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究舆情危机事件中网民情绪生成与演化规律及其对政府形象影响的理论模式,为正确引导网民情绪、有效干预网络舆情和促进政府形象建设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在情绪激活四系统理论、原始传染病模型、情绪感染机制等理论基础上,提炼出"刺激-认知-加工-评价-感染"五个情绪产生的关键环节并由此构建网民情绪经历"个体情绪-群体情绪-链...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助推下,现实中的群体性事件在虚拟社会得以重演,已构成当下政府面临的一种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如何防范应对已成为构建和谐网络虚拟社会的重要议题。政府应加强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监控和引导,完善利益表达与整合机制,完善信息发布机制建设,强化官员问责制度,对于那些恶意发布虚假信息或恶意中伤报复的网络行为人,更要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惩处。  相似文献   

3.
我国未来一段时期都可能是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期。网络舆情伴随公共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已成为影响公共事件发展演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应该做到,迅速掌握网上舆情,迅速开展网上发布,迅速组织网上讨论,以便正确引导思想与舆论。  相似文献   

4.
网民政治心理是网络时代网民基于网络特性所产生的一种政治心理。这种政治心理有其自身特性,是网络虚拟性与政府管理存在问题双重作用的结果,对政府治理具有双重影响,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对其治理就经验而言,难以在短时期内形成较成熟的心理调适方法体系,因而探讨一些基本的治理原则就显得极其重要,这可以为政府调适网民政治心理提供有意义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许蓉佳 《唯实》2010,(7):82-84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不同于一般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其产生也有深层次原因。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观测与引导,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目前,网络群体事件处于高发阶段。网民攫取社会生活中某一偶然事件,籍维护社会正义之名进行网络动员,从而发展成网络群体事件。网络群体事件中网民社会正义感具有真实性与不真实性、理智性与非理智性并存的特点,因此处理网络群体事件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培育网民社会正义感密切相关。培育网民正确表达社会正义感,首先要正视网民的正义诉求,其次是积极引导网民正确表达正义意愿,最后是社会管理部门要保障制度正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注重增强新形势下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兴媒体运用、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需要基层社会的长治久安,而且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同心同德。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群体性事件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积极预防和妥善处  相似文献   

8.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群体性事件的一种新的特殊形式。本文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区别于一般群体性事件的新特征及产生的深层原因。笔者认为要防止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关键是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观测与引导,促进政府网络舆情引导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王蕴波 《世纪桥》2011,(7):125-1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政府高效率的危机管理,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对比分析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牤牛河污染事中的政府危机管理,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危机管理仍存在一定问题。为加强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政府危机管理,应做到修正环境行政执法体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加强环境技术储备、保证预控阶段环境执法到位、提高企业的环境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0.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和交换媒介,具有许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特点。它一方面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事务、进行舆论表达提供了方便渠道,也增大了社会管理的复杂程度。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当代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个重要变量。熟悉网络、善用网络是现代社会管理工作者的基础素质。利用网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者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现实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资源,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将是地方政府执政的重要体现。如何提高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并积极化解网络舆情危机,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国华 《学习月刊》2011,(15):38-39
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形式和生活空间,在当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随着网络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所不包以及人人可说、人人能说、人人都说的特点凸显,突发事件在网络中不断呈现,网络舆情日渐增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会形成扩散态势和井喷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0,(6):64-64
2010年1月,中国低碳网评出2009年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低碳新闻。 一、国际新能源组织成立75国加入 国际新能源机构(IRENA)于2009年2月正式成立,它在全世界专注于新能源发展。75个国家签约成为成员国。其发起国有德国、西班牙和丹麦,IRENA现在成员有法国、印度、阿联酋和肯尼亚。  相似文献   

14.
陈文华 《学习月刊》2013,(17):39-40
2006年3月.一种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的微博模式一出现.随即风靡全球。随着这种新型模式于2009年8月份由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后.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这种可现场记录的模式.打通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成为新型社交手段。  相似文献   

15.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瞬间爆发性、虚实交互性、范围广域性和难以控制性等特性,将成为社会转型期政府经常面临的一种社会危机形态。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搭建网络对话平台、完善信息安全立法及建立健全预警与处置机制是政府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危机性事件的特征、类别与政府危机管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冠琼 《新视野》2003,(6):44-46
为了有效地管理危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必须从理论上说明:一是危机性事件的特征、危机性事件的生成机制;二是危机性事件的类别;三是政府危机管理的涵义。本文指出,危机性事件具有结构不良、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三个特征;突变是危机性事件生成的基本方式;危机性事件主要可分为政治性、社会性、宏观经济性、生产性和自然性五种类别;在界定了政府危机管理概念的同时,提出了政府危机管理的特点和原则。  相似文献   

17.
网络作为信息载体和舆论平台是一把"双刃剑",若运用得当,能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反之则会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向恶性发展。为此,政府要科学应对群体性事件,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净化网络环境;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道德自律;强化网络阵地建设,弘扬主流旋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结构深度变迁和利益格局的多元化,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高发频发的趋势,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成因复杂,其根源在于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不畅、基层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薄弱、政府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及政府官僚主义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严重等。客观公正地看待群体性事件、创新政府治理机制、全面提升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依法处置群体性事件等,是政府有效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重塑政府危机管理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机事件是政府必须面对的“灾难”,危机的形成有自然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通过对危机的管理,防止可能发生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达到减轻损失,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以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这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任何时候,政府都应该牢固树立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危机管理的理念,以不断提高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主体意识在逐步增强,各种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政府公信力建设也面临新的问题、挑战和机遇.文章简要阐述了网络群体性事件和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在系统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背景下我国政府公信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我国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对策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