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小勇 《探索》2002,42(4):72-75
马克思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和说明是基于“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形成的一个彼此相互诠释的说明过程。马克思学说个人观的立足点是从人的本质、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生产劳动的关系诸方面,揭示“现实的个人”范畴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2.
腐败的产生有其客观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或者最主要的原因是主观原因。反腐败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不是对立的,不会带来社会的不稳定,反腐败恰恰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腐败的官员虽然对社会曾经做出过贡献,但他们的功与过不能相互抵消;在反腐败斗争中,思想道德教育比体制建设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语]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及相关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学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党史、国史研究和教学中的难点问题。2010年6月29日,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以"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研究中的若干热点难点问题"为主题召开学术研讨会,多位教授作了专题发言。会后,他们对发言稿作了整理,这些发言各有角度,对全面认识这一问题都有所启发,可以增进学术界的相互了解、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和相互参考,以利于深化对这一学术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创新德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德育观1、树立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两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教师和学生,他们在德育过程中均是主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相互融洽,是协调和统一的。把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纳入到学生主体性发展轨道,更多地强调在教师主体主导之中开发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才是现代的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德育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主体性德育…  相似文献   

5.
政治认同是公民对其所在共同体的政治情感与政治归属,是自我价值确证与他者世界承认的双向过程,是合法性呈现与公民遵从信任的互动过程。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内在张力是政治认同变迁的隐秘逻辑,国家与社会如何互动是公权力与私权利变迁的深层次缘由。从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论域考察政治认同的现代提升,得出国家与社会相互形塑、激活认同之源,国家与社会相互保障、强化认同之基,国家与社会相互纠错、厘定认同之度。国家与社会相互形塑、相互保障、相互纠错是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重要标尺,亦是政治认同提升的重要路向。  相似文献   

6.
家和万事兴     
正在九师一六八团只要大家提起马本君、宋秀兰一家,很多人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他们夫妻俩相亲相爱已经共同走过了30多个春秋,他们家更像一团火,温暖了周围的职工群众,谱写了一曲和谐家庭温馨乐章。他们不仅深爱着自己的家庭,更加热爱各自的事业,他们既是生活的伴侣,又是事业的相互支持者,相互取长补短,遇到困惑时相互开导、相互支持。  相似文献   

7.
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特点与应对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证研究表明,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状况呈现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以理性方式系统把握社会思潮,更多的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接触社会思潮;各种社会思潮并不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来吸引大学生,而是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来吸引大学生;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相互渗透性加强,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也是相互揉杂,反映综合性特点;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社会思潮有时以显性方式出现,有时以隐性方式出现,具有很长时间的潜隐性;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日益趋于客观理性,但理论基础的缺乏使得他们对社会思潮的实质缺乏足够认识。应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思潮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客观、理性对待当代社会思潮,积极引导大学生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社会思潮引导模式,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8.
实证研究表明,当代社会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状况呈现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以理性方式系统把握社会思潮,更多的是采取感性和日常生活体验的方式接触社会思潮;各种社会思潮并不以观点的正确性、理论的完整性来吸引大学生,而是以理论观点的新奇性来吸引大学生;各种社会思潮影响的相互渗透性加强,大学生接受社会思潮也是相互揉杂,反映综合性特点;各种社会思潮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点,社会思潮有时以显性方式出现,有时以隐性方式出现,具有很长时间的潜隐性;大学生对社会思潮的态度日益趋于客观理性,但理论基础的缺乏使得他们对社会思潮的实质缺乏足够认识。应进一步提高对社会思潮引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客观、理性对待当代社会思潮,积极引导大学生分析各种社会思潮,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的社会思潮引导模式,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场域( Field)现代社会不是一个浑然一体的世界,而是分化为许多“各自为政”又相互联系的小世界.尽管他们有着相对自主、特定的逻辑,但是整个社会世界在生成结构上异质同构( homology),都遵从支配与被支配的等级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12)
当今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冲击着高职生的价值观,许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生成长成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由于他们年龄尚小,价值观尚未定型,思想活跃,通过日常的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具体的实践活动,使他们掌握核心价值观并践行它是绝对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太原市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城中村的改造和整体拆迁,越来越多的农民因此而失去土地,失地农民失去了生存的物质基础,生存权受到威胁,他们的社会保障成了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与城市相互衔接的社会保障制度,是解决好太原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广义的嵌入就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交融。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需要在政策措施上的有力推进,也需要实践推进中的经验总结,更需要各民族在彼此了解、彼此尊重、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相互往来、相互包含、相互依靠、守望相助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3.
对社会控制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社会学家罗斯,他从人的基本属性入手探讨了社会中的个人和社会秩序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社会控制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能动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约束和平衡机制的建构。罗斯的社会控制观对我国转型期的社会控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根据转型期社会的特点,我们应当贯彻适度和多元的社会控制方略。社会控制与个体社会成员的行动之间存在着相互构造的关系,它本身不是社会发展的目的,通过社会控制机制帮助社会成员获得自由,提高他们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从总体上达到自由、秩序和活力的统一才是和谐社会控制的旨归。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分工的相互制约机制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而转移的。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的相互制约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要深入研究与把握社会分工各方相互制约机制的客观规律性与客观要求,就必须改变观念,树立重视社会分工各方相互制约机制的思想。按照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规律性与客观要求,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增强社会各方相互制约机制的体制与机制,更好地促进社会相互制约机制的逐步增强,为在公平与正义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要素与社会整体之间关系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可国 《理论学刊》2001,1(5):58-61
社会是由人、文化和狭义社会三要素有机组成的。社会三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规定、相互决定的 ,应坚决反对片面的社会决定论、英雄决定论和文化决定论 ,消除社会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机械对抗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的立论基础,不是"基于道德原则"和"从生产力原则出发"这"二重性内涵"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基于道德原则"来评判资本主义并由此确定变革资本主义的途径。他们始终坚持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来分析社会历史进程及其变革动因。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既是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也是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分析社会问题并探寻社会变革途径愈益得力和确当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朱晓宇 《求实》2013,(Z1):188-189
<正>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进度、费用与质量是项目实施的三项关键内容,他们之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个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相互适应的问题。因此项目的进度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及其相互间的有机关系就构成了项目的三坐标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希望大家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注意科学施救,相互帮助、相互协助、相互关心,在救助他人的同时切实保护好自己。"1月底,四川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临行前,省委书记彭清华脱稿的壮行讲话引发医疗队共鸣。肯定各类队员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或综合素质、提醒他们面临的任务重,要他们保重自己,提出要求和希望……从抗击埃博拉医疗队、汶川地震救灾突击队、援藏队伍等出征仪式,到大学生毕业走向  相似文献   

19.
面对转型期社会分化与冲突的复杂局面,政府社会整合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而其原有社会整合手段与机制的不足,直接影响了社会的有效治理。因此,需要从制度、利益、价值、目标、资源等多个维度展开,形成一种相互关联、相互嵌入的复合多元的社会整合机制体系,为政府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20.
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家庭、学校、社会是一生教育的三个课堂,共同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三个课堂的教育功效各有所别,彼此之间的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和相互映衬决定着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成效。一、家庭的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最早是在家庭的教育中萌芽的。家庭不是房子,不是宾馆,不是饭庄,而是孩子精神寄托的场所,希望停泊的港湾,心灵得到呵护的乐园。家庭的生活、家长的言行、家庭的关系、家长的方法,对孩子的人文素质具有极大的教育影响作用。家庭生活从保证孩子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方面,奠定了他们人文素质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