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读善良     
张魁兴 《学习月刊》2014,(17):53-53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善"字很讲究,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善良是褒义词。然而,善良在发展中也衍生了另一种含义,对他人的虚假称赞。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这是我国国力增强之后,对于未来发展抱有更高的期望及要求,这无疑是一种进步。  相似文献   

3.
王宝森案引出的话题王锦春若让王宝森"自律"如同世界上觅不到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一样,使芸芸众生皆能效之的道理似乎也不存在。依稀记得某节目主持人在谈到婆媳关系如何相处时,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这是跟善良人说的,太刁的婆婆和泼辣的儿媳妇不在其内。"我佩服...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梦"的实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华儿女的共同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正确理解"中国梦"的实质,对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激发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感、使命感。  相似文献   

5.
三种人     
木心在自己的《1989-1994文学回忆录》中说:人分三种,一种是伟大而又善良的,比如苏格拉底。一种是善良而不伟大的,比如我们大多数。第三种是伟大而不善良的。  相似文献   

6.
论邓小平的政治忧患意识葛洪泽居安思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句古训,而政治忧患意识则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特色。几千年来,我们民族无论处于发展的顺境还是处在生存的逆境中,无数哲人贤士莫不具有深刻的政治忧患意识.从前人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到今人的"中华民...  相似文献   

7.
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对“道德的最高原则”的探究是经由对“善良意志”这一个概念的设定和分析而展开的。通过对无条件的善的东西的探寻,康德发现了善良意志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自己道德哲学的基石。责任(职责)是康德为了厘清善良意志的本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出于责任的行为作为善良意志的一种体现,仅仅是就人类意志而言的。在康德的道德哲学中,善良意志作为一切道德判断的最终价值来源而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责任如同善良意志得以在人类的行为中体现自身的桥梁,从而使得对人类行为的普遍的道德判断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凝神聚气、强基固本"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地位作用所做的高度概括,这一概括,精辟地揭示了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可取代的根本意义。 今天,中国人正在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这一奋斗过程中,并不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我们还可能遇到很多新的困难和考验,所以,最需要的就是一种能够“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民族共同价值观来支撑和激励。  相似文献   

9.
丁媛 《奋斗》2014,(12):22-22
"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赋予当代文学工作的重要使命和时代任务。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着方向,实现梦想的道路崎岖又漫长,在这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明确了文学工作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即"让文学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正能量,作家创作时需要增强主流意识,发出中国声音",使文学之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先后指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对它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些论述,揭示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丰富了"中国梦"的精神文化内涵。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不仅需要物质意义上的家园,而且需要精神意义上的家园。  相似文献   

11.
太行浩气传千古──左权抗日征战记王步尧编者按: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族入侵第一次以彻底胜利载入史册。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伟大胜利50周年,本刊从今年第一期起特辟"悲歌洞庭"和"三湘忠魂"两个系列专栏。...  相似文献   

12.
"根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中具有重要作用。运城市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具有大量中华民族先祖活动的遗迹和民族文化的渊源,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运城市在构建民族凝聚力工程中必然具有"根祖文化"的特色。因此,组建以"根祖文化"为特色的组织协调系统,大力发展以"根祖文化"为标志的旅游企业等,必然成为运城市实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工程的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13.
《福建党史月刊》2009,(10):59-59
妈祖,原名林默娘,是北宋时期福建莆田的一位善良女子。她在短暂的28年人生中,救助海难、扶危济困,无私无畏、护国佑民。林默娘羽化升天后,民间尊她"妈祖",誉其"海上女神"并于湄洲岛上立庙奉祀。  相似文献   

14.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几句话非同小可。用什么引导社会?用什么教育人?用什么推动发展?建设什么样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这是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刘月季,一个人人爱管她叫"大姐"的普通农村妇女,以她勤劳、善良、坚忍、宽容的品德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式的妇女形象,引起观众强烈反响。这是不久前在央视一台播放的电视剧《戈壁母亲》的主角,在艺术形象上很有典型意义,她是千千万万个中国母亲形象的缩影。看完  相似文献   

16.
杨庆存 《党建》2014,(1):53-54
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毛泽东的词作《沁园春·雪》,气势磅礴、境界高远、艺术精湛,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相结合的典范。时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再次细细品读这首词作,不仅深切缅怀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新中国建设开创的丰功伟绩,而且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有重要启迪。《沁园春·雪》以"雪"起兴,写所见所感。首句"北国风光"交代区域地点。次句"千里冰封"以静景点明季节时间",万里雪飘"以动景渲染气氛  相似文献   

17.
日前湖南省委公布了"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湖南精神",这既是湖南人民共同精神气质的高度概括,也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湖南表达",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这一话题成为近年来最为热门的公共话题之一,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成为我们探索"中国梦"深层次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中国梦"的提出同中国发展的现实定位及历史传统是密不可分的,中国梦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曾经辉煌民族的再次觉醒,它更是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对自身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乐于助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景象,这虽然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导致的短暂社会现象,但也应该引起我们对社会公德和法律冲突的思考,积极探索"扶老困局"的消解路理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次跨越历史、面向未来的赶考—— 根据党的十八大部署,2013年6月以来,党中央在全党范围内分两批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解决"四风"问题。这是写在党的建设史上的新的时代篇章,必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