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总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实现总道路的具体行动路线。中国共产党经过五十年的艰辛探索 ,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开辟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成为与民主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相互辉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2.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王潼一、问题的提出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五十条),勾画了我国社会主...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发展史上,已经探讨了一百几十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总的趋势是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对立的认识逐步走向可以相统一的认识,有些专家学者和政治家们还提出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哲学的走向黄捷荣(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教授)一、市场经济为当代中国哲学的出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认和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十七年的实践表明,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经济体制到政治体制,...  相似文献   

5.
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决定》的几点体会宋振先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一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建...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五十周年。这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包括中国所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相结合,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中国的国情和特点出发,为实现社会主义纲领而奋斗的五十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拯救和发展中国。因而,也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五十年。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华诞的日子里,海军政治学院部分干部学员结合教学举行了座谈会。大家热情发言,在回顾共和国五十年伟大辉煌的历程中,有盛赞,有反思,有期盼,表达了共和国军人发自心底的“爱我中华,保…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声体系要求建立企业家市场唐旭升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几十年改革探索之后获得的深刻认识。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必然要求建立、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这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对自己执政使命的清醒和自觉。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民主建设叶志华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是中国在世纪之交的最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将不仅会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而且会促进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走向完善.因为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再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民主发...  相似文献   

10.
黄硕  张德淼 《求索》2013,(4):180-183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的正确决策,为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建设铺平了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从国家最初的卓有成效的立法建设,到后来实现由法制向法治理念的巧妙转变,再到当前执政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是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过程,昭示出中国在走向现代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不懈努力和美好未来。以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背景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创造了全新的法治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法律思想和法治理论的内涵,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一人类社会正在走向21世纪。我们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作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国家管理机器——行政管理体制,要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内环境的需要,并逐步实现科学化、法制化、现代化。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所提出的九十年代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将进行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作为十大主要任务之一。从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政成人高教事业的发展,本文以党的十四大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为指针,以民政管理干部学院十年创业历程和教学实践为基础,初步探索以下几个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一、适应民政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政成人高教事业发展的客观基础教育,是人类社会水恒而神圣的事业,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根基。民政成人高教事业必须同整个民政事业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适应,“今后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必须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就为民政成人高教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两大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为中国走向市场经济开辟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是现代社会的两大特征。近二十年来,邓小平同志倡导的改革开放,使我国从“计划经济十集权政治”逐步走上了“市场经济十民主政治”的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人民走向富强的当然选择,改革开放就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与世界经济相接轨的市场经济体系。海南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前沿阵地,理所应当要加快市场化的进程,从而使海南经济全面进入快车道。然而,对于海南中部地区的黎苗族同胞来说,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过程。众所周知,直到建国前,这一地区一直处于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的前封建社会,合商制农业和狩猎、…  相似文献   

15.
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反腐败斗争曹素青中国改革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将对人类历史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用市场经济来发展社会主义,改变了整个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到原苏联、东欧和我国社会主义的实践,都走的是一条非商品化...  相似文献   

16.
杨曼  胡永洲 《前进》2012,(10):44-46
一、找准定位,发挥优势,充分彰显党校干部教育“主阵地”作用党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考核机制,具备了良好的办学条件和社会声誉。基层党校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党员干部的同时,  相似文献   

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一场深刻的法制改革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经过十三年以市场为取向的成功改革,于1992年正式向全世界宣告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不仅是理论上一次大突破,社会主义事业一次大飞跃,也是体制上一次根本性改革。它摒弃了那种经过实践证明容易导致社会主义事业萎缩甚至失败的旧模式,找到了一条使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上所进行的社会主义事业能够逐步走向繁荣昌盛的正确的科学的道路。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先进技术武装起来的社会化、集约化、国际化、大生产的现代化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倡导效率、竞争,崇尚公正、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是新中国五十年历史经过几代人努力、探索的结果。但法治社会究竟是不是中国改革的出路,本文从法治社会角度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四年新春献词吴宗济万象更新。恰开成十四届三中全会,规划出宏伟蓝图,好通向现代科学生产建设金桥。定知泽被生民,功垂奕世!一声破晓。更颁来五十条十部方针、贯穿着改革红线,早登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宝筏。端的中国特色,前无古人!一九九四年新春献词@吴宗济...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模式能否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容一直争论不休。邓小平同志在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几十年经济建设实践经验,特别是我国近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并对市场经济提出了一系列科学论断,最终形成了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而且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的指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