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近几年来,我国北方大部和南方一些地区频频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农业损失十分严重,甚至使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重新陷入贫困.虽然各级政府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广泛的补偿和救济,但限于财力,不可能对所有损失都给予充分补偿.因此,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制度,解决严重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是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拆迁中,农民通过诉苦、种房、搞关系、软磨硬泡、泄愤等实用主义方式获取实利,政府则通过信息沟通、额外奖励、预防闹大和联合行动等策略主义方法来实现拆迁。农民行动所表现出的实用主义与政府行动所体现的策略主义,一方面反映了拆迁中农民与政府的关系并不是对抗性的,另一方面也提醒人们,强化拆迁中的制度建设对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及调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仍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农民减负与政府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减负增收问题是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能否稳定发展的重大问题。减负是增收的基本保障。农民沉重的不合理负担主要来自于不规范的政府行为。政府减负才能保证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减轻。减轻农民负担要求进一步推进农村地方及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剪除政府不合理的行政行为和经济指标,加大对农村财政支持,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江汉大学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相似文献   

4.
环境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农民环境权是农民维护环境权益的重要载体和依据。保障农民环境权、推动乡村环境治理、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实现乡村环境善治的关键在于农民的广泛参与,落实农民环境权是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和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乡村环境正面临着治理困境,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民环境权的缺失造成的,主要表现在乡村环境立法缺失、环境权内容不完善、农民环境权意识不足、环境维权渠道不畅通等。对此,要从宪法上明确环境权,从教育上宣扬农民环境权,从政策上体现农民环境权,从制度上保障农民环境权,同时,还需要一系列的文化、组织、财政、税收、技术等配套措施的实施,推动农民环境权从理想走向实践。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已经步入第十个年头。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出现了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农村改革与农村发展已成为各方面所关注的焦点。人们对当前农村经济的新形势也作出了各自不同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是农业由超常规增长转向常规增长的开始,也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农业发展迟滞所致,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村经济改革进行了颇有意义的探索。本文无意评述这些观点,只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与农民关系的变革中,探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贯彻全国第十次民政工作会议精神时,我市民政战线的全体同志向全市20万民政对象做出了承诺:为全市保障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优抚对象的生活要略高于当地一般群众的生活水平;社会救济对象的生活要随着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对特殊困难群体要采取特殊措施保障其基本生活;全体社会成员要纳人权利和义务相对应的生活保障范围;民政部门要充当全体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成员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保护伞。按照这~总体思路,我们在1995年初,根据本市的实际情况,把建立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农村整个保障体系的突破口,经…  相似文献   

7.
芮洋 《人民论坛》2010,(12):134-135
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乡村治理和农民福利似乎是互不相关的话题或实践,忽视了乡村生活方式和主观福利感受的建立和发掘。乡村治理的目的不仅要切实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要着眼于农民主观福利感受的提升,注重乡村生活方式的倡导、建立,以及农民生活意义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以往的研究实践中,乡村治理和农民福利似乎是互不相关的话题或实践,忽视了乡村生活方式和主观福利感受的建立和发掘。乡村治理的目的不仅要切实推进乡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也要着眼于农民主观福利感受的提升,注重乡村生活方式的倡导、建立,以及农民生活意义世界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乡村文化"治理是社会、国家和市场三种力量交替参与治理的过程,深入理解"乡村文化"治理的历史逻辑,对深度把握当下"乡村文化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文化治理"直接移植文化治理概念,即在乡村治理中引入"文化治理".乡村文化治理具有"乡村文化"治理和乡村"文化治理"的双重内涵,体现出治理兼具内容和工具的双重属性.未来更具合...  相似文献   

10.
11.
WTO对透明度原则的要求,对我国的政府行为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将有力地促进行政行为的公开化。行政公开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其规范性文件的公开和行政管理过程的公开。本文主要在规章制定程序和规章执行过程两方面就如何提高规章透明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整体性政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工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战略思路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建立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公平对待农民工,逐步形成惠及农民工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能力,保障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进一步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日本的农村振兴政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战后日本经历了几个经济发展时期,日本的农业农村建设,在各个时期也有各自侧重的振兴政策,这些政策对日本的农村建设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其中的一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4.
启动农村消费的政策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蓉 《理论月刊》2003,(8):158-159
1998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出现了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的态势。虽然中央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但消费的需求才是最终的动力。我国城市消费和农村消费发展极不平衡,城市消费市场逐步趋于饱和,而农村消费市场尚未真正启动。本文分析了造成农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试图探讨如何从政策上拉动农村消费这个引擎,从而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继续持续、稳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三农"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之一,由于各地实际的差异,"三农"问题在各地的表现也不同.本文主要从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低、农业依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旧的社会体制的制约、乡镇企业发展不景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城镇化严重滞后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西部地区"三农"问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与政府责任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不应该过分地强调政府要从某些领域或过程中退出,如果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条件下,政府的退出只能导致政府的缺位。特别是在大多数人的基本社会保障尚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任何形式的放权或授权行为都会使弱势群体处于更加不利的局面。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7.
Ran Tao  Mingxing Liu  Fubing Su  Xi Lu 《当代中国》2011,20(71):659-677
In this paper, we argue that China's grain procurement system as a major instrument in rural taxation survived the communes and lost its importance only graduall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s agricultural liberalization progressed, the traditional tax instruments of ‘tax deduction prior to grain procurement payment’ and implicit taxation through ‘price scissors’ gradually eroded. Under such a circumstance, local governments in agriculture-based regions resorted to informal fees collected directly from individual rural households while the more industrialized regions shifted to non-agricultural taxes that are less costly in terms of tax collection. Empirical evidence based on a large panel data set supports our hypotheses of rural taxation in China.  相似文献   

18.
“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社会性别和社会政策视角分析了"一孩半"生育政策出台的背景、目的、带来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该政策在中国一半以上的人群中推行,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政策与生俱来的性别"短视",也由于该政策与其他相关社会政策的不协调、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误以及配套措施的不完善等缘故,"一孩半"生育政策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地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相关。在传统的性别观念依旧强烈的广大农村地区,在人们尚不能平等对待男性和女性胎儿的情况下,在社会政策之间的协调性并不充分的前提下,推行"一孩半"生育政策姑息、纵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人们的性别偏好。解决这一问题应该从梳理、协调、配套相关政策出发,通过对生育政策的改革以及社会性别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完善政策,从而真正达到推行生育政策增进性别平等的初衷。  相似文献   

19.
周大仁 《理论月刊》2007,(7):171-17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为了农民,也要依靠农民。政府的管理职责就是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这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政府要抓好五大工程:农村教育培训工程、农村医疗卫生工程、农村文化工程、农民创业工程和村民自治工程。政府要转变职能,大胆创新,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20.
张跃进等人撰著的《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一书获得学界好评。在有关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该书具有选题上的时代性、研究思路的创造性和实践性等特点,是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最好研究成果。《中国"农民工"界定的理论创新》一文指出,该书有情境性与语用性统一、客观性和科学性兼具、全面性与综合性统合、矛盾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等四个方面的创新。牟君发认为,该书回答了时代对农民工的准确定位、政法工作对农民工问题的准确定位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管理的准确定位等问题。《中国农民问题解读之解读》一文认为,该书选题重大而意义深远,而且篇章结构宏大,内容详细,研究方法恰当,语言朴实,通畅流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