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孔子的主要言论集《论语》中,“君子”一词是出现最多的词之一。共出现107次(仅次于“仁”的次数,109次)。在《论语》中,“君子”的涵义有两种:一种是指世袭贵族阶级,有地位的统治者;一种是指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以第二种涵义居多数。这种有高尚道德品质的君子形象,是孔子宣扬的理想人格的形象。下面我们粗略  相似文献   

2.
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进行了多方面的阐述,集中体现了孔子的“君子观”。在孔子看来,君子是德行高尚的人,同时也是真正幸福的人,君子的幸福正是源于其德行本身。由此可见,孔子幸福观的实质是一种“德福一致”的德性主义幸福观,这种幸福观对当下追求幸福或者感觉不到幸福的人们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文化资源,其中尤以和谐人格思想重视由人的内心和谐而外化出现实生活的和谐,是当代青少年健康和谐人格养成的重要文化资源。儒家君子人格主张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生命价值指向于丰满的精神文化维度。君子人格有丰富内涵,但其核心是仁、智、勇三种基本美德。在现代情境下,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转化和重新阐述,是当代青少年人格养成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孔子在《论语》中所论及的君子人格具有全面多维性,其根源在于:孔子的君子人格是摆脱宗教鬼神观念和抽象伦理教条的实践生发,是在全面生生的境域促动中不断陶冶和锤炼的君子人格。孔子以乐为教,深刻体验和感悟实践的生生之乐,沉浸在博大的生生境域之中,乐在其中地发现、锤炼和拓展君子人格。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有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如天命观念、宗法伦理窠臼以及贵族等级制度偏见等。继承并发扬孔子君子人格思想的精华,摒弃其封建性糟粕,把自我投入到全面丰富的人、全面丰富的自然、全面丰富的社会历史大时空、多维度、全方位的生生互动中去,做一个全面、共同、持续发展的平常人。  相似文献   

5.
政治人格展现了个人的政治特质,是政治文化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政治人格与政治价值认同相表里。林则徐禀其儒学家世,认同君子人格,具有强烈的经世情怀与担当意识。忠君是君子人格的核心内容,在忠君方面,林则徐自我"矮化",高崇君权,与传统士大夫政治人格并无二致。林则徐及其政治人格,是君主政治条件下士人政治人格的又一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6.
孔子之学以“仁”为根本,“成仁”乃其理想,仁既体现了仁道的原则,同时又为理想人格提供了多重内容。“仁”的学说存在着许多历史足迹,但它那种积极的价值取向无疑可以给现代人提供某种人格理想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孔子教育思想是从“仁”派生出来的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其精髓是践“仁”。孔子关于知与行、学习与实践关系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充满了辩证法,揭示了人的认识论和教育的基本规律。“仁”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如何进行教育?孔子主张行“仁”,即用“仁”的方法去实施教育:一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有教无类”;二是强调教育要落实到主观世界的改造,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三是以“仁”的理念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我们应当把孔子教育思想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要的杰出的人材。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同志指出:好干部的标准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并把新形势下好干部的标准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如何按照这样的标准提升自己,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聚焦对标,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和品格陶冶。1新形势新任务赋予务实担当的新内涵"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大事难事看担当"。务  相似文献   

9.
<正>一、不忘初心,方能担当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开宗明义,指明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担当。进入新时代,明确新使命,阐明新思想,提出新方略,擘画新蓝图,开启新征程??3万多字的报告,有力书写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使命担当。十九大闭幕后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读《论语》可以发现,孔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其实并不是后世儒者所称道的“圣人”、“仁人”、“士”而是“君子”。本文对孔子的理想人格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指出了孔子的“理想人格”是君子人格,并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君子人格的品质特征,认为孔子所设计的君子人格是集“知”、“仁”、“礼”、“勇”为一体的道德伦理人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经济和制度层面的保障,还需要道德伦理层面的考量,因此,作为道德伦理人格的君子人格就对我们针砭时弊,提升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追求,构建和谐社会的德性之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司马光的人才观(也即人才分类)是:才德都具备而完美,这样的人称为"圣人";才德都不具备,这样的人称为"愚人";品德高于才能,这样的人称为"君子";才能好,但品德差,这样的人称为"小人"。其用人之道:"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当今,公安机关的识人、用人者,要自识、自为;要克服重才轻德的弊端;要亲"君子"远"小人";不要用绝对化的观念去看待司马光的人才分类。应吸收司马光的人才观与用人之道的精华,为公安机关选拔、培养出大批德才兼备的"君子"式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勤政务实、敢于担当纳入好干部标准,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调整期、困难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迫切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想担当、敢担当、善担当、促担当。  相似文献   

13.
孔子从德性修养和修为角度批评管仲德不足,又从国家统一、天下和平和华夏文明延续等角度盛赞管仲之仁功。这是孔子具体而灵活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表现,表明他既看重一个人的德性修为,又看重一个人的实际历史贡献。同时也说明孔子的仁学包含德业和功业两个层面的内涵,"仁"的理想境界是同时具备道德和功业,道德和功业统一于"仁"。而在现实中,无论哪方面作出贡献者皆可称"仁",不因其功夸大其德,也不因其德不足否定其功业,体现出孔子在"功""德"关系上的辩证圆融态度。而多数后儒们重内在修养轻外在事功,仅从道德和心性修养层面评价管仲,抛弃了孔子看待"功""德"关系的辩证思路。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其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观点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是我国高层次人才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学习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对克服当前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成长过程中的误区,使其成为既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高尚的理想道德和积极的创新能力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逍遥游》《齐物论》论述的政治身份是圣人,而《人间世》寓言主体的政治身份是君子百官。君子百官是庄子“古之道术”政治图式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政治理想图式中,圣人无名;君子百官各司其职,因时而用,这是《人间世》思想的重要背景。该篇通过颜回、叶公子高、颜阖三个寓言故事的描写和有关才之有用无用的讨论展开论述,其落脚点在于君子百官这一政治身份,不宜扩大到普遍的人世间。  相似文献   

16.
<易传>作为解释<易经>之书,以"观其德义"为纲领,以"本天道以立人道"为原则,效法"天道"发明"人道"之"德义".<易传>人道思想的核心是君子思想:首先,认为君子具有四点基本品质印"明于忧患与故"、慎言、自强、知时;其次,通过"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创易,代天行道,完成天道与人道(君子)的贯通;最后,强调君子应"进德侈业",以"安身立命",实现君子的理想人格,"乐天知命",达至圣人境界.  相似文献   

17.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宝库,而儒家文化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思想政治教育应汲其精粹来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君子人格思想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存养四心",修炼善良之性;二是"由仁义行",恪守道德之则;三是"重义轻利",立正价值取向;四是"与人为善",一展鸿鹄之志。将孟子的君子人格思想中的精华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式、人文化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助力。  相似文献   

18.
党员坚持学习,既是一种政治责任,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既能提高高尚的精神境界,又能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既是自我完善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9.
<易传>作为解释<易经>之书,以"观其德义"为纲领,以"本天道以立人道"为原则,效法"天道"发明"人道"之"德义".<易传>人道思想的核心是君子思想:首先,认为君子具有四点基本品质印"明于忧患与故"、慎言、自强、知时;其次,通过"天地设位,圣人成能",圣人创易,代天行道,完成天道与人道(君子)的贯通;最后,强调君子应"进德侈业",以"安身立命",实现君子的理想人格,"乐天知命",达至圣人境界.  相似文献   

20.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简称"讲话"),关键是把握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历史担当意识、真挚为民情怀、务实思想作风和科学思想方法"的思想精髓。本文从坚定自信:信仰忠诚与理论自觉;担当勇毅:历史担当与改革胆略;务实亲民: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开明睿智:眼界胸襟和思想方法等四个方面,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和理想人格,精神品格与思想智慧等理论层面,对"讲话"贯穿的思想精髓进行了具体的理论阐发。并认为,"讲话"的思想风格,既传承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人领导魅力,是站在时代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新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坚持、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