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简希 《世纪桥》2014,(7):74-75
门阀世族是由东汉豪族地主发展起来,随着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依靠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社会地位的不断上升,出现了累世公卿的显赫家族。整个魏晋南北朝都受这种门阀势力的影响,西晋属于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暗弱时期。本文将从内外战争、荫客制度与九品中正制的促进、门阀的庄园经济的发展与玄学思潮兴起四个方面论证西晋太康年间门阀势力兴起之因。  相似文献   

2.
胡晓明 《唯实》2014,(6):92-94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家族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东晋南朝时期以门阀世族为主的家族教育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当时众多的世家大族中,最值得称道的无疑是一流高门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在家族教育方面,这两大家族亦像其门第一样,为其他家族所难企及,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树立了崇高典范。  相似文献   

3.
<正>幽州自汉末以来,成为逃避社会动荡的大族蔽身之地,幽州的儒学文化也便渐次兴盛起来……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举进入中原的时代。他们纷纷建立政权,主动拥抱汉文化并最终走上汉化的道路。在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中,留守北方的士族——主要是河北士族聚集在幽州附近。他们一方面维持家族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主动参与少数民族的政治生活,将儒家的政治伦理应用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建设之中。伴随这一过程,幽州的儒家文化日渐兴盛起来。在北朝时期,这些士族逐渐发展壮大,跻身政界,造就了幽州门阀士族的崇高声势。  相似文献   

4.
魏晋时期,不同的政治势力在激烈的斗争中,随着大量兼并土地、置建庄园,逐渐形成了权门势家和门阀士族。士族阶层既有非常腐朽的一面,但由于汇集了各类政治文人,又整体上带动了思想文化上的解放,成为魏晋玄学的倡导者。社会性的玄学理性思潮和佛教哲学观念给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5.
清谈为魏晋午间地主阶级,特别是门阀士族所崇尚的一种习气。他们远离世事,崇尚虚无,空谈名理。当时清谈的主要内容为先秦儒家典籍中的《周易》和道家的《老子》和《庄子》。这三部书合称为“三玄”,  相似文献   

6.
中朝时期,儒学衰微,玄风大畅。“清谈”既是中朝玄风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造就以士族及其追随者为主的中朝名士的一种特殊方式。“清谈”虽然是一种学术活动而不属于政治行为,但其通过评价而形成人物名望的巨大作用,使其对中正定品和官员入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清谈”的形式是学术的,但它所产生的结果和影响却是学术和政治兼有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建设》2013,(5):43-43
我国的科举制首创于隋朝。当时隋朝选拔的官吏主要是北周的旧士族。南朝的江南士族和北齐的山东士族,只能保持社会声望,却失去了政治上的特殊权力。于是,朝廷就采取考试的办法,从而使士族有了入仕当官的途径。在战国时代,就有很多政治家和思想家在提倡选“贤与能”,提倡考课与铨叙.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唐代三大传奇之一的《莺莺传》,在漫长的文学批评史中,研究者们多把焦点定位在造成这出爱情悲剧的原因上。从20世纪20年代至今,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的看法:第一,唐代门阀制度以及由此产生的文人"热衷仕宦"的心理。以陈寅恪、王季思为代表,认为由于崔莺莺家道不振,无法提供张生追求仕宦所需的权势,由此造成二人分手。第二,张生的性格因素。姚瑾的《试论〈莺莺传〉崔张离异的原因与性质》认为张生性格中还存在着轻视女性,甚至视女性为玩物  相似文献   

9.
山水诗的产生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雁 《理论学刊》2001,(3):121-123
我国古典山水诗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政治经济的因素 ,也有文化方面的因素 ;既是文学自身发展的必然 ,也与东晋门阀世族的山水情结及审美趣情紧密相关 ,尤其离不开魏晋以来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由于汉末的战乱和天灾人祸 ,个体生命意识被“白骨露于野”的残酷现实激活 ,无论是玄学、佛学的兴盛 ,还是归隐风气的流行 ,都与此相关。也正是生命的极度紧张状态 ,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了大自然的生动、和谐与自由 ,以山水的永恒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以山水的不变观照人生的无常。  相似文献   

10.
"皇权不下县"是对中国传统基层社会的一种流行解释。这一解释的争议在于传统基层社会的"非国家化"和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扩张。此说法虽新,但与费孝通早年提出的"双轨政治"十分类似。通过对费孝通作品的回顾,"皇权不下县"并不是一种实然性的描述,很难用它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一概而论的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社会博弈状态并不相同。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县以下确实没有正式的职官制度。但是,皇权强势而造成基层社会的僵化,从而形成实质的"编户齐民",很难说这还是"皇权不下县"。因此,对"皇权不下县"的引用应该谨慎。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依然有效、应当注意基层治理中行政吸纳社会的倾向和以社区为重点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梁武帝积极兴办学校,倡导讲学活动,实行经学生策试入仕制度,编纂五礼,这一系列措施促使魏晋以来式微的儒学得以复兴。梁武帝开创的"三教同源"说为儒释道的融合奠定了理论基础,他树立的三教兼修的范式则在实践上为儒释道融合开辟了道路。梁武帝经常召集文士吟诗作赋,晋升诗赋优秀者的官职或赏赐金帛,同时重视整理和编纂典籍,从而推动了文学和文化的昌盛。五馆、经学策试、官班制等制度和"唯才是举"的政策,打击了门阀士族的势力,促成了寒庶阶层的崛起,推动了贵族制向官僚制的演变。梁武帝的一系列举措对推动中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张恒 《世纪桥》2011,(1):23-24
在中国封建王朝皇权交接的发展演变历程中,由于满族特殊的文化环境,清朝皇权交接出现相对特殊的情况,在幼帝皇权的代行和回归上具有不同于历代封建王朝皇权交接的独特之处。清朝统治者并非一成不变地承袭汉制或因袭满洲旧制,而是将保留、吸收相结合,既学习、借鉴汉族王朝的经验,又尽可能地保持满族传统制度与习俗,并随着形势的变化与需要,不断予以改进,保证幼帝在成年后顺利地执掌皇权。  相似文献   

13.
士族现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士族本身更强调的是文化素养,世族则注重的是世代传承以及乡里势力,二者有时可以通用。而势族则不同,它强调的是对政治力的控制,无论是士族高门、还是寒门庶族都可以成为势族。  相似文献   

14.
宋太祖登基后创新“站朝”。这项创新改变了会风会纪。 在宋代以前,级别够高的大臣在朝堂上还是有座位的。譬如,东汉末年,曹操上朝时,汉献帝就要给他看座;东晋的第一任皇帝司马睿登基时,就拉着丞相王导与他同坐。虽然这些事都发生在臣强君弱的特定时期,但,即使到了隋唐时期,宰相在朝堂上,依然是有座位坐,有茶水喝的。  相似文献   

15.
梅桑榆 《唯实》2007,(2):94-94
崇拜帝王是国人几千年来不解的情结。而今,虽然皇权专制制度已被消灭近百年,皇帝这玩艺儿也早已绝了种,但这些年来,由于一帮崇拜皇权的作家、编剧、史学家跪伏在地,如痴如狂地猛写歌颂皇帝的作品,颂皇的书籍铺天盖地,颂皇的影视剧充斥荧屏,致使国人崇拜帝王的热情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6.
权力制约是普遍规律,中国封建社会的模式是皇权之下的行政权(相权)、军事权、监察权相互制约以及这些权力系统与皇权相互制约,而监察权则是专门的权力制约系统,这在宋代尤为典型.宋代的中央权力架构中,台谏专门负责监督、纠察、制约皇权、相权、军权和司法权等各种权力,在权力结构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为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维护国家和政权长治久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历代都有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棋局——第一局:东晋时期,爆发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东晋以8万人马,打败了号称百万人马的前秦80万大军。当捷报传回建康的时候,指挥全军的谢安正跟朋友下棋,  相似文献   

18.
王海青 《理论学刊》2003,(1):140-141
东晋赋学理论呈现出衰微趋势。这时期的赋学理论体现了政教赋用观到审美赋用观的过渡 ,山水审美意识的自觉以及尚辞采、重音韵的形式追求。东晋政局的无能 ,赋的“体物”传统 ,玄谈风气的炽盛 ,是东晋赋学理论衰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应该批判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有两条,其一是『自然经济』思想,其二是平均主义思想。二、应该批判中国传统的政治思想。主要有两条,一是皇权主义,二是官僚政治,报刊上说李世民了不起,他所说的『水可载舟,水可覆舟』,充其量不过是个民本思想,这是皇权主义的一种补充,是好皇帝思想的补充,没什么了不起。问题是这个思想在今天还影响很大,甚至报纸上也宣传这种思  相似文献   

20.
萧梁部曲的招募方式大致有六种类型:一是朝廷敕令或批准的招募;二是执行皇太子命令的招募;三是王侯私自招募;四是官员自行招募;五是衣食无着的流民主动投募;六是豪强私自招募。部曲的成分主要是破产流亡的农民、士族豪强的宗族乡亲、北魏官员投奔梁朝时带来的部曲、北魏降民与降兵、少数族人民、盗贼与流氓无赖。萧梁部曲与世兵存在着显著差异,主要是:世兵归国家所有,而部曲为士族豪强所私有;世兵与部曲虽都不入国家民籍,但前者编入军籍,称为兵户,后者编入士族豪强的家籍;世兵的身份是法定的、强制的,部曲则基本是自愿的、以情义相隶;世兵身份卑微,部曲有相当大的人身自由,社会地位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