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奉献与乐趣     
某科研人员因其研制的新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取得显著效益,被评为模范,该研究所在上报的事迹材料中,写上了这样一段话:“该同志有奉献精神,经常牺牲业余时间看书学习,钻研业务。”没想到这位科研人员对此评语颇有微词,他说:“在业余时间看书学习,是我的乐趣,谈不上什么牺牲,如果让我去打麻将,那倒真是‘牺牲’了。”这位科研人员的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知识分子以奉献为乐趣的崇高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某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的形而上学倾向。  怎样看待先进?笔者以为,先进典型的先进并不主要表现在克己上,如有病…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重庆市文联党组给市委组织部的报告中说,李某的问题,“对我们如何培养和造就一代文艺新人,是一个深刻的教训。”李某原是一个普通电工。他常在业余时间到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学习绘画。他所在的单位领导见他有培养前途,便调他到俱乐部搞美工。有一次,他陪一位著名画家到三峡写生。这位画家出于对年轻人的关怀和鼓励,对四川美协的负责人说:“重庆有个李某可以培养嘛!”从此,李某受到美协注意。  相似文献   

3.
我当了十七年的党支部书记,始终不忘规规矩矩做人,总感到学习上刻苦,工作上吃苦,生活上艰苦,是政工干部的天职。能让“三苦”精神在岗位上闪光,起码不愧对党和人民。因此,多年来我一直把“三苦”当做忠于职守的精神支柱。 学习上要刻苦。有人说:“不读书,不看报,必然要搞歪门邪道。”这话很有道理。任何一级干部都是如此。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情况,1983年我自费报名上了函大,业余时间几乎都用在学习上。熬了“三年寒窗苦”,拿到的却是一张国家根本不承认的文凭。甭说提升、晋级,就连评定职称也毫不管用,为此我曾苦恼过、伤心过。 然而,我把学到的知识用在写作和工作上,思想  相似文献   

4.
我们商店职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是从1980年6月开始的,至今已9年了。9年来,不管社会上出现什么“热”,刮什么“风”,我们坚持利用业余时间组织职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未动摇,从未间断。领导重视并带头参加理论学习是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店职工思想和经营条件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党委认识到,培育一支“四有”职工队伍,必须从治本入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职工的头脑,帮助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基于这样的认识,1980年初,党委认真总结了商店服装商场党团支部组织青年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理论的经验,并在全店  相似文献   

5.
唐志昌 《侨园》2023,(5):36-37
<正>在江苏省南通市,有一个以华侨烈士名字命名的行政村——海门区海洪乡“林英村”。这是全国唯一的以华侨名字冠名行政村的英烈牺牲纪念地。80年前,一位化名“林英”的泰国青年华侨,在参加祖国的抗日斗争中英勇牺牲,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为了解这位华侨英烈献身祖国抗日斗争的英雄事迹,2022年,  相似文献   

6.
天津有位律师说:“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我不怕碰南墙”!这位律师就是中国第一位有军籍的律师——许龙超。 大学里的“老学生” 1982年暑假刚过,南开大学法学系的课堂里忽然多了一位50岁左右的人。“哟!又来一个听课的教授?”下课了,一个好奇的男生忍不住了:“请问老同志,您是教授吗?”许龙超微微一笑:“不是教授,是学生。咱们是同学,希望你能在学习上多多给我帮助。”同学们活跃起来:“这么大岁数还要上学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与业余时间的利用有很大关系。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业余时间生产着人才,也生产着懒汉、酒鬼、牌迷、赌徒。不但使工作业绩有区别,也区分出高低优劣的人生境界。”古往今来,大凡事业有成的伟人、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他们的成才无不与业余时间密切相关,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伟人毛泽东,为了多读书,把一切可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把点滴时间称为“零头布”,他利用两年多的“零头布”写出了16万字的名著《仿射微分几何》。因此,业余时间可以使一个人成才,也可以使一个人沦丧,它是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一个人每每成也在业余时间败也在业余时间,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8.
18岁时,已是内蒙古驻军某部战士的我,还只有1米60的身高,加上又瘦又黑的面孔,实在有些“令人难过”。但我下了决心:个子虽然不高,但不能没有志气;“门面”虽然不能赢人,但我要靠“质量”取胜。 业余时间,面对荒凉的大漠,我在贺兰山深处的山坡上,一坐  相似文献   

9.
十年前,我生活在大别山区的一个只有六七户人家的小山村里。1976年我初中毕业回乡当了民办教师,在那山沟里也算是一个“知识分子”,然而我的头脑中却绝少现代意识。那时的我,还是个“臣民”。 记得山村一位学生问我:“清朝完了以后叫什么朝?”为了解释得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我竟说:“有一个短命的‘蒋家王朝’,还有现在的‘社会主义朝’。” 毛主席逝世后,我曾跟我那1952年入党的母亲一起为毛岸英的牺牲痛惜不已。我觉得,“主席”和“皇  相似文献   

10.
面对“群星殒落”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涌现出一批有远见、有能力而且为人正派的企业家,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存在着另外一种现象,我姑且称之为“群星殒落”的现象。 前些时候,在与一位有卓越成就的企业家闲聊中了解到,目前,在我国企业家队伍中存在一种超越常规的心态。这位企业家坦诚地告诉我:“我实在不愿意媒体宣扬我的企业和我个人的业绩,因为这种宣传有意或无意地会加速我的企业垮台和我个人的失败”。接着,这位企业家扳起五指诉说了十  相似文献   

11.
在八十年代,“八小时以外”曾是个热门话题。有论者认为:人的智力竞争,说到底是时间利用上的竞争;对业余时间的使用不同,日久天长便会形成差距,一个人能否有所成就,关键在业余时间怎样度过。与以往相比,如今节假日的增多,使“八小时以外’更为充裕。作为党员干部,上班时间无疑应集中精力做好工作。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管理等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需要,同样大有可为。然而,在有的地方也存在另一种现象。有些党员干部在“八小时以外”,不是抓紧“充电”充实自己,从事有益身心…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要成才是离不开书的。对于我这样没有福气上大学的人来说,自然更离不开书。书,是每个自学者的良师益友,而在我的自学经历中,却有着与书的奇缘。于是,很想谈谈我对书的感受。 我认为看书要从三点出发,即:爱好、兴趣和对书的感情。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爱好了才能做得好,看书也是一样。当你真正感到自己看书是有兴趣、有意思的事,而不当作是在应付和强制自己的事时,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看书。 我从小有三个爱好:打球、绘画、文学。爱好广泛,使我在自学之始看书很杂,却没想到成人以后  相似文献   

13.
周一下班,我前往职工倒班房,给一位朋友送去从主城捎下来的衣物。刚到5栋3楼,迎面遇见端着饭盒边吃边走的一炼钢厂党委胡书记:“你怎么不回家吃饭啊?”“这几天该我在倒班房值班,与职工同吃同住……”“哦!领导干部业余时间在倒班房值班嗦!”我俩会心一笑。他转身走进了一间充满欢声笑语的职工宿舍。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有一篇小小说,写一位小青年第一次去女友家作客,未来的岳丈大人与未来的乘龙快婿有一段极精彩的对话:“您祖籍哪里?”“四川成都。”我有些结巴,这位未来的丈人大概学问很深。“青春几何?”老人笑咪咪地望着我问道。“这……嗯……”我的大脑短路了,我  相似文献   

15.
一八四三年,在英国纺织工业大城曼彻斯特。一位身材魁伟的德国青年,在工人聚居的贫民窟里访问工人。这位青年还常到工厂去访问,在阴暗潮湿、机声轰响、纤维飞舞的车间里,亲眼观察工人们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被繁重的劳动折磨的情景。这位青年就是恩格斯。这年他才二十二岁。他的父亲是开设在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的股东。他是不得已而遵父亲之命到这里来学习“该死的生意经”的。可是,具有叛逆性格的恩格斯早已成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来到曼彻斯特以后,他抛弃了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恩格斯还抽空时间到英国的伦敦、都柏林、爱  相似文献   

16.
马燕 《瞭望》2000,(33)
业内人士在谈到中国的专利保护成就时,大都要说到中石化集团和马燕,在有些省级领导连“专利是什么”都没有搞懂的今天,这位中石化集团公司技术开发中心产权标准处处长,为企业所做的一系列艰苦努力,自然为同行所钦佩。 迄今见过马燕两次,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身子,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说起业内人士对自己的赞赏,她说:“这活儿不好干,你没看我这么瘦吗?都是给累的。” 经由这些年来苦口婆心的“布道”,不断地给科研人员灌输“抢地盘”的思想,目前中石化的专利保护已经迈入了良性循环,马燕要求:研发机构一有新的进展就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7.
赤桦 《瞭望》2006,(49)
“我想象不出,是性更危险,还是无知或者回避这个问题更危险。”他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她胸有成竹,立即给出了答案。“艾滋病有三个传播途径,”孙媛媛说。“母婴传播,血液传播,还有,”媛媛犹豫了片刻。“还有,性。”说完,这位12岁的苗族小姑娘脸一下就红了。媛媛在向同窗何振雄学习有关“艾滋病”预防的知识。这是正在中国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8.
书书有情     
陈武 《民主》2023,(5):37-38
<正>难得这样有闲,理了几天书,也读了几本关于书的书,有的是重读,有的是新读。看读书人、写书人谈书的书,真是别有趣味,也可以说是书书有情。周作人的《书房一角》经止庵校订后,清新爽朗,洒脱俊秀,加上开本的特殊,让人爱不释手。出版家范用编了一本“怪”书,《爱看书的广告》。范用在“编者的话”里说:“我爱书,爱看书的广告。”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 我在省城工作,节假日回家探亲。晚上,当我在仅有15瓦灯泡的灯光下看书、写作,或看电视时,母亲总是招呼我早点睡。原以为母亲担心我劳累,后来才知道,农村照明用电收费太贵。不少村每度电收费一元甚至近两元。难怪农民叹曰:“有了电  相似文献   

20.
我十岁丧母,加上其他原因,只读了四年半小学。刚入伍时,信都不会写,更谈不上读书看报了。 参军几年以后,虽说我经过努力能看书读报,能写一般的文字材料,而且当上了营级干部,但我深知,凭我这点“墨水”,离形势发展的要求相差太远。我必须自找苦吃,发愤学习。我制订了补习文化基础知识和练习书法的计划。开始做以前没有想过也不敢想的“梦”。 我所在的部队驻扎在边防第一线,任务重,条件差。当时连一本字帖都找不到。我没有因此而打退堂鼓。没有时间,我就中午不休息,晚上推迟到十二点以后才上床。星期天节假日也多用在学习上。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