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庆圆梦     
小家庆跟着父亲走了进来,他终于清晰地看到了在心里揣摩了千遍万遍,使他重见光明的恩人的面孔;清晰地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那张一半黑色,一半白色,象征着从黑暗走向光明的防盲治盲宣传画。 “家庆,快,快给恩人跪下……“小家庆的父亲,一位纯朴本分的农民,颤抖着嘴唇再也说不下去了,与儿子一起双膝跪下,用中国最传统、古老的方式,表达着心中  相似文献   

2.
民族伦理的"求同存异"是地方性知识寻求普遍性理解的过程;而道德教育的民间路径清晰地呈现了对于道德智识的控制和道德意识的引领;研究将现代化作为民族伦理与道德教育的参照体,着重阐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与调适,以期消弭"历史的惰性力",找到真正可以补偏救弊的方略.  相似文献   

3.
刑事诉讼法中的"等"字,属于"等外等"的范畴。从形式上来看,"等"字主要是集中在证据、强制措施和侦查这三个部分;从内容上来看,主要包括对客观事实、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以及侦查机关权力的列举。"等"字的存在,与语言、立法技术的局限性、立法过程中各方的权力博弈以及司法惯性和传统密不可分。"等"字的存在,在理论层面会导致法律条文的不清晰;在实践层面会导致法律适用上的困惑;在后果层面会为司法机关的恣意留下空间。对此,可能的化解措施包括:概念的清晰界定;立法技术的精细化;司法解释的完善以及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陈琳 《求索》2013,(4):250-252
贡布里希在对传统视觉艺术史的整理、建构过程中显示出其卓越的艺术理论造诣和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传统视觉艺术史被他总结为以再现为主轴、以装饰与象征为辅翼的三联架构,这与传统艺术形式是紧密对应的。贡布里希清晰地勾勒出了一个完整而恢弘的传统视觉艺术史,在后现代语境中回溯这一传统结构,具有着鉴往知来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姜陆先生是一位优秀的版画家,同时也对中国画有着极深的情结。他更愿意把自己的中国画作品称作水墨画,理由有二:一是自觉对"中国画"的界定不甚了了;再是自己的作品"虽有些中国画的面貌,但是按专业中国画家的标准要求,相去甚远"。这固然是他的谦逊之言,但是,这个谦逊却不无道理。中国画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体系,有着清晰的传承脉络与承接关系,也都约定俗成着许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实践思维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去理解和把握世界,其以坚持实践的现实性为根本遵循,以把握实践的对象性为基本线索,以注重实践的历史性为核心主题,以彰显实践的体验性为追求目标,呈现出清晰的逻辑理路,是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科学方法论,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重要启示:面向社会生活过程,遵循现实逻辑;科学把握对象性关系,增强互动维度;赓续爱国主义传统,深化历史意蕴;营造在场感与共情感,创新体验方式。  相似文献   

7.
谈谈“新民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我喜欢“新民乐”这词。原因之一:它含有“新”字,新的总比旧的好——新鲜,有时代感。之二:它言简意赅,很清晰明了地道出了它所包括的内涵——是对传统民乐的再认识和再创造。“新民乐”一词让人一听一看便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新民乐”的产生 谈“新”必先言“旧”。传统民乐(旧)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体现了传统中国人的品味和爱好。它包括民间歌曲、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大类。我们日常生活中指的  相似文献   

8.
霍明宇 《前沿》2014,(19):68-71
屈原所做《楚辞》渗透着他的审美理想,与儒家文化进行一番比较,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具有既相通又相反的美学特质。注重言志载道的社会功用,善用比兴寄托暗示文本的深层意蕴等,是其相通之处;而在对待人生出处穷通的抉择和态度、抒发情感的基调、艺术表达的风格等方面,则又体现出恰恰相反的审美特征。分析《楚辞》与儒家文化之间的相通和相异之处,有助于丰富对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认知,更为清晰地阐释传统文化中那些独具风格的思想和观念。  相似文献   

9.
<正>漫步在福州市鼓楼区的卧湖路、元帅路慢道,脚下是青石铺设的人行道和彩色沥青铺就的非机动车道,沿街两侧是充满福州传统古民居特色的马鞍墙、青瓦屋檐、美人靠、连廊等景观设施,当地居民惬意地生活或做着小生意。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晰地领略老福州的生活场景。这是福州市中心建成的首条慢行道,它实现了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到西湖自然风光景区在风格上的和谐过渡  相似文献   

10.
张志斌 《求索》2010,(10):202-204
先唐民间诗歌叙事传统主要显现于《诗经·国风》与汉魏六朝尤其是两汉乐府之中。"寄居"是先唐民间诗歌叙事传统的主要存在方式。叙事的灵活与逐渐清晰的人物形象则是先唐民间诗歌叙事传统最为显著的特征。先唐民间诗歌叙事传统以其鲜活的文学力开启了中国古典诗歌叙事的大幕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叙事进程中的重要一源。  相似文献   

1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论断,这集中反映了党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代表了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叙事的新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野下,可以清晰地发现二者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领域,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体而言,二者在政治维度,凸显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安全建构与执政理念的革新;在经济维度,具体演化为新时代文化产业精神再造与产业结构的升级;在社会维度,具体表现为新时代社会伦理体系塑造与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践行。  相似文献   

12.
正一、人民政协与新型政党制度的渊源近现代中国在山河破碎、风雨飘零中进行过不同类型的政党制度尝试。民国初年,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效仿西方,在中国实行议会制和多党制,后因"水土不服"宣告失败;继而,国民党倒行逆施实行一党独裁专制,也被历史所抛弃。历史发展清晰表明,只有建立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和基本国情生长出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政党制  相似文献   

13.
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十八大以来"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于丹 《北京观察》2012,(2):74-74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要拥有这样的未来首先要清晰地面对历史。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这种传统文化因为隔着时间和空间的坐标,它跟当下之间缺乏一种接近性。  相似文献   

15.
从作为一门隶属于逻辑学的技艺学开始,到今天发展为主流的哲学解释学;从规定如何解释特定文本的具体方法,到今天完成解释学的"哥白尼革命";从局部解释的技艺和规则的汇集,经过方法论的普遍化和科学化,到对理解元理论问题的本体论变革,解释学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真正独立的学科。从后现代的观点看,认识论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消亡。那种认为传统理性是人类知识的牢固基础,并试图证明它超越人类局限并与它所指的现实相符的努力,在后现代语境下不过是美丽的谎言。传统认识论要求的清晰、准确和完整在人文领域被证明是空想。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认识论是一个需要解构的传统。  相似文献   

16.
柴焰  焦勇勤 《青年论坛》2002,(4):117-118
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侧重于对文本的分析 ,其发展轨迹也非常清晰 ,从 6 0年代的反理论倾向到 80、90年代的理论复兴 ,其发展变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 6 0年代末到 70年代早期 ,主要是以妇女形象为主导 ;第二阶段是 70年代中期到 80年代中期 ,主要是重建女性文学史 ;第三阶段是 80年代中期以后 ,主要是发掘被人忽视和遗忘的女作家。虽然在三个阶段中 ,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家的思考焦点和理论主张有所不同 ,但都力图揭示男权文化传统中的男权思想 ,针对“男性构筑的文学史”进行了颠覆 ,并力图重建女性的文学传统 ,寻求女性自我表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皇权与绅权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不离不舍地嵌合在中华文明历久的社会演进之中.为清晰认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青年时代的费孝通便把“改造中国”以富民的人生理想定格在“认识中国”这个元点上,并终其一生“行行重行行”走访在华夏神州.《中国士绅》就是费孝通认识和描述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权力政治结构的代表作.复读这本学术经典,总能让人从中获得认知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业务模式尚不清晰,管理规范尚未成型,但又极具成长潜力的中小企业来说,要想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拉动企业绩效的第一动力,必须突破传统的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藩篱,寻求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的沟通主动性呈中上水平,其主动沟通意识略优于主动沟通行为.女生比男生表现出更清晰的主动沟通意识和更积极的主动沟通行为;文科生的沟通主动性比理科生更突出;城镇大学生比农村大学生表现出更加清晰的主动沟通意识,两者主动沟通行为的差异不显著;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沟通主动性比无学生干部经历的大学生更突出.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工作中,亚光漆涂膜面上的手印难以清晰的显现,用水热法制备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Fe3O4,40nm)可以改良现有方法。在亚光漆涂膜面上,与传统的磁性粉和银粉相比,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显现的纹线更为流畅,细节特征清晰。这表明,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可以有效显现亚光涂膜面客体上的手印,对于陈旧手印也有比较理想的显现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