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门是继香港之后以“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二站,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和把握其深远意义十分必要。一、澳门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战略地位随着香港回归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具体实施,特别是台湾问题最终解决被提上具体日程,澳门回归在祖国统一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现。首先,澳门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第二站,是历史形成的。澳门是自16世纪中叶以后被葡萄牙逐步占领的,是最早离开祖国怀抱、遭受殖民统治的领土。四百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为收回这块“莲花宝地”而不懈奋斗,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具备收回…  相似文献   

2.
今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就要在澳门成为现实,这是澳门历史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欢欣与自豪。澳门的回归,开创了澳门历史新纪元,这是继香港回归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了澳门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邓小平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本来“一国两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掀开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崭新一页.1999年12月20日,中国将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是二十世纪末中国又一件大快人心的盛事.随着澳门回归的日趋临近,体现“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将在澳门成为实践.因此,宣传澳门基本法就是宣传“一国两制”;认识澳门基本法就是认识澳门的明天.  相似文献   

4.
澳门的回归 ,是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长期抗争的胜利 ,是中华民族团结御侮的胜利 ,是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新的胜利。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提出用"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来解决港、澳、台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根据中国国情来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光辉典范."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对澳门顺利回归和最终解决台湾问题起到了示范作用,是完成国家统一的最佳选择.解决台湾问题,决定的因素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大陆越发展,对台湾的吸引力和压力就越大,对两岸和平统一就越有利.邓小平在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同时,始终强调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一国两制"是遏制"台独"的有效原则,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可以为冲突之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最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报告指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7.
香港、澳门回归后,如何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是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殷切期望,也是党和国家制定港澳工作方针、政策和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港澳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制度,促进了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巩固和发展了祖国统一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为争取祖国统一,妥善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这些长期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八十年代初提出了“一国二制”的伟大政治构想,随着1984年12月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和1987年4月13日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分别以正式签署,1990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1993年3月引日第八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似1。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近年来民族一体化意识的增强,香港、澳门回归在即、台湾与大陆的统一也成为历史必然,这些地区与大陆…  相似文献   

9.
后四个月的工作,要按照全国宣传部长会议部署,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工作方针,突出打好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和迎接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两大宣传战役,把庆祝建国50周年作为重中之重,唱响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兴起理论路线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繁荣的热潮。 新中国成立50周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朝着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要紧  相似文献   

10.
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使命,更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中国共产党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邓小平同志“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有力地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现在,香港已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也即在眼前,海峡两岸关系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令人注目了。 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立场和政治主张。早在建国初期,毛泽东、周恩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论述了澳门在回归前的后过渡期法制建设的状况及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指出澳门法制目前面临着立法本地化、法律人才本地化及法制双语化等问题亟待解决,然后论述了澳门未来法制建设的模式设想及法制特点;最后本文指出了回归后澳门特区政府为建设特区法制应当采取的措施,供特区政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回归祖国只剩下300天了。随着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人们越来越关心澳门目前的形势和回归情况。现就澳门最近的各项事态发展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澳门的法学教育基本沿袭葡萄牙的法学教育模式。回归之后,澳门虽在法律本地化问题上进行了不少努力,通过澳门大学及澳门科技大学开展了法学课程教学,但回归之前澳门法学教育的弊端却早已根深蒂固。澳门有待健全的法学教育模式培育出的法律人才,已无法满足社会改革与经济发展的需求。梳理澳门法学教育的现状,针对澳门法学教育现存的缺陷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回归以来,基于"爱澳"精神及"一国两制"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原因,澳门特别行政区也产生了自己的本土意识。但与香港的本土意识相比,澳门的本土意识具有其独特的特征,包括在处理本土意识与国家意识的关系上,并不主张本土意识与国家意识的二元对立;在表现形式上,并不表现为政治层面的分离意识;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具有封闭性与开放性、排外性与包容性并存的特点。澳门的本土意识既可能给澳门的"一国两制"实践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也可能对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产生积极正面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引导,以发挥其积极作用,防范和遏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改革开放后,在考虑祖国统一问题中,邓小平集中了全党的智慧,逐步形成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 江泽民在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说:“‘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  相似文献   

16.
回归祖国20年来,澳门坚定不移全面准确理解和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为澳门的"爱国爱澳"教育工作创造了安定、和谐、繁荣的政治经济环境;坚定不移坚持"去殖化"教育方针,将"爱国爱澳"教育作为澳门教育工作的主线;坚定不移依靠国家做好"爱国爱澳"教育工作;坚定不移走全社会齐抓共管做好青少年"爱国爱澳"教育工作之路,取得了"爱国爱澳"教育方面的宝贵澳门经验。  相似文献   

17.
1999年12月19日午夜,中葡两国在澳门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999年12月20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在澳门升起,经历四百余年沧桑的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开始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其现实意义重大。 一、澳门回归,最终结束了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在亚洲的殖民统治历史 自新航路开辟,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西方列强不断进行海外殖民掠夺,几乎所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均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奴役。自1840年鸦片战争清朝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  相似文献   

18.
试论澳门检察制度对内地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回归后,建立起独立的检察制度,改变了原来检察院从属于法院、从属于葡萄牙检察官公署的司法体制。现行澳门检察院的独立地位以及其实行的"一院建制、三级派任"司法架构模式、检察院司法官制度、检察官委员会制度、司法年度开启典礼、检察官宣誓就职仪式和一系列司法为民的举措等,均颇具特色,并能给内地的检察制度以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统一事业也获得稳健发展,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并继续繁荣昌盛;台湾在经过海峡两岸人民与“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后,形势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司法本地化是澳门回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回归过渡期,法典本地化、司法人才本地化、司法组织本地化取得进展.回归后,特区政府在制订新法律、完善审判和检察机制、规范司法辅助人员的管理以及法律翻译、法例编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特区政府的管治能力,还加快了澳门司法现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