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刘炽接过歌词,轻声念了起来:“祖国啊,我的母亲,我的女儿,离开了你温暖的怀抱,战斗在朝鲜战场上。在我们的身后,有强大的祖国……”“不行,不行,…  相似文献   

2.
1 电影《英雄儿女》及其“风烟滚滚唱英雄”的插曲,充分展示了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顽强不屈的英雄品格。电影中的主人公王成,只是千千万万个志愿军英雄的化身。当年,在朝鲜战场上,这样的英雄,可以说是无计其数,有的存活下来了;有的牺牲了,甚至连他们的姓名也无从知晓。 那是1953年6、7月间,我志愿军对美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我所在的46军136师406团参加了第三次攻打由美军陆一师盘踞的马  相似文献   

3.
正故事片《上甘岭》是第一部表现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电影。影片成功再现了志愿军战士的英勇形象,将战争的残酷场面真实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其中的插曲《我的祖国》更是脍炙人口,半个多世纪以来久唱不衰,成为电影音乐中的艺术精品……  相似文献   

4.
正歌曲《我爱你,中国》是电影《海外赤子》的插曲之一,发表于1979年,随着电影《海外赤子》的公映,风靡全国。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国家政治环境、经济形势的日新月异,使人们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向往。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回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归侨人数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羊鸣──“小羊咩咩叫”,“声音”不怎么响,可他的曲作品却享誉全国:歌剧《江姐》、《忆娘》;歌曲《我爱祖国的蓝天》、《我幸福,我生在中国》、《让军旗告诉国旗》、《为人民服务》、《兵哥哥》……在近50年的创作生涯里,他始终置身于火热的生活当中,反映时代,歌颂战士,表达战士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陈虹──虽然是位不为人熟知的词作者,但十几年的辛勤耕耘,收获也颇丰:音乐剧《西施》、《新白蛇传》;电视剧《霜月红似二月花》、《红否出墙记》、《小镇风流》的主题歌和插曲;歌曲《英雄》和《手拉手,祖国更美丽》曾获1997年…  相似文献   

6.
正《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新中国首部少儿故事题材彩色影片《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备受广大少儿喜爱。这首歌曲由刘炽作曲、乔羽作词,创作于20世纪50年代,旋律优美、动听欢快、脍炙人口,歌曲写意了新中国少年儿童泛舟北海欣赏美丽自然风光和享受幸福生活的情景,抒发了长在红旗下的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这首儿童歌曲  相似文献   

7.
电影《英雄儿女》背后的故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烽烟滚滚唱英雄……"一曲《英雄赞歌》唱遍全国,《英雄儿女》——志愿军英雄战士王成、女文工团员王芳、军政治部主任王文清,老工人王福彪等一个个鲜活感人的形象,深深烙印在全国人民的心中。电影表现了祖国儿女在朝鲜战场上发扬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的豪迈气概和我军政治工作的强大威力。作为朝鲜战场上我军政治工作指挥员、王文清原型人物之一的王直老将军,深情讲述《英雄儿女》背后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8.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新中国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乐于为孩子们写歌的他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9.
黄继光、邱少云……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为了祖国、为了世界和平,英勇牺牲在朝鲜的土地上。50年后,一位老人含泪讲述《我护送英雄遗体回祖国》的经历。  相似文献   

10.
《大众电影》(2006年第8期)发表了一篇题为《〈董存瑞〉:“真实”创造的经典》的访问记,称没有人亲眼看见董存瑞托起炸药包的情景,这一英雄壮举完全是事后根据一些蛛丝马迹推测出来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篇访问记立即引起董存瑞生前战友及一些教育专家的质疑,许多人看到此篇歪曲史实的文章后,誓要为英雄正名。驻吉林省延吉市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官兵们更是个个义愤填膺,希望《大众电影》能够尊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写下的历史,到英雄所在部队和英雄遗像前道歉。据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政治部主任徐学泉讲,《大众电影》文章刊出后,他们在部队官…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为了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两周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上甘岭>.尽管片子已经拍出来了,但导演沙蒙心里却并不感到轻松,因为这部影片的插曲还没个着落.情急之下,他与林彬、曹辛合几个同事费了好几个晚上写了一首<我的祖国>,找到了曾创作歌剧<白毛女>的作曲家刘炽说:"这是我们为影片<上甘岭>写的歌词,请你务必尽快为它谱好的曲子,这部片子就等它呢."  相似文献   

12.
你可能不熟悉他的名字,却可能熟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车》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为传唱的苏联歌曲,熟知《友谊地久天长》、《草帽歌》等韵律悠扬的外国电影插曲,熟知《手拉手》、《说你说我》等音调优美的现代歌曲。尤其是那些优美的苏联歌曲,过去我们的父辈唱过,今天我们和  相似文献   

13.
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影响了我的一生.几十年后,我还记得电影里的插曲歌词:“挺起了胸膛向前走,天空、树木和沙洲!崎岖的道路,喂!让我们紧紧地手拉手……”这部红色经典影片,曾经令那个时代许多有志青年热血沸腾,像女教师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那样,把花样年华奉献给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正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新中国的第一部儿童彩色故事片《祖国的花朵》,导演严恭请刘炽为影片作曲,他爽快地答应了,因为他乐于为孩子们写歌。7月的一天,天气晴朗,颐和园的蓝天碧波、绿树红墙格外明媚。导演严恭、苏里带领影片摄  相似文献   

15.
《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保卫黄河》、《祖国不会忘记》、《祝福祖国》……这一首首经典的红色歌曲,就像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一首首催人奋进的英雄史诗,给人们带来一场完美的视听盛宴,让人们抚今追昔,激动不已。这些由省直机关合唱团带来的经典红色歌曲拉开了我省“爱国歌曲大家唱”合唱比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6.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4,(12):39-41
半个多世纪前,随着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放映,其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风行全国。当时正是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部电影和这首歌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17.
张小芳 《党史文苑》2013,(10):48-50
《谁不说俺家乡好》是一首有着浓郁山东地方特色的歌曲。作为20世纪60年代电影《红日》的插曲,它不仅为这部电影锦上添花,而且随着岁月的流逝.尽管这部电影早已被很多人淡忘了。但这首歌被视为山东新民歌一直广为传唱。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影《铁道游击队》的公映,山东枣庄抗日壮士扒火车、炸桥梁、杀日寇、除汉奸的英雄群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出了铁道游击队员抗日杀敌的豪迈情怀。  相似文献   

19.
白又胧 《党课》2009,(8):104-108
“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首歌,电影《阿里山风云》里的插曲:《高山青》。  相似文献   

20.
正每当电视台播出《钢铁战士》《南征北战》《吕梁英雄》《中华儿女》等拍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优秀经典影片时,就会想起我第一次看电影时的情景。那是1951年8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派出南方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武宁,当晚在老县城万寿宫内放电影表示对老区人民的慰问。银幕上播放新闻纪录片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扫国民党部队壮烈场面的镜头时,观众不断报以热烈掌声,表示对英雄的人民解放军崇敬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