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人》2006,(10):18-24
“巨额财富给你带来什么?” 在今年进行的一份针对中国内地33位顶级富豪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富豪高度重视金钱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地位”和“成就感”.但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人也承认金钱给自己带来的“不安全感”。  相似文献   

2.
《中国法律》2009,(6):2-32,62-90
马克昌 马克昌,1926年生,河南西华县人。1946年秋人武汉大学法律系学习,1950年毕业留校后即被送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班,师从前苏联刑法学家贝斯特洛娃教授专门从事刑法学研究,1952年返回武汉大学任教。  相似文献   

3.
有这样一群“老外”,或是求学中国,或是痴迷中国,或是看好中国,亦或是把自己当做中国人,怀着不同的“中国梦”,他们远涉重洋,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他们和中国法律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他们都在激情满怀地融入中国。  相似文献   

4.
陈曦 《法人》2014,(8):94-94
正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思想自古就有。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就有了用经济观念分析法律规则的思想。到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认为,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而已。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在《资本论》  相似文献   

5.
刘惠怡  黄林涧  李铭锐  刘光汉 《中国法律》2009,(1):46-50,99-102
过去的2008是跌宕起伏的一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上半年,汶川大地震全球震惊,灾难的发生激起全港市民的爱国情绪,“爱国,爱港”呼声响遍香江。安全完成奥运圣火中国境内第一站传递、成功举办奥运和残奥马术项目更使香港的爱港情绪达到高潮。反对派在香港回归日组织的“七一”游行人数只有1.5万人参加,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法律》2007,(2):I0007-I0007
民商法学硕士,擅长在增值电信及部分基础电信领域为跨国公司和风险基金提供有关战略投资、市场准入、并购及重组等方面的法律支持。在增值电信领域,马律师过去数年的执业经验涵盖了绝大多数电信业务门类,其中亦包括部分尚未被国内立法正式确认的国际前沿电信业务;  相似文献   

7.
周爽 《法治与社会》2002,(10):55-57
一位年逾六旬的法律志愿者,十多年来,扶危济困,义务为老百姓打官司500余件,无偿支付各种费用近40万元;仗义执言,澄清冤假错案100余件,使数十人多年沉冤得以昭雪;嫉恶如仇、不惧强暴,冒着生命危险打掉黑社会势力"天老大";不畏权贵、据理力争,"下马"包括副厅级院长在内的司法败类十余人,其他包括副县长在内的行政官员几十名……一时间,"南有王海专门打假,北有李海专门替老百姓打官司",在当地传为美谈.  相似文献   

8.
晚清立宪维新,寻求司法改革,一方面鼓励学生出洋游学,而出现有法科留学生;另一方面开设法政学堂,培养法律人才,使旧官绅学习新法,而成法政学堂法科生,一时,社会争相学习法律,法律人因此形成一股社会的新动力。走向共和之后的大理院判决,彰显了法律人在当时立法不足的环境下,以司法造法方式,继续为法制改革作出具体贡献。法律人学有专精,分布在大理院以及其它司法机关。检视时代变化下,法律人在过去的杰出表现,看法律人力量的崛起,以及法律人对司法改革所带来的影响,这其中尤其以浙江法律人更是头角峥嵘,可为法律人崛起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9.
对一些人来说,通过电脑网络的交流还很神秘;而另一些人则在网络空间里如鱼得水。在中国互联网短暂的历史上,对于法律人和法学院学生来说,以“法律思想网”、“法学时评网”为首的诸多网站以及“关天茶舍”、“世纪沙龙”等BBS所构筑起来的公共课堂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这些网站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精神气质和行动作为。本期关注的正是这样一批在网络空间里成长的法律人,他们有的通过网络从一个普通的检察官转型为大学教师、杂志主笔,如“天涯法网”站长、法律博客网主要创建人之一王琳;有的借助网络在职业领域之外为诸多公益诉讼鼓与呼,如律师张星水;有的通过网络写作而成为著名的“意见领袖”,如王怡;更多的则像“门与门”网站站长谌洪果一样,闹中取静,在建设网站的过程中“走向和到达所能到达之所”(荷尔德林语)。  相似文献   

10.
明辉 《政府法制》2009,(10):25-25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典型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持有不同的法律观点或主张,并对当时之实践与后世之思想产生巨大影响的法律人,邓析便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典型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持有不同的法律观点或主张,并对当时之实践与后世之思想产生  相似文献   

12.
义理大道,与人怎说?——法律方法问答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方法本是法律者的职场生存技艺,但在中国法学界却邂逅少数人知多于行,众多人远之,还有一些人在质疑。2006年6月的首届全国法学方法论论坛,再现了这三分景色。有幸被归入清谈者之列,笔者经年观景,也跋涉其中。今欲弃论文文体,放轻笔调,改以问答形式,摘录平时写生写意,或举轻至重,或去浓入淡,集中表达本人对法律方法的主要看法。一、基本立场之辩1·法律方法,抑或“法学方法”一谈方法,常被问及是法学方法还是法律方法。我曾于三年前写专文作答,但仍有人问个不休,愿在重申旧文立场之余,再作些补论。习惯上,法学方法与法学研究方法同义。一…  相似文献   

13.
1年多以前,1000多名来自三峡的移民踏上了陌生的如东大地。因为种种原因,他们在和当地社会的“磨合”中产生了不少矛盾,一度成为影响该县稳定的“热点”问题。如何让移民们尽快适应新生活?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有关方面找准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2016年4月13日,无讼旗下的无讼办法悄无声息地朝法律圈内投掷了一枚重磅炸弹——明码标价的食悟饭局.犹如原子弹爆炸一般,这则消息刹那间在法律人圈内引爆并发酵.用蒋勇律师的话说,那就是“用我自己做试验”.  相似文献   

15.
2013年度,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呈现出与司法实践更加紧密联系的态势,强调以法治思维作为引领法律方法论的指导思想。这一特点使得法律方法论研究同时也具有更加宏观的重要意义。个案研究也成为本年度中法律方法论学者更加关注的领域,无论是法律方法论的基础理论还是部门法方法论,都是如此。这说明国内法律方法论的研究走向更加深入和细致,对指导性案例的分析就是其中的典型。部门法方法论研究对教义学属性的强调成为比较突出的特点,这为部门法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08年12月29日,杨琳终于拿到了最终的法院离婚调解书. 此时的她,百感交集,不知道是为这样的结果感到庆幸,还是难过.庆幸的是,自己终于解脱了这场痛苦的婚姻,自己也在这场马拉松似的离婚中,彻底认清了一个背叛了自己的狠心男人;难过的是,相识并一起生活了二十几年的爱人,现在却分手了.这是杨琳当初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的结果.望着手中的离婚调解书,过去的一幕幕情景依旧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7.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况 2005年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学术交流活跃.就研究成果而言,据有关报刊杂志及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有关论文"索引"和<新华文摘>所辑报刊目录的统计,①2005年发表的有关中国法律史及中日、中西法律史比较的研究论文近四百篇,专著数十种.2005年的中国法律史学学术研究有三个特点:第一,大量的研究成果反映了学科研究的细化和向纵深的发展,近四百篇学术论文几乎涵盖了自三代至新中国数千年每一个历史阶段,并涉及到法律所关涉到的方方面面问题.比如,宏观地研究中国传统法的内容与特点、中国古代法律形成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基础等等,应该指出的是,在宏观研究中,并不乏对一朝代或一王朝法律细致的陈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郑定  杨昂 《法学家》2004,(1):36-42
随着近年来对法律史研究方法与范式讨论的逐步深入,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方法渐次被引入法律史研究,2003年来的法律史研究呈现出了视野更开阔,视角更丰富,方法更多元的局面.学科内部囿于陈旧的课程设计体制而产生的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对立的研究鸿沟逐渐消弭,而跨学科的研究及法史与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科际整合(interdiscipline integration)的特点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法律史学研究和学术活动非常活跃,许多院校和主要学术刊物都组织了专题研究,刊发了专题文章.这一年度的法律史研究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全面深入,既有史料整理,又有历史分析和学科发展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时晶 《法制与社会》2011,(20):263-264
清官是中国特有的法律文化现象,本文从分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清官的特征入手,试图探求在中国民众心目中法律人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