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环节。面对扶贫脱贫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要以问题为导向,将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红旗渠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在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发挥红旗渠精神的引领作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实现精神脱贫,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动员协调各方,广泛凝聚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彰显红旗渠精神新的时代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战略交汇期,在实践中探索乡村振兴顶层设计与精准扶贫微观政策有效衔接是当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这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交汇点,在党建引领、产业支撑、主体力量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对不同地区的脱贫攻坚现状和振兴情况加强调查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动脱贫攻坚,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确保脱贫高质量、可持续,脱贫成果不断巩固提升,让广大群众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的伟大实践中,持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经济进入加速调整的"深度不确定"新常态。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力度,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挖掘内需潜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超越传统意义的"城乡统筹关系""城乡一体化",走向"城乡共同体融合"。城乡相互促进、相互协调,推动城乡一体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乡村振兴、完成脱贫攻坚、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路径。"新发展格局"开启了城乡共同体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主持召开的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脱贫攻坚工作进入目前阶段,要重点研究解决深度贫困问题。"这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的最新成果,标志着精准扶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进一步压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对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围绕"聚焦三个重点、关注两个群体、抓实六项工作"落实落细工作措施,确保存在问题在6月底前全部"清零",为全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2016年以来,通山县充分认识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紧迫性,以钉钉子的精神拿出务实管用的贯彻措施,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一项一项抓落实抓推进,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树立鲜明导向,下好脱贫攻坚一盘棋一是坚持干部带头,发挥一线指挥作用。通山县委深刻领会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力促"双联"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着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提升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制约发展难题。今年来,突出产业扶贫,着力在"带"字上  相似文献   

7.
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解决贫困问题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期盼.脱贫攻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十三五"时期,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脱贫攻坚战即将圆满收官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贯彻落实好这一指示精神,当务之急是做好...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与维护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运筹帷幄.加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和贫困治理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必须强化以党治国、政党一群众治理的新模式,才能应对边疆民族地区错综复杂的脱贫攻坚的新情势和新挑战。为实现党和国家领导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宏伟战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和合共生"和"多元互动"的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凝聚了我国人民的心血与智慧,同时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为世界贫困国家和地区摆脱贫困提供了路径和借鉴。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需要教师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进行课程内容、方式方法等多方面的改革,生动形象地讲述脱贫攻坚故事,增加大学生的参与感,调动其主动性,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为我们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从决定性胜利走向全面胜利的收官之年,是兑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庄严承诺的关键之年,是为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献礼之年。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决战决胜、全面收官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进一步提振了我们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信心决心。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都是重大政治任务,都是硬仗。  相似文献   

12.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红色精神是党和人民群众一起在革命和建设年代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不但在革命年代给予人民力量,更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动力。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到"啃硬骨头"的阶段,红色精神所蕴含的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等红色基因恰恰可以为脱贫工作注入磅礴的精神动力,助力脱贫工作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7.26"讲话和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决胜脱贫攻坚、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劲动力。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将思想、行动自觉统一到党中央对全国脱贫攻坚的新判断、新部署上来,坚持精准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必须给予更加集中的支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开展更加有力的工作。”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饱含深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结合地区实际,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如期脱贫同步小康。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向贫困宣战,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道路,其中不少地方开拓创新,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探索出"非遗+扶贫"模式,充分发挥了非遗在脱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南宁市结合自身非遗优势,积极创办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户脱贫增收。本文以南宁市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为例,试图探究"非遗+扶贫"发展现状,总结经验做法,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问题,提出建立健全制度体系、提升创新意识、加大财政投入、培育特色品牌、全力助推非遗工坊发展等举措,促进非遗工坊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扶贫的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6.
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十三五"时期全党、全社会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统一战线在助推脱贫攻坚中有着独特优势和特殊贡献:维护脱贫攻坚环境稳定,以民主监督确保脱贫攻坚工作落地生根,以建言献策保障脱贫攻坚决策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7.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贫困治理的本质特征,办好中国事情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村贫困治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责任担当,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代表,是党的领导在农村具体落实的重要载体,脱贫攻坚中必须找准角色与定位。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基层党支部书记是脱贫攻坚的"主心骨",基层党员是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乡村要选好支部书记、配好乡村干部;要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和培养,提高党员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同;要不断吸收先进分子,用新鲜血液补充党的机体,探索基层党员发展新模式;要发挥基层党组织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实现群众利益的引领者、先行者和服务者。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研究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度贫困问题的论述,是中央关于扶贫开发重要战略的新认识、新成果,标志着我国脱贫攻坚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省委关于全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要求我们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坚  相似文献   

19.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部署,巩固已有的脱贫攻坚成果,对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结合脱贫攻坚成果、分析致贫原因和强化顶层设计落实好政策衔接、激发内生动力以及协同推进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等方面,探索脱贫攻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时节如流,奋斗如歌。回望刚刚走过的"十三五",是昆明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成果丰硕、令人自豪的五年。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的安排部署,团结带领昆明市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持续攻坚、久久为功,"十三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