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稳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法律法规守常性的统一。稳定与发展在当今社会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互依存、互为基础的。社会的进步正是在稳定和发展的主旋律下进行的。只有在稳定的前提下,才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一  1989年 2月 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邓小平的这个讲话,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政治稳定是实现社会发展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前提,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在社会稳定的前…  相似文献   

2.
带着领导的殷切期望,我们中青班全体学员利用一周的时间,到我国经济发展极具活力的沪苏浙地区进行学习考察。我国东南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举世瞩目,其惊人的速度和规模,不仅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基础,也带动着整个世界经济。连国际市场上的原材料价格,都要看中国基础设施的行情而浮动。乃至美国财经电视台的主持人开玩笑说:照着中国这个势头,人家早晚会把桥从太平洋彼岸修到加州来。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综合国力到底应包括哪些要素?经济、科技和军妻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究竟如何?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如何看待我国国力中的“软实力”?这些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理论或学术层面的争论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崛起的中国国家战略选择和政府的宏观决策。国防大学专门研究国际关系的学者孟祥青对这一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稳定与党的现代化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社会稳定是执政党的基本功能,而执政党自身的现代化程度及其相关变量对社会稳定有重要影响。只有把党的现代化与社会稳定双向互动结合起来考察,才能充分认识执政党自身现代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进而探讨我党在中国社会稳定中的作用和中国社会稳定对自己提出的挑战,由此使我们党更加冷静、更加理性地思考和推动自身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张传鹤 《理论学刊》2007,3(7):92-95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需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稳定的,但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成为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潜在因素,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差距问题;地区和城乡差距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工业化、城市化引起的失地农民和城市拆迁户的安置问题;劳资矛盾的问题;国有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保障体系比较脆弱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姚乐 《学习月刊》2011,(17):37-38
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投资房市和股市已是普遍现象。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似乎在推动着经济高速增长,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企业投资人都从中获利巨大。用钱生钱比做实业来得轻松和容易,许多实业家纷纷萌生退意,转而去做投资家,这种畸形的房地产投机所导致的后果,不仅制造着巨大的经济泡沫,也吞噬着社会经济的活力,加剧了中国实业的空心化。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6):108-109
1.自己不知为什么经常感到烦恼,看什么都烦,无心思做事。 2.自己见了生人就脸红心跳,在人多的场合,就说不出话来。 3.自己想和别人打上一架心里才觉得舒服。  相似文献   

9.
张茉楠 《学习月刊》2009,(7):10-11,54
当前中国经济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与自身周期性、结构性调整的多重挑战。金融危机将世界经济的中心区域拖入全面衰退的泥沼.全球就业前景不断恶化.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前进的步伐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然而危机带来变革.变革带来进步。在继往开来新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如何突内外相交之困。如何缓解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中国能否成为全球经济的报春者?应该说.社会建设这一新引擎的启动.将是具有战略性的关键举措.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浪潮不断迭起的时代。随着科技创新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和以科技为核心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创新能力成为经济实力、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而创新的实力和优势源于掌握高科技的各种创新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所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我们…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而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认真处理好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正义之间的辩证关系,妥善处理好维稳和维权、活力和秩序的关系是当前理论研究和政法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正义观发展的历史进程,深入把握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社会变迁过程,而自然农业社会的中国,作为一个落后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向“现代”转变,必然经历一个曲折、漫长的艰难过程。本文简单梳理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认为:他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必将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辉煌的篇章,构筑一块历史的丰碑。  相似文献   

13.
14.
知识广角     
《党建文汇》2004,(3):44-45
  相似文献   

15.
侯若石 《求贤》2007,(4):42-42
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人尝到了现代化的甜头。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比照发达国家的现实情况,现代化的图景似乎是清楚的,但仔细思考,事实却又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一精神文明建设为切入点,详细梳理了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呼吁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使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齐头并进,共同支撑“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12):27-27
以农业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日前在京发布。报告预计我国在2030年前后有可能完成第一次农业现代化,达到上世纪60年代农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在2050年前后达到世界农业中等发达水平。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韩卫东 《当代贵州》2007,(23):17-17
恩格斯有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把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东方大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同样要解决新的“本领恐慌”问题。与西方发达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到现代工业经济,再到后现代知识经济的依次推进不同。上述三者在中国被挤压、浓缩在一个共时空结构中.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由此而生。这些,逼得我们不得不学习。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