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罗斯国家杜马选举尘埃落定,其结果确保普京国家治理模式的延续。今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仍会保持较高水平。大力推动中俄经贸合作、增进双方更加广泛层面的理解和互信.仍是中俄双方今后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2010年11—12月)11月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视察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这是俄国家元首首次视察俄日之间存在争议的岛屿。11月2日俄开始向阿富汗内务部无偿提供射击武器和弹药。11月3日由于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在国会选举中  相似文献   

3.
卡尔德龙在争议中赢得大选,从其民意基础不强及国家行动党并没有控制国会两院这样的选举结果来看,卡尔德龙领导的将是一个“弱势政府”。这种弱势地位将直接掣肘其对外政策的推行。卡尔德龙的外交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经济性的特点。移民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是评判卡尔德龙外交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与拉美左翼政府的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卡尔德龙外交政策的一大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4.
即将于2008年举行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广受世界各国关注。俄国内政治生态将对此次总统选举产生直接影响。无论是就民意的偏好、政党格局的出新、精英层的嬗变等各个方面来看,由普京总统所主导的2008年总统大选的整个程序正在上述各要素的互动中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2008年选举还对俄政治格局的继续演进和俄西方关系的可能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关系将有望保持其延续性和稳定性,出现有利局面,但不意味着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会是一个不需要任何努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5.
2018年9月23日,马尔代夫举行总统大选,反对党联盟的民主党籍候选人萨利赫凭借温和的"中间路线"战胜执政党联盟的进步党籍候选人亚明,当选为新一届政府总统。此次"缺陷民主"背景下的选举角逐激烈,导致国内政局持续动荡,选举结果不仅是国内国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最终结果,也是马尔代夫政治转型促进民主进程的现实反映,将直接作用于马尔代夫新政府政策走向,进而影响中马关系、大国外交和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中国需要妥善应对,继续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开创中马关系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4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于11月7日举行。今年的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一次大选,也是1960年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选举。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布什在大选前的多次民意测验中交替领先,在选举日,戈尔获得1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的共262张选举人票,布什获得29个州的246张选举人票。根据美国宪法。总统候选人必须获得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因此谁赢得了尚未统计完的佛罗里达州的25张选举人票谁就当选下届美国总统。但由于两位候选人对佛州的计票结果发生严重争执,并发展到法庭诉讼,致使新总统难产。究其原因,还得从美国的选举制度谈起。  相似文献   

7.
安倍内阁提出“有主张的外交”的新理念后,日本积极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出台“亚洲通道计划”、“自由与繁荣之弧”、“价值观联盟”等一系列新举措。然而,这并非日本改变其以日美同盟为主的外交基轴,而仅仅是日美同盟战略框架内的政策调整。日本对欧、对俄的基本外交政策也不会改变,争取“入常”仍将是今后日本外交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大选后美国外交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什总统竞选连任,共和党控制白宫并获得参议院、众议院、州政府和州议会的多数席 位。这种难得的优势地位,将使布什政府推行更加强势的外交政策。布什政府下一任期 外交政策取向必将对国际局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5月7日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正式宣誓就任俄罗斯联邦第三任总统。当天,他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名由弗拉基米尔·普京担任政府总理。5月8日国家杜马以392票赞成、56票反对通过了普京出任俄罗斯总理的提名。随后,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正式任命普京为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0.
在2006年巴西大选中,为争夺总统职位而进行的政治较量不仅使各党派的主张得以展示,国家的形势也因此更加明朗:政党政策趋同现象明显,劳工党左派特点并不凸显;巴西的反贫工作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与此同时中产阶级的经济地位却在下降。卢拉第二任政府的政策走向是:在经济方面将致力于经济快速增长,但对其制约条件难以克服;在对外关系方面将执行既定政策,强调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关系,树立其发展中国家领袖的形象;中国与巴西关系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在叶利钦总统去职和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新总统之后,中俄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过去十多年两国关系为今后两国关系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对两国关系的未来展望又对当前双边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中俄关系的共同利益基础没有发生实质性的重大变化,中俄在战略上仍然互相需要,良好的双边关系既符合双方的现实利益,也符合双方长远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2.
缅甸大选后的外交形势及其政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缅甸举行了20年来的首次大选,这是缅甸国家政治转型的一次重要契机。对于缅甸大选结果及新政府的建立,东盟邻国、周边大国和西方国家反映各异.但即使是长期与缅甸对立的西方大多数国家也对大选有了一定程度的认可。未来。缅甸执政当局仍将面临各种政治势力和国内国际局势影响下重新洗牌、西方国家继续施加压力和制裁而出现的不确定性局面。中国和缅甸长期以来建立的密切关系也将因西方国家不断对缅甸的威逼利诱经受考验。  相似文献   

13.
凭借着延续的竞选口号,劳工党总统候选人迪尔玛.罗塞夫赢得了2010年巴西总统选举,未来的罗塞夫政府在内政外交政策上可能会与卢拉政府保持较紧密的延续性,但同时也可能实施部分的政策调整,如提高投资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税收、扩大社会政策规模等。卢拉执政8年为罗塞夫留下了不错的遗产,但在后危机时代和后卢拉时代,罗塞夫政府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如巴西发展过程的历史难题、国内政治力量对比所产生的变数、国际新格局下的外部挑战等,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将决定罗塞夫政府未来4年的执政效果。  相似文献   

14.
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致力于赢得第16届大选,成为国大党的可行替代者。为此,印度人民党综合采取了巩固印度教徒选票仓、以经济治理吸引选民的选举战略,最终以赢得议会绝对多数席位而取胜。5月26日就任的莫迪政府将依托其竞选纲领制定执政计划,刺激印度经济发展,保护和推广印度教文化,奉行国家利益至上的实用主义外交路线将成为新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印度大选及新政府政策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国大党在大选中胜出是由经济、政治、族群政策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新一届政府的内政、外交以继承前一届政府的政策为主。内政主打经济复苏和强化安全。外交则在体现延续性的基础上会发生一些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6.
王世达 《和平与发展》2009,(5):19-22,28
阿富汗战争已持续8年,然而阿富汗的安全形势仍不见好转。阿富汗大选结果即将揭晓,现任总统卡尔扎伊有望连任。未来的阿富汗,维护稳定的任务将十分艰巨,塔利班势力强劲反弹有可能直接威胁新政权,美国继续实施“阿富巴”新战略未必能迅速改善阿富汗战局。  相似文献   

17.
梅德韦杰夫任总统后,俄罗斯以总统为核心的政权体制基本未变。由于普京出任总理,政府的作用和议会的权力得到加强,俄原先的“强总统、弱议会、小政府”的权力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但俄罗斯不会形成两个权力中心,“梅普组合”将推动俄罗斯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3月26日举行的俄罗斯第三届总统选举一锤定音,普京以52.94%的遥遥领先的支持率当选俄罗斯新总统。久加诺夫获选票29.34%,位居第二,亚夫林斯基获5.84%,名列第三,图列耶夫获3.02%,名列第四,其他候选人的得票率均在3%以下。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美国大选在即,经济问题仍将是选民的首要关注点。美国的政治版图和力量格局正在经历新的调整,党派政治分裂的局面难以改观。这种政治生态中的两极化与选民期待的“超越党争”的大选气氛相互交织,将会对美国政府的未来政策以及美国对外关系走势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冷战后,老挝外交政策表现出四个特点:由政治外交转向经济外交;重点发展与越南、中国等传统友好国家的关系;从地缘政治考虑,参与并扩大与东盟各国的合作;转向"全方位外交",增进与各大国的交往。今后老挝外交政策将围绕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安全维护、地位提升等方面展开,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