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法和国内法两个层面对不涉及人命安全的遇难船舶进入沿海国避难的法律现状进行研究,认为现行国际法下不涉及人命安全的遇难船舶进入沿海国的法律基础不够明确,存在通过国际合作共同解决此类遇难船舶问题的必要性;同时认为,中国作为沿海国,适当接受此类遇难船舶在某些情况下是保护本国利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建立船舶主体法律制度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法上,以船舶浮动领土说的理论,产生了船舶司法豁免权制度。英美法系海运国以船舶拟人化的理论,视船舶具有独立的人格化,称扣押船舶为“逮捕船舶”,并形成“对物诉讼”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船舶优先权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有关船舶优先权法律适用的各种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地评述,得出的结论是因行使船舶优先权而引起的船舶扣押程序和船舶优先权中依法院地之公法规定而产生的船舶优先权适用法院地法,船舶优先权的其他方面应适用船旗国法.建议中国<海商法>关于船舶优先权法律适用之规定做出相应的修改.  相似文献   

4.
物之所在地法是一个冲突原则或系属公式。它是专门用来解决由于各国在所有权问题上立法的不同而产生的法律冲突的。凡涉及涉外民法关系中有关所有权问题,不管所有权属于何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都要依物权客体所在地国家的法律即物之所在地法来解决。它具有如下特征。第一,物之所在地法是专门用来解决一国公民和法人在他国境内的所有权方面的法律  相似文献   

5.
海商法上船舶的法律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商法上的船舶是一种兼具人格特征并被作为不动产处理的独特的海上财产;船舶法律制度建立在人类对其法律属性深刻认识的基础上,这种认识及其研究仍在进一步发展;从船舶属性新认识的产生到建立与之相呼应的法律制度之间,目前仍存在一些法律障碍并需要经过许多探讨与跨越。  相似文献   

6.
船舶是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海洋运输业也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展。但是在贸易喜人发展的背后,人类所付出的代价却是海洋环境持续恶化,这不仅对今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沿海国的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破环。因而针对维护海洋环境的国际立法不断的制定和修改。我国在海洋船舶污染方面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是已经不能满足现状,同时我国船舶方面的法律也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框架体系。本文正是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船舶相关法律以及介绍国际相关的公约,来对我国船舶污染方面提出法律和其他方面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7.
海上石油开发及油轮运输中发生的事故都会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以船舶溢油事故为例,中国海洋环境损害赔偿面临"海洋生态损害"概念模糊、损害赔偿难以量化、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索赔存在交叉等困境。传统侵权法理论无法确定海洋环境损害的范围,更无法将海洋环境损害进行量化。尽管有关船舶溢油海洋环境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侵权法无法解决的难题,但仍需完善现有的法律制度,以期有效、及时地赔偿海洋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8.
船舶所有权取得的对抗条件,是指法律赋予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获取船舶所发生的所有权关系,并受国家强制力保护排除他人干涉必须具备的条件。具体地说,就是法律规定法人、其他组织或公民,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取得对船舶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船舶所有权取得的法律制度,是调整船舶所有权关系,确认船舶归属的重要规范。  相似文献   

9.
针对位于他国内水的外国船舶上的犯罪之管辖权问题,指出船旗国不能根据领土原则行使管辖权。沿海国对在本国内水的外国船舶上的犯罪拥有排他性的领土管辖权。一般而言,沿海国对于下列犯罪行使管辖权:一是沿海国国民犯罪或使该沿海国国民受到损害的犯罪;二是破坏沿海国安宁和安全的犯罪;三是违反沿海国有关检疫、入出境、海上安全、海关事务、水域污染或禁止贩毒的法律的行为或犯罪;四是其他性质严重犯罪。根据国际习惯法规则或双边领事条约的规定,对于轻微的不影响船舶以外秩序的犯罪,沿海国一般不行使管辖权,由船旗国管辖。  相似文献   

10.
船舶碰撞法新形态的生成背景是国际上一系列关于油污损害赔偿立法,并且形成了海上油污损害赔偿的法律体系。船舶碰撞法新形态,标志着传统船舶碰撞法律体系和海上油污损害赔偿法律体系的分离。船舶碰撞法新形态的生成具有应然性,同时也昭示了里斯本规则在船舶碰撞法新形态下的普遍适用性。在此背景下,创设“海事侵权”概念成为构建船舶碰撞法新形态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1.
初北平 《现代法学》2014,(1):146-153
国际船舶买卖合同普遍将"卖契"列为船舶交接时卖方必须交付的文件之一,世界上多数国家的船舶登记法律也将卖契作为船舶所有权的证明文件。然而中国《船舶登记条例》却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背离:要求买受人提供船舶买卖"合同"以证明其所有权的取得。卖契与合同在含义与功能方面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国内关于船舶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存在着登记机关应承担"实质审查"还是"形式审查"义务和是否有必要引入"预告登记"或"异议登记"制度的争论,而该争论的产生源于对"卖契"概念的误解或忽视。考察国际船舶买卖惯例和船舶登记程序立法关于卖契法律地位的客观发展趋势和我国契据制度的本土传统,我国船舶登记程序立法引入卖契概念不仅可行,而且是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的司法管辖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船舶污染的法律管辖会涉及海洋各国的利益,尤其是对专属经济区的司法管辖权。中国对于专属经济区船舶污染的司法管辖权的法律渊源主要是《海洋法公约》和中国有关法律。《海洋法公约》规定了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实体上的条件和程序上的要求,中国有权依法行使对在其专属经济区海洋污染的船舶进行民事诉讼的司法管辖权。  相似文献   

13.
论船舶经营管理人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船舶经营管理人的法律地位,是指船舶经营管理人是否具有参与一定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以及参与这一法律关系时享有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船舶经营管理人只有一种模式,即经国家授权并代行国家经营管理国有船舶的全民所有制企业。经济体制改革以后,船舶经营管理人单一存在的格局已被打破,一批新类型的船舶经营管理人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研究我国法律对各类船舶经营管理人的规范是十分必要的。但也应看到,自有远洋运输业以来,船舶经营运输业已跨越了一国国界,他国法律对船舶经营管理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4.
善意取得在法律上的逻辑依据在于占有与登记的公信力。分析以占有为表征方式的动产物权和以登记为表征且登记具有公信力的不动产物权以及证券化的债权皆为善意取得之客体。论述在中国《海商法》下船舶物权登记不具有公信力,不存在船舶物权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5.
善意取得在法律上的逻辑依据在于占有与登记的公信力.分析以占有为表征方式的动产物权和以登记为表征且登记具有公信力的不动产物权以及证券化的债权皆为善意取得之客体.论述在中国<海商法>下船舶物权登记不具有公信力,不存在船舶物权的善意取得.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虽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油污损害民事责任保险实施办法》规范船舶油污损害强制保险制度,但是该法的内容并不完善,针对受害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等重要内容并没有进行实体法规定,立法上的缺失导致在船舶油污损害保险赔偿领域理论上存在争议,法官审理案件也出现了实践上的困难,有可能出现案件相似判决不同的现象。文章通过对《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2001年国际燃油污染损害民事责任公约》以及英美国内法与中国现有法律的对比,一方面肯定我国船舶油污损害强制保险制度的先进之处,另一方面对其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对现存争议提出笔者的观点,以期完善我国船舶油污损害强制保险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于201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法第26条规定:"协议离婚,当事人可以协议选择适用一方当事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国籍国法律。当事人没有选择的,适用共同经常居所地法律;没有共同经常居所地的,适用共同国籍国法律;没有共同国籍的,适用办理离婚手续机构所在地法律。"这  相似文献   

18.
船舶国籍是源于确定船舶管辖的归属和有效地维持处于公海中的船舶内部秩序以及公海秩序。各国法律有关船舶国籍取得与丧失的规定不一致而引发船舶国籍问题。如何应对船舶国籍的多重国籍问题和船舶国籍的无国籍问题,有待国内法上的趋同化与国际社会立法统一化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船舶留置权、以船舶为客体的留置权和一般留置权的法律定义进行比较,分析船舶留置权所担保的债权合同、被占有船舶的权属、受偿顺序以及实现方式等特殊内容,指出完全以一般留置权的法律规定适用于船舶留置权,无法公平有效地解决船舶留置权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有必要另行规定船舶留置权法律制度,以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我国《海商法》第十四章"涉外关系的法律适用"第273条就涉外民事关系中的船舶碰撞损害赔偿的法律适用专门规定了以侵权行为地法为主、辅以法院地法和船旗国法的"阶梯式"的法律适用规则,展现了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但是,该条部分具体规定在法理上和实践中仍然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值得反思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