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汲取苏共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深刻汲取苏共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共党员数量的变化与其执政能力呈现出一种辩证关系。列宁时期,苏共保持了精英党的特征,苏共党员数量的适度增加提升了党的战斗力,有利于社会主义政权的巩固。斯大林时期,苏共逐渐从精英党发展为群众党,苏共规模的扩大在推动苏联模式的建立和巩固的同时,却引发了党员和干部质量下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等负面问题,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时期,苏共党员数量急速膨胀,苏共虽然仍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要载体,执政能力却逐渐衰弱,逐渐陷入危机中。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全面溃散并最终解散。苏共由盛到衰说明:马克思主义政党不应以规模扩大为唯一目的。在吸纳新党员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党员质量和组织建设;否则,会适得其反,削弱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致使苏联解体、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对自身执政能力建设重视不足无疑是一条重要诱因。在苏共执 政后期,执政方式和执政体制上的缺陷表现得日益明显,党的执政理念也出现了偏差,加上苏共长期以来对内对外 奉行错误的执政方略,导致苏共执政环境日益恶化,执政资源逐步流失,最终动摇了苏共的执政基础,使之丧失了 执政地位。这充分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因而必须持 之以恒地加强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我们分析苏共垮台的原因,汲取其在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党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立场,推进民主化的进程,强化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6.
刘建民  晏海涛 《求实》2007,(5):22-24
苏共垮台的教训主要在于思想僵化,脱离群众、形成特权阶层、先进性得不到彰显。执政能力没有随着形势的变化相适提高。因此,我们党必须牢固确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做到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对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能不能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从"四自能力"的视阈来审视,苏共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曾经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同时也发生了严重失误并留下了深刻教训。苏共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的经验教训,警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处理好党员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个人与体制的关系、改革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以及党的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涉及到很多方面内容。《决定》的第四部分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领导发展能力。”还强调,在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要不断提高领导经济的工作水平。根据当前我国的情况与苏共的历史教训,我  相似文献   

9.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决定》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执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总结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特别是苏共失去政权的教训,对于深入理解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廉政建设上出现失误,在党群关系上丧失了先进性 共产党靠自身的先进性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又靠凝聚广大群众的力量取得了政权,因此说,党执政后能否永葆自身的先进性,直接决定着党与广大群众的关系和感情.人民群众如果成为党执政的重要资源,党的执政地位就能巩固,反之,就会垮台.苏共的兴衰历程可以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党员的数量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不一定成正比--苏共在1917年拥有20万名党员时夺取政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执政的共产党;在1945年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1991年拥有近2000万名党员时亡党,因为此时已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基础.要知道,当时苏共党员占苏联人口的比重很大,已占到人口总数的8%以上.如果苏共的每个党员都能体现先进性,苏共不会亡党,苏联也不会解体.  相似文献   

11.
张树华  赵卫涛 《党建》2013,(7):61-63
苏联共产党,这个曾经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共产主义政党,如今已走进历史20多年了。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苏共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注重将群众路线作为党一以贯之的根本工作方针。然而,随着苏共执政的长期化与执政地位的稳固,党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在苏共执政后期尤其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在党风建设方面所暴露出的问题十分尖锐。  相似文献   

12.
周余云 《求是》2014,(4):55-56
<正>苏共败亡是20世纪90年代震惊世界的重大事变。时过境迁,人们在扼腕叹息之际,仍在不断思考:一个拥有1 900多万党员、执政70多年的苏共是怎样突然消亡的?苏共败亡有着复杂深刻的国际国内因素。但追根溯源,苏共衰亡,败在自身,尤其在苏共执政后期,党风不正,导致党越来越脱离群众、与人民离心离德,党的领导集体也不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纠正,对此麻木不仁。这是苏共亡党丧权最根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党必须进一步强化执政意识和巩固执政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探索》2001,(5):30-33
十年前苏共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缺乏强烈的执政意识.刚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执政意识弱化、执政地位面临中击的现象.为避免重蹈苏共覆辙,在新世纪,中国共产党要能继续执政、执好政,首先就要有强烈的执政意识和执政愿望.本文分析了党的执政意识淡化的现象及原因,着重提出了强化执政意识、巩固执政地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纵观苏共执政方式的逻辑进路,从苏共执政方式的历史场域、苏共执政方式的扭曲发展、苏共执政方式的调整改革、苏共执政方式的歧途轨迹、苏共执政方式的经验教训5个维度透析苏共执政条件和执政任务,总结执政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纵观苏共执政方式的逻辑进路,从苏共执政方式的历史场域、苏共执政方式的扭曲发展、苏共执政方式的调整改革、苏共执政方式的歧途轨迹、苏共执政方式的经验教训五个维度透析苏共丧失政权、国家解体的历史教训,总结执政规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记者:刚才您分析了苏共历史上历届领导人在探索苏共执政党建设的有关情况,尤其是戈尔巴乔夫对党的“根本革新”,这些都没能使苏共复兴,您能否从执政失败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苏共在党的建设方面失误的主要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王长江:其实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关于苏共失败的原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20多年前,有着近2000万党员、执政74年的大党老党苏联共产党轰然垮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苏共执政后期官僚主义盛行、形式主义泛滥,阻隔了苏共与群众的关系,动摇了执政根基。官僚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天敌  相似文献   

18.
苏共亡党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严重挫折,给世界社会主义特别是执政的共产党留下了深刻教训,忽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加速了苏共的亡党。总结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对于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姜跃 《党史博采》2005,(3):15-20
1991年,苏共这个有着93年历史的大党宣布解散,同时也结束了自己单独连续执政长达74年的历史.那么,苏共是怎样由一个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甘愿为人民的利益流血牺牲、为人民谋福利的党,演变成为一个脱离了群众、高高在上而为群众所抛弃的党呢?其实,这个问题自苏联解体、苏共解散以后,就一直为我国所关注.显然,世界上最大、历史最长的共产党的兴衰成败对我党的执政实践更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共在长期的党建过程中,忽视甚至是有意弱化党内监督机制。由于苏共长期一党执政,没有党外其他政治组织对其进行监督;而党内又缺乏必要的、有效的监督和防范机制,使得官僚特权和腐败现象逐渐蔓延,主观上割裂了党与基层组织以及广大群众的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对苏共监察制度的历史考察,剖析苏共亡党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