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到德国古典历史哲学,“市民社会”发生了从“建构”到“批判”的历史性转折.马克思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继承与批判,马克思认为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把黑格尔倒置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重新颠倒了过来,用现实和历史的视角,深入到社会物质生产关系层面深化了市民社会,马克思对“市民社会”予以了完善的科学概念并形成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阐述市民社会的理论体系.然而,各个时期对于市民社会理论的探索却奠定了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基础.最初,“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在探究黑格尔法哲学时继承了的黑格尔的一个词汇.随后,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对市民社会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的探索,马克思奠定了他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基础,最终,随着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不断成熟,唯物史观也最终得以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是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市民社会一词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频繁出现,具有重要价值.界定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概念,并研究分析马克思与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关系,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中蕴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作为一部过渡性作品,是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转变的重要路标,这部手稿所绘制的马克思自身思想新飞跃以及同黑格尔理论交锋的图景背后蕴含了复杂的显性和隐性等多重线索。马克思对黑格尔逻辑神秘主义的批判凸显了其一般唯物主义的哲学立场,对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分离的历史性变化的考察使其进一步转向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对市民社会经济性质的初步揭示也构成了其实现无产阶级立场的转变、开启新的研究方向的先在契机和直接问题意识。正是由于这种最初的理论尝试,被思辨哲学家所忽视的市民社会才开始进入马克思的研究视域,进而为马克思真正超越唯心主义的理论局限、踏上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征途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是他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形成的,市民社会一词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频繁出现,具有重要价值.界定马克思市民社会的概念,才能进一步研究其中蕴含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市民社会概念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这一理论经历了前西方市民社会,即政治共同体社会与私人领域两种状态,表现出一种抽象的理念性的人文关怀思想.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与改造前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实现了对其巨大的超越,从而使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人文关怀色彩真正地接近现实的人,并更加的具体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从人文关怀的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5,(11)
"市民社会"概念始于西方,其含义不断演变,在古典市民社会理论中,市民社会和国家并没有彼此之分,直到黑格尔将二者明确地区分开来,虽然他在《法哲学原理》中赋予了"市民社会"概念的现代意义,但是他站在了"伦理观念"的角度来诠释市民社会,并没有离开他的"客观精神哲学",这也就导致市民社会理论停留在唯心主义范畴之列,并且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后来,马克思对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扬弃,赋予了新的含义,并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代中国构建市民社会起着重大的现实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白立强 《求实》2006,1(7):4-6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是在批判吸收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全部理论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经济关系”、“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和真正发源地和舞台”、“物质交往关系”的论断对我们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更提供了一种理想范式。  相似文献   

9.
刘洪辉 《世纪桥》2009,(17):52-53
市民社会是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很多哲学家都对市民社会有过深入的研究。从西方思想家对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和法律发展理论的历史延传关系来看,对国家最为推崇的是黑格尔,他同时第一个在近现代意义上予以市民社会概念以丰富的内容,并从它与个人、国家的关系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从而奠定了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石。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对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和法律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洪辉 《世纪桥》2009,(18):52-53
市民社会是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和社会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很多哲学家都对市民社会有过深入的研究。从西方思想家对政治国家,市民社会和法律发展理论的历史延传关系来看,对国家最为推崇的是黑格尔,他同时第一个在近现代意义上予以市民社会概念以丰富的内容,并从它与个人、国家的关系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从而奠定了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基石。而黑格尔的市民社会思想对于马克思市民社会观和法律观的形成有着极其深刻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1.
罗伯中  刘放桐 《探索》2006,1(2):174-178
国内学界通常错误地认为马克思早年先后经历了宗教批判、政治批判和社会批判三个阶段;他早年的政治哲学立场是卢梭式的民主主义立场;其哲学基础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唯物主义命题。通过对马克思早年所有文本的研究,可以发现“真正民主制国家”意义上的政治批判才是马克思早年的理论活动的中心;而马克思的立场与卢梭等等近代哲学家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虽然市民社会是国家的基础,但在官僚制国家与真正民主制国家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市民社会理论表现为政治共同体社会与私人领域两种状态,是一种抽象的理念性的人文关怀思想.马克思通过批判性地吸收与改造西方的市民社会理论,实现了对其巨大的超越,从而使市民社会理论中的人文关怀色彩真正地接近现实的人,并更加的具体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从人文关怀的视角重新审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价值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包括两个层面:其一,马克思以哲学革命为基点,深入市民社会内部,探寻市民社会的物质基础,创立广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其二,马克思通过深层领悟黑格尔哲学,跨越英国古典经济学市民社会理论的栅栏,建立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为哲学革命注入新的内容。马克思在狭义的市民社会理论中,没有满足于外在的批判,而是深入到市民社会的的内部,客观分析了市民社会的特征和矛盾,从而客观地揭示了市民社会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暂时性。  相似文献   

14.
市民社会是马克思建构历史理论、完成政治经济学批判、论证人类解放理想的理论前提,是贯穿他一生的理论研究对象。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理论探索的历程来看,他经历了对市民社会认识的感性具体、思维抽象和思想具体的三个阶段。马克思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探索具有内在的关联,是他对研究对象理论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从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四重规定性来看,他始终坚持经济学分析与阶级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经济学与哲学等不同学科的内在统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观彰显了他的理论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体。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在批判继承洛克和黑格尔市民社会思想的基础上,科学阐释并创新了市民社会概念及相关理论的,马克思关于市民社会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物质交往关系”;“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论断,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伟 《世纪桥》2009,(9):78-79
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他关于市民社会是“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的论断,是对市民社会本质的深刻揭示。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筑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今天,探讨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也是本文写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解读及其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民社会是青年马克思解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常用术语。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从哲学维度阐发了以社会至上为价值取向的现代市民社会理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深刻考察,从经济维度诠释了资本主义市民社会的异化本质;通过对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从历史维度得出了市民社会是整个人类历史的现实基础的科学结论。今天,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我们恢复人的社会主体意识、倡导社会自治,从而推进我国的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内容非常丰富,应该对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进行全面的把握,这样才能真正的"读懂马克思"、"回到马克思"。既要弄清其语境下的市民社会概念及其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更要深究其理论的人性本质这一根本主线,从而达到克服市民社会的异化形式与实现人类的解放这一最终归宿。深刻领悟其理论的精神实质,对我国整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理论固然颠倒了“主词”和“宾词”的关系,有其虚妄之处,但该理论也有卓异于那个时代的深刻之处,只是大多数学者囿于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只重视对黑格尔虚妄性的批判,而忽视了黑格尔的深刻之处.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汲取了近代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精华,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的思想也有它自身的逻辑和深刻性.我们要在深入了解马克思是如何批判黑格尔哲学的同时,客观理性地对待黑格尔的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科学批判,即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首先是国家的问题(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的问题),然后是市民社会同国家两者的关系问题,最后确立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精辟论断.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不仅涉及经济范畴,而且也涉及政治范畴,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创新有着重要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