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新闻晨报》5月13日报道,纽约当地时间11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以及《公约》缔约国会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海洋观的演进和海洋安全战略的调整,主要受国际安全形势、现代海洋法的发展、中国国家利益的拓展、中国海上力量的状况等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视海洋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一个战略方向,同时视海洋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并生效后的新形势,我国调整了海洋安全战略:注重从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统筹兼顾出发来谨慎处理与周边海上邻国关系,全面性综合使用军事、政治、法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各种手段,有理、有利、有节来确保中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一部影响21世纪世界格局的海洋法典。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空间利用等。本文试图通过这部法规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围绕这部法律展开的种种斗争,来展示当今海洋权益纷争以及它对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Corruption)是联合国历史上通过的第一项专门指导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其旨在预防和惩治腐败、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方面.我国已缔约《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将推进我国反腐败立法的进一步完善.本文拟就解决现行刑法关于行贿罪的立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为视角予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菲南海争端已被菲律宾提交至海洋法仲裁法庭。《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的适用有程序要求,中国已声明海域划界争端不受该制度的管辖,《公约》对陆地领土争端没有管辖权等对中国而言是有利因素,而黄岩岛是岛屿还是岩礁尚未定论则是不利因素。中国应采取的对策是痛陈菲律宾在中菲南海争端解决进程中的单边不合作行为,重申海域划界争端不受有拘束力争端解决制度的管辖,根据历史性权利捍卫海洋权益,要求国际海洋法法庭在海洋法仲裁法庭完成组庭之前制定临时措施。  相似文献   

6.
《党建》2016,(7)
菲律宾试图避开主权问题,利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仲裁机制的漏洞,否定"九段线"的意义和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将菲律宾侵占南沙群岛岛屿的问题异化为中国与菲律宾之间围绕几个岛屿地位和归属的争议。这样做并不能实质性改变南海的现状,反而会恶化与中国的长期关系,因而是短视的。中国方面应该抓住相关机会,利用各种渠道多做工作,最大可能减少仲裁案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蔡晓 《党建》2005,(12):34-35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并批准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这是广大党员干部非常关注的一件大事。那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国际性法律文件,对我国反腐败工作以及其他相关工作将带来哪些影响。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况1.公约  相似文献   

8.
李晓英 《新视野》2006,4(3):68-70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一部指导国际反腐败斗争的法律文件, 它的制定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指南和行动准则。作为《公约》的缔约国, 在享有公约所规定的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公约所规定的义务。本文以《公约》关于反腐败贿赂犯罪的规定为基础,结合我国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提出完善我国贿赂犯罪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上海岛最多的国家之一。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最大可管辖6大海洋区域:港口、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据此,中国拥有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7,(5)
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菲方胜诉,这一裁决本身就是非法和无效的。其违法性一方面体现在菲律宾单方面提起强制仲裁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十五部分"争端的解决"中规定的强制仲裁提起程序。另一方面,仲裁庭组成明显违反国际仲裁程序和国际仲裁规则。所以,其仲裁裁决是完全无效和没有拘束力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主持人语〕自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之后,各沿海国家对沿海海洋国土和权益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近来中国海洋周边情势呈现愈益复杂化的趋势,尤其进入2012年7月以来,中日对钓鱼岛主权归属的争端日趋尖锐化,使得两国关系跌入建交40年以来的冰点。国际舆论一直对中国发展海上力量问题紧盯不放,其聚焦点之一就是中国是否利用强大的"蓝水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进行海外扩展,追求霸权。同时,日本也展开了对中国的舆论战,增加驻海外领事馆数量、增发钓鱼岛  相似文献   

12.
本书是从国际法和海洋法的角度人手,以1982年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基础,以钓鱼岛争议、东海海洋划界争议以及这些争议的解决为主要分析对象,并结合中日两囡在东海的具体情况所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实践》2010,(1):39-39
《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该条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强制发达国家减排,具有法律约束力。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出台,为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合作打击腐败犯罪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机制,成为各国打击腐败犯罪的重要法律依据。文章首先介绍了《公约》的主要内容,其次着重分析《公约》对国内法律制度的发展和突破,最后提出完善我国反腐败法律机制的建议,包括:确立预防与打击并重的原则;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国内法对腐败问题的法律规定;在全球范围内加强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15.
热词     
正南海仲裁案位于海牙的常设仲裁法庭称,将于7月12日就菲律宾单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做出裁决。常设仲裁法庭是位于荷兰海牙的政府间组织,本身并不是法庭,主要职责是组织各类仲裁庭来解决成员国之间的冲突和争议。本次菲律宾提请仲裁事项的实质属于南海部分岛礁的领土主权问题,不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调整范围内,更不涉及《公约》的解释或适用,因此仲裁庭对此并无管辖权,不应  相似文献   

16.
伴随中国和平崛起及其战略选择研究不断趋热,伴随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后国际海洋秩序及其斗争方式和手段的深刻变革,过去相对沉寂的中国海权问题研究成为近年来中国国际战略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出现了可喜的学术争鸣。有的学者从中国要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  相似文献   

17.
杨艳新 《党课》2010,(3):82-84
2009年12月19日,被称为“二战后最重要国际会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曲终人散,但13天的漫长谈判只换回一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协议。该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公约》),1992年5月在联合国纽约总部通过,同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正式签署,1994年3月生效。《公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20):4-6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无论从《国际法》的发现占有权,还是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以及20世纪60年代以来生效的《大陆架,公约》《海洋法公约》来看,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都是无可争辩的。  相似文献   

2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世界海洋划分成六大部分,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制度。领海领海的称谓,历史上曾有不同的叫法,有的称作“沿岸水”,有的称作“海水带”,也有的叫“领水”。这些称谓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领海的某些特征。1930年海牙国际法编纂会议认为,“领海”一词较之以上的称谓更适合,故逐步被各国所接受。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