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制造业提出的行动指南。中国制造业要成功突围并迈上发展新台阶,需要培养大量的工匠人才。因此,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当前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培养个性化的、有特色的具有专业技能的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直接针对和满足不同社会需求企业行业需求。为了解马鞍山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我们进行了重点调研。调研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本刊综述 《创造》2014,(4):14-15
正"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唯一评价模式下的人才。两种高考,评价出两种不同体系的人才,这既符合个体职业定位与错位发展的需求,也是饱受高级技工稀缺之困的中国制造行业的福音。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最近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据鲁昕介绍,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目前,我省高技能人才455.1万人,居全国前列。但是,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还有较大差距,技能劳动者求人倍率超过1.5∶1,高级技工这一比率超过2∶1,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迫切需要加强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队伍建设。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底盘,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13)
正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凡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是当务之急。技能人才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2年以来,龙岩市高级技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抓住现代化建设急需大量、高层次、高技能和复合型人才的发展机遇,积极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和技能振兴行动。全校上下围绕提高办学层次,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思维,面向市场,大胆地走改革促发展的办学路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新的视角审视并创新发展思路,立足高新技术,千方百计开展高级技工培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层次明显提高,成为全省最早开始培养高级技工的高级技校。目前高技在校学生2289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3%,是全省培养高级技工规模最大的高级技校,为高级技工培训摸索了一些经验。一、创新思维,抢占先机,调整培训结构,全力谋划高技招生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调整布局,提高层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十六  相似文献   

6.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工匠精神"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决策层将其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在一个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强调工匠精神?众所周知,我国的制造业早已走向全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制造业总产值占世界五分之一。但是,在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39个,中国却只有21个。因此,在成为制造业大国的今天,必须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改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产品档  相似文献   

7.
正1月24日,吉林进入2021年"两会"时间,在长春团的人大代表中,罗昭强、谢元立、冯斌等"大国工匠"格外引人瞩目,在采访中,中国吉林网了解到,今年省"两会",他们关注的焦点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希望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吉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0,(8):22-23
<正>近年来,我们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高技能人才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全省共培养高级技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83.85万人,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1.54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24.78%,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改革开放40年,号称"世界工厂"的广东,聚集着数以千万计的优秀劳动者,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造出了广东经济发展的奇迹。当前,广东正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爬坡越坎中迈进,不少一线劳动者摒弃浮躁,潜心钻研,用"工匠精神"提升了广东的国际竞争力。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国制造业的新一轮崛起,需要继续转型升级,更需要重塑"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一、出台《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海河工匠"建设的通知》政策的意义是什么?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落实"海河英才"行动计划高技能人才培养措施,弘扬精益求精工匠精神,发挥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主阵地作用,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与产业布局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面对规模大而实力不够强的局面,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到精品制造的华丽蜕变,关键在于突破人才瓶颈,尤其是要重视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术人才。要正视我国制造业存在的人才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并通过教育培养、政府引导、企业运作以及人才自身的提升来突破瓶颈。  相似文献   

12.
正这是一群我们永远不该忘记的劳动者,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他们是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不可多得的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周刊》以创新创造为主题,深入挖掘工匠故事,弘扬时代工匠精神,推出"大国工匠"系列报道,从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多个角度,聚焦代表中国制造水准的"国宝级"技工,讲述他们追求卓越的感人故事,反映新时代对传统"匠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相似文献   

13.
《世纪行》2017,(3)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2017年3月28日,湖北省政协在武昌召开"发展职业技术技能教育,培养湖北工匠人才"月度协商座谈会。省政协主席张昌尔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常务副主席  相似文献   

14.
<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使重视和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市场激烈竞争、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全球流动的大背景、大趋势下,加强和改进人才管理模式已成为国有企业的头等大事。企业要在育人、用人、待人等人才管理最基本的要素方面加以改进,调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一线技能人才的创  相似文献   

15.
<正>质量兴农,关键在于调整农业发展战略,从农业生产源头抓起,打击仿冒农产品品牌,规范认证市场,将分散化的小农组织起来,培养乡村工匠式人才。当今,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已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如何由增产转向提质,以高质量兴农,成为农业发展的主调。一、我国农业面临的两个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6.
许晖  王亚君 《小康》2022,(4):45-47
作为中国制造" 小而美" " 小而专""小而尖"的"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单项冠军为主体的小龙头企业正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重点.这类企业往往聚焦于专业细分市场,恪守"工匠精神",通过深度聚焦、成本控制与技术突破,成为行业领先,通过深耕细分产品领域做精做强, 带动"中国制造"加速向"中国智造"转变,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创造...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欧洲中部、没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德国,却始终享有着世界制造强国的殊荣。虽然德国二战遭遇重创,但其在战后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步入"经济奇迹"时期,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人的"实干精神"亦受到广泛推崇。德国在战争废墟中为何能够迅速崛起?德国人的"实干精神"、"工匠精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中国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  相似文献   

18.
《群众》2021,(14)
正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这为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南京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的综合实力、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稳步提升。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应充分发挥区位、科教、产业等优势,推进技能人才供给侧和产业人才需求侧的改革创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正"人才争夺战"的本质是区域创新资源的争夺。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全国各地都必须尽快集聚以人才为核心的创新资源。然而依靠自我培养是难以在短期内达到人才集聚目的的,必须开阔思路、创造条件、从外部引进人才。由此,"人才争夺战"爆发。在本轮"人才争夺战"中,城市成为人才争夺的主体。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依据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条件、继续占据国内外人才竞争制高点外,二线城市逐渐成为"人才争夺  相似文献   

20.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文件辽政发〔2017〕5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弘扬新时期"工匠精神",引导和带动全省技能人才在生产操作一线爱岗敬业、苦练技能、创新创造、追求卓越,打造一支与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要求相适应的高技能骨干队伍,推进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技能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