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前进》2014,(3)
<正>为了解我省当前城中村社区建设现状,课题组在全市选取了10个城中村社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2份,问卷调查对象有城中村居民、社区干部、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围绕当前城中村社区的经济、管理、服务、环境等设计了29道题。对"您认为城中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可多选)"的回答,64%的被调查者认为"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为居民办事",位列第一;42%的被  相似文献   

2.
政府与“城中村”社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制后的“城中村”居民成分复杂、公共基础设施奇缺、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文化冲突激烈 ,加上需要大量建设资金 ,因此 ,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就显得比其他社区更加重要。政府应该成为“城中村”社区建设制度的设计者、“城中村”社区建设的引导者和协调者。从这个意义上讲 ,能否正确发挥政府在“城中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关系到“城中村”能否真正从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完全融入现代化大都市。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社区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经历,城中村社区从地域空间上看,已属于城市发展规划的范围;从户籍身份上看,城中村的村民已改为城镇居民;从管理体制上看,大多城中村的管理主体已由村民委员会转为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在街道办事处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下开展工作;从土地所有权来看,城中村土地为城中村居民集体所有;从经济关系上看,  相似文献   

4.
城中村作为城市化背景下产生的特殊经济社会形态,在内生因素和外生变量共同作用下,正经历着社区秩序"解构-重构"的过程,新的社区秩序逐步生成。但城中村的社会结构高度异质化、管理能力弱化、社会空间冲突持续、社会排斥严重等问题长期存在,成为社区失序风险产生的"温床"。面对可能存在的失序风险,应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重构社区社会关系网络,增强民间规范正向约束力,充分发挥精英治理作用,以期进一步完善城中村社区治理体系和提升城中村社区治理能力,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笔者以广州市荔湾区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21个城中村各经济联社的社员、干部和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问卷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4%。从调查数据看,82.66%的干部和社员对本村经济发展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超过85%的城中村干部  相似文献   

6.
刘昱 《中国民政》2012,(7):48-48
推行“村改居”社区建设,是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针对当前现状,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路径推进“村改居”社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在"城中村"租房者近一半是毕业大学生,这一现象有着广泛的社会背景.本文基于郑州市10个"城中村"471份问卷的调查,分析了在"城中村"租住的毕业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认为:租住"城中村"的毕业大学生在工作、居住环境、收入和消费、人际交往等方面承受着巨大的现实困难,这些困难正在转化为他们内心的不满情绪.  相似文献   

8.
《精神文明导刊》2001,(8):46-49
为了响应党中央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号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需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和平里街道工委、办事处认真分析了社区工作的现状,并在2000年5月份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集中时间、集中人员对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社情民意进行了社会调查,发动社区干部160余人挨家挨户地进行走访,发放了2800份调查问卷(其中对居民发放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1份,对单位发放800份,收回有效问卷476份),以期摸清群众的需求,发现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社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主力军,青年务工农民的居住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提出了作为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过渡性居住的两种主要模式:"集宿区"和"城中村",结合苏州市青年务工农民居住状况的调查研究,对"集宿区"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两者间关系的解读,探索出一种两者融合的混合社区模式,并从开发模式和管理策略上证明了这种混合社区模式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正>"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变迁中的一种特有现象,其实质是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作为"都市里的乡村","城中村"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已是当务之急。作为"过渡型社区""发展型社区","城中村"社区治理相较于一般城市社区治理或农村社区治理,其牵扯的利益更加多元,面临的矛盾更加复杂。在治理过程中,必须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相似文献   

11.
梳理城中村生成及存在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城中村改制与改造的实践逻辑,是让已经污名化的、具有类贫民窟特点的城中村,转型为现代城市社区的必由之路。城中村改造,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大规模的推倒重建都值得反思。树立综合性与渐进式的改造理念,建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机制,是成功改造的基本。  相似文献   

12.
《西部社会》2002,(3):44-45
全国城市社区建设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进入了全面发展、整体推进的阶段。各地充分借鉴全国社区建设试点城市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领导、有组织、有步骤地稳步推进社区建设。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确立了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规划方案,合理划分和调整社区规模,建立了社区组织,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竞争、考试录用,选举产生了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社区建设的工作体制基本形成,展现出崭新的风貌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城中村"改造5年计划,从2007年到2011年,下城区要完成潮王、三塘、灯塔、西文4个撤村建居社区的"城中村"改造任务和其他撤村建居社区农转非拆迁安置房的建设任务,农转非拆迁安置房开竣工面积将达到9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下城区多层农居建设管理中心已经完成"城中村"农转非拆迁安置房开工31.22万平方米,今年还将开工建设33.78万平  相似文献   

14.
向平萍  严颖颖 《人民论坛》2013,(12):159-161
随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兴起,社区工作人员已经成为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的主力军,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潜能,日益成为社区管理的重要内容.文章试图以双因素理论为基础,运用个案访谈的方式对唐山市社区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为完善城市社区工作人员激励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现象,其自然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有着更高的异质性和更强的变动性。城中村青年作为在生命历程和生活空间上有别于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的特殊社会群体,其社会认同状况折射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中村青年的社会认同整体呈现二元性、钟摆性和分裂性的特征,且社会认同内部具有潜在的多维性、复杂性和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地方政讯     
宗河 《中国民政》2009,(1):46-46
武汉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武发[2008]18号),对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加强社区队伍建设、推行社区物业服务、强化社区建设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具体而实在的要求。《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建立社区服务站网络,整合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规范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的管理;要求切实改善社区工作条件,增加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增加社区工作经费,改善社区工作和居民活动用房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金红磊 《湖湘论坛》2009,22(5):109-111
城市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内在要求,是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终极目标。应认真分析国外社区管理模式,提出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路径: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构建科学的社区管理体制;注重社区参与,强化自治意识,提升居民社区归属感;培育和扶持民间社会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促进社区工作的规范化;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促进社区管理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8.
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城中村改造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由多种功能构成的有机体,为居民提供居住、交通、生产、商业、休闲等社会环境。在我国社会转型期,由于城市住房资源配置失衡而引发的社会阶层差异扩大和居住空间隔离分化现象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对社会和谐发展构成潜在威胁。本文通过将城中村改造与建设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结合研究,认为在城中村改造中引入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的社区模式,以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提供经济适用住房为改造目标,是城中村城市化发展的可持续方式,也是城中村社会有机更新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中村"现象,成因复杂,既是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也是影响人居环境、城市建设品位、城镇化进程的一大难题。如何稳妥解决"城中村"的农民建房及其环境治理,关系重大,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20.
改造“城中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顺应工业化、城市化规律,稳步推进“农业向工业转、农民向市民转、村庄向社区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