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沈阳提起“河畔花园”、“夏宫”,无人不知;同样在成都提起锦锈花园、西南日月城,在重庆提起锦绣山庄、长江水天城,在锦州提起华新国际商城,在苏州提起未来农林大世界,也都是妇孺皆知。它们都是华新国际企业所建设的高级房产或现代文化旅游康乐项目。在中国的华新国际企业体系包括以下五个以房产开发为主的合资公司、三个以文化旅游设施开发为主的合资公司和一个办事机构:沈阳华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辽宁华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锦州华新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华新国  相似文献   

2.
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在对党员进行教育中,开展了以“因为我是共产党员”为主题的演讲汇报活动。先后有296名党员在基层演讲140多场次,听讲人数达10357人次。此后,公司党委选拔出8名优秀党员组成了演讲汇报团,在公司内进行演讲汇  相似文献   

3.
一、振兴国有企业──改革开放的追求1991年初,上海家化厂以三分之二的固定资产、大部分的骨干和“美加净”、“露美”两个著名品牌与美国庄臣公司合资组建了上海庄臣公司。葛文耀担任了合资公司的中方副总经理,进入了决策班子。葛文耀认为:对外开放、搞合资,可以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引进资金,缩短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同时给国有企业形成压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进步,并且还推进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外开放还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因此,他把进入合资公司工作,看作是不出国门的留学。经过16个月的…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企业的基本国情与基本路线教育是从去年6月开始的,已取得初步效果。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抓住坚定职工社会主义信念这一主题,针对职工思想上存在的各种疑虑和困惑,有的放矢地解思想扣子,推动了“双基”教育的步步深入。第一,解疑答难活动广泛开展。今年年初,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针对“双基”教育中存在的“听讲基本国情津津有味,听讲基本路线疑问频出”的情况,向全市企业发出关于开展“双基”教育解疑答难活动的通知。许多企业纷纷响应,抓紧落实。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向全公司一千名青工发出“双基”  相似文献   

5.
崇正 《瞭望》1996,(36)
西安国药厂(以下称国药厂)与香港正大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于1994年9月26日合资兴办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称西安正大),外方投入204万美元,占注册资金的60%;中方以厂房、设备折合人民币1164万元,占40%;由外方控股,出任董事长、总经理,合资期限50年。此后,一直纠纷不断。国药厂认为合资公司无偿占用中方土地、商标等,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合资公司则说中方有人“破坏合资”。 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5月8日上报市工商局的《关于查处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违法使用陕西省西安国药厂注册商标行为的请示》  相似文献   

6.
四十多年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航空航天科技人才,他们遍布全国各地。社会对北航毕业生的评价和反映又如何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利用今年和去年带学生赴哈尔深、沈阳等地实习机会,分别对哈尔滨飞机集团公司、东安发动机制造公司、哈尔滨电机厂、东北轻合金加工厂、沈阳飞机集团公司、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601研究所、606研究所等航空航天部属企业、研究所和有关企业的北航毕业生情况作了一番调查。  相似文献   

7.
辽宁广角     
《侨园》2007,(3)
沈阳创建中国北方“光谷”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的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4月28日启动,其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的光电信息产业创业基地和光电产品制造基地,最终成为中国“北方光谷”。  相似文献   

8.
日前,全国首次由国家法定商标管理机关组织专家对企业产品商标评估在成都揭晓,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注册的“恩威”、“洁尔阴”商标分别以4.8亿元、3.59亿元名列榜首.名牌商标,不仅有价,甚至是巨价.但一些也曾煊赫过的国有名牌,却在“合资”中白白交出或贱卖,以至在市场上再也难觅踪影.  相似文献   

9.
应辽宁省、沈阳市外(侨)办邀请,日本新华侨华人会东北振兴支援委员会访问团一行25人于3月24日至25日访问沈阳。在沈阳期间,日本新华侨华人会理事、东北振兴委员会秘书长刘玉劲等一行七人重点考察了浑南新区。此外,代表团还在沈阳市外(侨)办的安排下,与市有关部门就在沈阳投资汽车模具项目、生产和销售世界领先水平的水离子杀菌消毒产品项目、合资合作生产环保型水陆两用游艇项目、马自达株式会社在沈阳设立销售中心项目、治癌药物生产项目等进行了洽谈,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乐天)  相似文献   

10.
“洋啤酒”纷纷抢滩中国市场 像许多“洋货”进入中国市场一样,“洋啤酒”从零星寄售、原装向中国进口,到大规模投资办厂直接生产。自90年代以来,外资开始大规模收购啤酒国企的股权。通过合资、合作、租赁、许可证生产、独家代理等形式在中国抢滩登陆的外国啤酒品牌和大公司超过了20个,目前,世界排名前10位的啤酒大集团在中国均已找到合作伙伴。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50多家啤酒骨干企业被迫通过合资来增强竞争力,还有10多个厂在酝酿合资和与外方  相似文献   

11.
黄丽娟 《学理论》2008,(3):37-39
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世界也在注视着我们。 5年前,中航二集团所属企业哈飞集团公司,与全球第三大商用飞机制造商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目光相遇,签约成立合资公司——哈尔滨安博威飞机制造公司,合作生产ERJ145涡扇支线客机。这是中国第一次与国外先进民机制造企业进行整机合作.因此备受各界关注。5年后的今天,ERJ145荣登“月桂奖”携手合作奖的候选项目。并即将向海南航空公司交付50架订单的首架机,哈尔滨安博威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2.
华南蓝天航空油料有限公司(下称“蓝天航油”)在与著名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转制中,成功地进行文化的转型,探索建立竞争性文化。公司连年刷新业绩,成为引人注目的航油新星,从而被广州市评为企业文化标杆先进单位。先后获得bp全球最佳进步奖;通过了DNV的ISO9000认证;荣获中航油安全生产一等奖;2003年首次入围“世界最佳航煤销售商”行列,名列第三十五位。  相似文献   

13.
林晨 《瞭望》1984,(18)
在国内,知道光大实业公司的人或许并不多,但是,在海外的工商贸易界,它却已小有名气了。全国政协副主席,爱国工商业者王光英是这家综合性民间公司的董事长。如果从这家公司去年八月在香港正式成立算起,它“出生”还不满八个月。这家公司以为国内四化建设服务为宗旨,充当引进技术设备,购买适用的“二手”设备(国外倒闭企业拍卖的设备)的“中间人”,并采取投资、合资或吸引外资的方式开办各种企业,以繁荣经济,促进四化大业。  相似文献   

14.
《侨园》1994,(3)
“在中国大陆,我到过广东广西、也到过河南山东,但我的投资地点却选在了辽宁沈阳的于洪区……”在沈阳于洪首届经贸洽谈会上。来自台湾的一位客商激动地述说着自己的喜悦之情,于是,中外合资的沈阳万发食品工业公司在于洪区的北陵乡诞生了。具有台湾风味的“美乃斯”年肉干也风靡沈城内外……这只是于洪区引进、创办三资企业中的一个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15.
12月11日,沈阳市侨务办公室、沈阳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举办了“澳门学生看沈阳”活动,组织在东北大学学习的部分澳门学生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游览了北陵公园、市政府广场和沈阳市容。此次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在沈阳学习的澳门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沈阳的了解,鼓励他们学业有成,为增进沈阳与澳门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同学们普遍反映:沈阳的天空蓝了,城市绿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是我国科研设计生产制造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和摩托车发动机及其整车的定点基地,是国家首批57户大特试点企业集团之一,是国家一级企业。现有研究开发机构5个,专业生产厂6个,摩托车股份公司1个,中外合资公司5个,以及内地和沿海的10多个独资、合资和联营子公司;职工17000多名,其  相似文献   

17.
去年底,杭州化纤厂会同杭州合成纤维厂,与香港保兴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6000万美元成立杭州蓝孔雀化学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公司国有股为45%,外方股为55%。公司员工4800多人,年生产化纤产品16500吨,目前为杭州市最大的嫁接型合资企业。 “蓝孔雀”公司的主体杭州化纤厂,原是一家在我国化纤行业中颇有影响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党建工作也是全国和浙江省的先进单位。与港商谈判合资事宜之日起,厂党委一班人就认为:“蓝孔雀”公  相似文献   

18.
1931年,我国第一台国产车——“民生牌”汽车驶出了沈阳一家工厂的大门。 1986年,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厂在沈阳悄悄崛起。 55年前,捐资生产第一台国产车的人,是日后在西安事变中扮演了主要角色的张学良将军。 55年后,投资建造现代化汽车厂的,是近年来遐迩闻名的“金杯汽车股份公司”。 对于“金杯”公司的迅速崛起,人们称道的多是他们敢为天下先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他们那种卧薪尝胆、艰苦创业的“金杯精神”却鲜为人知。身为总经理的赵希友,就是“金杯精神”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9.
砺石 《瞭望》1991,(37)
60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了蓄谋已久的“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攻击,使沈阳一夜之间全城陷落。这就是日本侵略者发动的吞并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临近“九一八”事变60周年纪念日,到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采访,所见所闻,深深感到,爱好和平的人们应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20.
姜敏 《瞭望》1995,(10)
沈阳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艰难的跨越姜敏被称作“机床之乡”的沈阳,集中了中国三个大型机床厂,在向计划经济告别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机床的“巨头”们完成了企业公司化、公司股份化、利用世界银行巨额贷款向国际知名公司迈进这样一个深刻的历史变革,从而奏响了传统产业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