
在过去的一年里,金砖国家俄罗斯、巴西、印度和南非顺应人民期待,健全反腐败法规制度,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严惩腐败分子,给国内廉政建设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漫雯 《公民与法治》2010,(16):52-52
这样的雨下了很久,我的心也没有边际地飘了很久。上班不再骑车,撑一把“天堂伞”一个人走在路上。觉得商家真会起名字——天堂伞,多美的名字。早晨的风柔柔的,有一丝秋天的凉意。空气非常得清新。晚上的雨景在路灯的照耀下是那样的美,红的、黄的、绿的,加上汽车的灯光与之相交,好比七色的彩虹,透过灯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雨落下时的惬意。  相似文献   

9.
虚惊     
“您是张局长吗?我是计委老王!”“什么!纪委?”张局长心里不由咯噔一下。纪委?纪委找我会是啥事呢?莫不是我的那些事被什么人捅到纪委去了?一时局长心里七上八下,心跳加快,以致手里的云烟掉到了文件上还不知道,竟把文件烧了一个窟窿。不会,绝对不会!我收的那些东西一无证人,二有发票,而目一件件都是神不知鬼不觉的,可谓“天知地知我知”,不会出纰露……莫非是……糟了,肯定是那个要我给他儿子转合同的老李头,当时他给我那个红包时,就很是不情愿张局长心里一阵紧似一阵,突然两眼一黑,脑子一片空日,什么出不知道了——…  相似文献   

10.
永远的思念     
陈子玉 《中国监察》2008,(15):63-63
清明时节,鲁西南的田野一片翠绿。在山东省郓城县监察机关恢复组建二十周年之际,我和同事们相约来到监察局首任局长房灵臣的墓前,缅怀这位累倒在反腐倡廉工作岗位上的好班长、好兄长。墓前的小柏树长高了,我们默默地在心里和兄长说着话,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追随清风     
小时候,乍暖还寒的初春,从阳光和煦的田野,徐徐飘来油菜花的芬芳,伴着湿润的泥土味,带着青草嫩芽的清香。我惊喜得一把脱去沉甸甸的冬装,迎着春天的气息和进田野。于是,我第一次认识了清风,知道清风来自春天的田野上。酷暑的夏日,空气沉闷得令人窒息,我登上屋后高坡树荫里寻找清风,在丛林枝叶的微微颤动中,她来了,带着沁人心脾的清凉。于是,我看见了清风的颜色,她像嫩叶一般翠绿。走进课堂,在书本、老师那儿,我认识了朱自清、鲁迅,知道了李大钊、毛泽东,懂得文坛、政界有清风。怀着追随清风的期望,我走进工厂、走进军营…  相似文献   

12.
对许多中国人来说,挪威是一个远在天边的国度。去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被派往挪威作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有幸踏上这片土地,去感受、去触摸一种不同于中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有朋友问我:你对挪威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凝神片刻,脑海里浮现出多幅画面:身着传统服装的男女老少欢庆国庆节的情景;悬挂有历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肖像的诺贝尔学院;对人权和环保问题兴趣浓厚的一张张面孔;酒吧里人们饮着酒、聊着天的那一份悠闲;夏天里时常可见的街头音乐表演;维格兰德公园里以人的一生为主题的系列雕塑;私家庭院中缀满枝头的苹果、…  相似文献   

13.
绿院如家     
我喜爱绿色,尤其喜爱青青的绿草,更向往一望无垠的绿色草原。检察院的院中就有满园的绿草。入得院来,扑面而来的是纤尘不染的绿色草坪。绿草簇拥中,一座高八层的大楼耸立在东西配楼之间,这是河南省开封市检察院自1978年恢复建院以来首次更换的办公大楼。总喜欢静静地立在草地的石径上,用眼睛和心去想象着、感受着身边这实实在在的纯净的绿。在我的印象中,尽管季节一遍遍地轮回,而院子里的绿却仿佛是永恒的,年复一年地净化着空气、纯洁着人的灵魂。春天的时候,新鲜的微风吹醒了长青树下淡淡的、暖暖的绿意,很快地、嫩绿的毛茸茸的小草像经过…  相似文献   

14.
讽刺与幽默     
上车的人真多,我付了钱,一直往里找了个位子坐下,车行半路,女售票员走到我面前要我买票。我说:“我买了票的,”她盯着我看,“你买了票,票呢?”,刚,刚才人多,你来不及给我撕票,“不可能!你年纪轻轻的,逃什么票?被票呢!”真 有理说不清,我很不情愿地掏出钱来。  相似文献   

15.
大片的土地,再也长不出绿油油的庄稼,再也结不出沉甸甸的果实,面对沟壑纵横的土地……中原——焦作,是一片富饶的土地。逢到丰收时节,湛蓝的天空下,便是麦浪滚滚闪金光,棉田一片白茫茫,收获的喜悦溢满农夫里黝黝的脸膛。无怪乎大经济学家于光远喜滋滋地感慨:不到焦作,不知中原富!但是,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有一天,一位农夫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野里耕作,忽听“呀”的一声,儿子抬头望时,农夫竟消失在地平线上,踪影全无。有一天,农夫带着他心爱的耕牛正在犁地,瞬间,耕牛恰如“泥牛如海”。有一天,贪凉的农夫顶着清亮亮的月光,…  相似文献   

16.
时常有人问我:“你初中毕业后就务农了,做农做了二三十年.何以会成为一名专职律师?”此时,我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三地浮起一条小牛的形象。1982年冬,我参加县里组织的制种队到海南岛崖县荔枝沟公社落笔。队搞杂交制种。初到海南,我们对南导风光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不用提高耸苗条、硕果累累的椰子树和伸展着3大叶片、散发着清香的蕉林对我们不吸大的吸引力,就是那田野里成群全队自由自在的水牛,也使人觉得亲鲜。我们是皖南山里人,黄牛见得多水牛见得少;只见过牛放山,未见过牛放田。“这么多牛,没人看着,怪事,都分打架!”不…  相似文献   

17.
执法花絮     
警察也发火儿 一个仲夏夜,有男女二人闯进派出所。 他们脸红脖子粗地吵着找管片民警,当值班员告知未在时,女人不知何眼力,一把将我从人堆里拽出来:“就请您给评个理吧!” 尽管我不认识这二位,但是被人信任,也使得我责无旁贷地应下来。可没容我开口问缘由,这二人将我夹在中间,鸡争鹅斗地“掐”起来。无奈何,我只得高声喝令:“都住嘴,有话慢  相似文献   

18.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纪委、监察局监察处处长刘永贵,8年来与其他同志一起,凭着对党的一片忠诚和对纪检监察事业的满腔痴情,日夜奔波于反腐倡廉的战场,查处60多起违法违纪案件,树起了纪检监察干部的高大形象。“当监察官,哪能怕这怕那”刘永贵办案遇到不少硬茬子:有的半路堵截谩骂,有的打电话恫吓,有的以送炸药包相威胁。对这些,刘永贵总是淡然一笑:“当监察官,哪能怕这怕那!”1990年10月,刘永贵负责调查某执法机关干部王某某受贿案。王在大量证据面前仍抱有幻想,央求刘永贵:“我还有一年多就退休了,放我一条生路吧…  相似文献   

19.
人有的时候会想这样的问题,我是谁?其实这是人的一种自我反思,或者也可以说,是人在给自己进行一个定位。答案可以非常丰富,但是我想,可能每个人的答案都和他的职业有关联,一个人是干什么的,一个人一生在干什么。我,是一个律师。我是杨仲凯律师,这个概念模糊而又具体。我心目中的律师是怎样的,其实也可以归纳为,我,对自己怎样去要求,自己的人生怎样延展,怎样活下去。在想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本真的我和作为一个律师的我,撕裂成为两个人,一个是思考者,一个是游走在时光里的践行者,这种自我的要求,让两个我互相成为镜子,相互对照,试图达成一种完美的统一。我想,完成“我心目中的律师”的命题,叙事可能远比论说生动,不如就写一段往事吧——  相似文献   

20.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