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伟 《世纪桥》2014,(6):47-48
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现象频繁发生,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刻不容缓。本文着重从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体系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工作目标,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及干预的实践体系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旨在探索构建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2.
周艳  单巍 《山西青年》2023,(20):196-198
近十年来,国内学界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研究发展迅速。本文梳理近十年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研究成果,从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体系,策略,机制,以及高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原生家庭等角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具体实践等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该类研究中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心理危机是伴随着危机事件的发生而出现的一种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主要来自危机源、人格特质、心理认知等方面,呈现出矛盾性、多元性、多层次性等特征。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必须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危机源的管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完善科学的危机预警制度,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繁发生,树立科学的危机干预意识,并对危机进行有效干预,对于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本文从机构、机制、体系以及预防教育和专业干预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希望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5.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见诸媒体的个案和调查都显示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心理危机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笔者从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分析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形成的原因,探讨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表现形式,从个体发展、社会文化和国家政策等多视域探讨预防和干预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发生的有效途径,实现女大学生就业平等。  相似文献   

6.
叶小舟 《山西青年》2022,(21):193-195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组成部分,是构建平安校园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媒体的发展给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来不可避免的挑战,同时也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提供了新思路。高校要在把握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加强危机教育,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现状,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预防、预警、干预及后干预体系。坚持预防和教育为主原则、及时性原则、科学识别原则、保密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深刻认知"心理危机"的基础上,对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尝试性探索,突破性构建以"常态性预防""动态性预警""发展性干预"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系统。  相似文献   

9.
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我国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现状,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评估、预防、预警、干预及后干预体系。坚持预防和教育为主原则、及时性原则、科学识别原则、保密性原则及发展性原则是促进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科学发展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结果显示对全国300余所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值得重视,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危言耸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最主要源于恋爱、交往、心理疾病、学习等方面;多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缺少系统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结果显示对全国300余所高校43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状况值得重视,既不可掉以轻心,也不可危言耸听;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最主要源于恋爱、交往、心理疾病、学习等方面;多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缺少系统的危机干预专业培训;专业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2.
心理委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分析了高校心理委员的角色及定位,探讨心理委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并对当前心理委员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理念与治疗架构符合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时限要求,公安院校大学生也更适应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行动导向。因此,探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视角下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危机晤谈的步骤与方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的过程中,直接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主要有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合力,产生积极的效果,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5.
面对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和越来越大的学习压力,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方面。文章通过辅导员工作案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进行探索,找出问题关键点,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及实施办法,并根据实际案例总结具体工作经验和启示,以期帮助高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相关工作,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的过程中,直接提供社会支持的主体主要有学校、家庭、同辈群体。学校、家庭、同辈群体相互补充,相互合作,可以形成合力,产生积极的效果,化解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指标因素体系是心理危机预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文章通过对湖北100多所高校分层随机抽取样本,针对850份"大学生心理预警指标因素"问卷进行分析,建立了大学生心理预警指标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式。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预警指标因素中,家庭结构和自我健康认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应激源水平,心理应激源通过负性情绪为中介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社会支持在其中起着调节作用。在调查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心理安全预警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白振玉 《山西青年》2022,(23):178-180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往往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大学生亦是如此。当代大学生是幸福的一代,但也是背负极大压力的一代。例如,大学环境的适应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问题、就业问题等,都可能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危机,久而久之就会对其身心产生严重不良影响。本文将重点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现状及防控对策,以期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事关高校发展与社会稳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引起高校与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分析研究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问题,并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20.
罗红  孙光 《理论导报》2011,(3):51-52
"5.12"汶川大地震后,灾后大学生心理救助与危机干预工作尤显重要。本文以社区心理工作关于"预防为主"的理念为指导,从实践中总结适合灾区大学生心理特点、有效运转的三级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即初级预防——充实同辈心理咨询队伍,次级预防——建立专业心理咨询队伍,高级预防——畅通专家把关处置渠道,从而达到了有效消除严重危机事件的预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