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雅清 《小康》2006,(5):67-67
从理论上讲,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任何模式都仅仅是一种手段,而目的则是发展。从发展规律来看,任何一种模式其对生产力带来的促进都只是阶段性的,而要想达到持久的发展,就必须保持模式的创新。就温州经济发展而言“,温州模式”中的民营经济之所以得到快速发展,除了温州人“敢为天下先”的艰苦创业精神外,还与当时我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有关。然而,由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对民营企业政策上的倾斜,极大促进了我国整体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随着整体大发展环境的改善,温州“小气候”下的发展与竞争优势基本丧失,再加上温州民营企业所特具…  相似文献   

2.
浙江温州地处我国东南一隅,从一个东南沿海的贫穷落后地区,成为我国最具活力最具经济特色的城市之一,城市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24强,国内生产总值年1330亿,增长率居全国第二位,居民人均收入居全国第六位。市区190多万人,初步建成大都市框架,小城镇从原来的18个跃升到144个,农村人口城市化在全国走在前列。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在地理位置、历史背景、经济环境、人文等方面与温州有很大的差异,但是通过对温州的学习考察,深感温州人创造的区域经济奇迹——“温州模式”,对我市经济发展有许多重要的、现实的启示。一…  相似文献   

3.
刘易斯拐点     
《政协天地》2010,(2):66-66
经济学中有“刘易斯拐点”之说,意指劳动力从无限供给到短缺的临界点。在“拐点”之前,是人求工作;“拐点”之后,是工作求人。春节后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出现严重的缺工现象。有专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人口红利”正在枯竭,用工荒正成为内地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4.
温州电力局承担着为温州市三区√L个县(市)经济发展提供坚强电力保证的基本使命。近年来,该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按照“文明大创建、企业大发展”的工作思路和要求,坚持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为己任,把国家电网“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与“敢为天下先”的温州人精神结合起来,把文明创建工作融人企业中心工作,实现文明创建与企业发展同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温州经济,强调的是地域,主要是指温州市范围内的温州人和新温州人创造的经济总量。广义的温州人经济,强调的是人,主要是指750万温州人在温州以及温州以外任何地方创造的经济总量;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是相对于温州本土经济而言的、225万在外温州人创造的经济。这里所说的温州人经济,特指狭义上的温州人经济。  相似文献   

6.
山西临汾作为中国唯一的高污染城市代表被美国一研究机构列入2006年世界10大污染地区。“宁可被毒死,也不要饿死”,当地一些官员的表态让人冷入骨髓。临汾人何去何从?临汾成了外迁之城。没有人比临汾人更关心自己的安危,但他们却是无力的,也是无奈的。当地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七成民众不愿让市长留任.但九成政府官员却愿意让市长留任。生态环境付出了代价,却没有官员付出代价:经济发展给官员带采了机遇,却没有使临汾人享受福祉:临汾的富人可以溜之大吉,穷人却独自饮啜苦水。如此不对称,正是“污染第一城”背后生民的悲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温州模式”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运行机制与环保责任社会化的互动研究入手 ,提出“环保责任社会化”的思考 ,并通过转换研究视角与拓展研究领域 ,反思“温州模式”的内涵与进一步发展 ,以求为环保与经济发展的衡平 ,经济学与环境管理与立法的互相渗透提供“模式研究”的范示。  相似文献   

8.
爱心故事     
李巧凤  周勇  夏方 《今日浙江》2008,(11):56-57
5月21日,50名在温州的党的十七大代表和省、市党代会代表,带头交纳“特殊党费”62900元。他们还通过温州日报、温州电视台、温州新闻网等当地主要媒体和互联网网站,联合发出“为了灾区人民,交纳特殊党费”倡议书,号召温州全市36万多名共产党员积极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来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9.
温州人向美国洛杉矶的迁移历史,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按其动因可以分成商业驱动型移民、生活驱动型移民、教育驱动型移民和混合驱动型移民.他们大多利用合法的L1、EB5和H1B签证登陆美国并获得绿卡,也有极少数通过政治避难手段获得合法身份.这些移民在洛杉矶分散居住,在不同行业耕耘,融入当地社会的程度也有差异,但是与温州本地联系都非常紧密.洛杉矶温州人的迁移历程显示,侨乡人口向海外迁徙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传统商业和经济因素不再是温州人定居海外的目的,反而成为他们迁徙的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七月的温州,骄阳似火,三十五六度的气温让人在室外小站一会儿就大汗淋漓;而温州中小企业家这时却惊呼遭遇到“百年寒冬”。  相似文献   

11.
人勤春来早。“十四五”大幕刚刚拉开,“三服务”活动就在瓯越大地上掀起热潮。温州各级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企业和基层,助推新一年工作开足马力,开创新局。今年是浙江开展“三服务”的第三个年头,也是温州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的第三年。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以山西、安徽、浙江等地域命名的商帮,地理和文化差异遣就了他们不同的经营方式。今天,这些地域的商人仍然举足轻重,其中温州商人被认为是现代浙江商人的代表。由于擅于聚集财富,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有评价说,温州人什么都可以做,唯一不愿意做的就是“穷人”。  相似文献   

13.
从温州情况看,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使部分温州人率先致富,导致贫富差距扩大从可能变为现实,并初步形成了贫富两大阶层,地区、城乡差别突出,物质富裕和精神贫困反差明显,而非法致富现象又加速了贫富差距的扩大。贫富差距扩大对社会稳定、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社会治安、公安保卫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等均产生了不同程度和层面的影响。为此,公安机关应树立发展理念,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第一要务”上来;树立服务理念,主动为经济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安全产品”;树立法制理念,及时有效地依法化解因贫富悬殊而引发的社会特殊矛盾和现象;树立人本理念,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14.
徐忠友  李继凯 《小康》2006,(5):66-67
近几年随着温州一些经济指标的下滑,“温州模式”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温州市政府提出的“有为管理”是不是敲碎温州经济“天花板”的那只铁榔头?  相似文献   

15.
《上海支部生活》2008,(7):46-47
温州商人已经成了“中国财富”的代名词,不管在何时何地,只要说到浙江,说到温州,人们都会将温州等同于财富的积聚效应。但温州人还有一个能够走出地城、用勤奋寻求机会、用思想积累财富的优势,一般人就很难感受到。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温州商人早年寻求财富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温州曾经是金融改革的先行者,后来却因为害怕风险裹足不前,改革停滞甚至倒退。2011年,欧债危机负面影响波及全球,温州是中国内地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资金链断裂、企业主出走……温州似乎正从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地滑向众人扼腕叹息的“问题”之都。  相似文献   

17.
区域立法协调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吃不开非均衡发展的态势,学者们根据以地域划分方法将沿海和内地分为东、中、西三大地带,即东部地带基本达到或接近“成熟型”,中部和近西部大体属于“成长型”,远西部则属于“开发型”或“待开发型”。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国家针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别,重新高速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布局。2006年3月,温家宝总理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快速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紧接着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这些对位于中部地区的省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正>初见胡小秋先生和我原来想像的那种“大老板”有着天壤之别。他着装平常,手提着一个大包,一个人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平静而谦和,用那略带温州腔的普通话,与我聊起了温州、米兰、和他的祖父辈……胡小秋的祖父叫胡允迪,温州市文成县玉壶镇人。1934年远渡意大利,作为第一代华侨,胡允迪饱受风霜,历尽艰辛。经过多年的打拼,事业上终有一番成就,是一个在当地有相当知名度和威望的侨领。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为从事这一朝阳事业而倍感责任重大,我们也为从事这一神圣光荣的事业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值此“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第五届“中华文明·全国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温州论坛”召开之际,我们向从事未成年人工作的各级部门和社会各界做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20.
他是“温州民间形象大使”,一直倡导“让企业无国界”,致力宣传温州人创业精神,致力加强温州中小企业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他,每年要为各级政府提供七八个专项调研报告,接待考察团上百批,来访学者上千名,并为相关企业举办上百场经贸洽谈会和各种短期培训班。他被一些媒体称为是“温州最忙的人”。他,就是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温州管理科学院院长周德文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