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企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企改革、解决企业办社会问题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国家着力实施的社会保障政策,使得老年社会保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国企离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却相对缓慢。对此,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2.
国企改革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人们已经取得了广泛共识。过去讨论的是要不要改的问题,现在研究的是怎么改的问题,也就是国企改革到了解决具体问题的阶段。体制改革是利益的重组,如何处理好利益关系是国企改革的重要工作,需要解决一些认识上的问题。一、如何看待资产重组、资产定价和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搞好国企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方针,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这些措施是:建立现代化制度;把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实行再就业工程;推进配套改革。 这些措施,针对解决国有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针对着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也…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国企改革问题又一次被提到了重要政策日程的前沿。进一步推进企业机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接下来继续深化国企改革的重点。本文以北京市为例.试图通过梳理1991—1993年国营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探索过程.分析其在北京市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希望对今天理解和把握国企改革的方向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华浩炜 《唯实》2000,(2):40-43
20年来,国企改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国有资产流失和国企亏损呈不断扩大之势。造成这种状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国企改革中,忽视了代理问题。本文试图探讨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存在代理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思路。 一、产生代理问题的原因 企业作为一种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群体性协作经营组织,存在着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多个利益主体,各类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契约关系。在实行两权分离的现代公司中,企业的所有者(即股东)是这一契约关系的委托人,而经营者(即经理)是代理…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副省长王江平谈深化国企改革时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保证投资人的利益;调整企业治理结构,不能把原有职工当包袱甩了。二者的合法利益,都应该得到平等的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正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国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相似文献   

7.
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这是因为只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事业才能得到发展,而倒退到计划经济体制是没有出路的。坚持改革开放还必须正确看待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即分清问题是由改革导致的,还是社会发展出现的问题;也有改革开放进程中存在一些相关措施不够完善、不够配套、不够科学导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动摇、不能止步。  相似文献   

8.
徐小钦  刘璇 《学习论坛》2009,25(3):41-42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控制和平衡执行董事和经理权力的有效措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及改造后存在的"路径依赖"、"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有名无实.因此,在我国企业中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有利于解决所有者虚置引起的企业管理不善问题,有利于解决政企不分问题和更好地保障社会利益.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应注意不能脱离中国国情;独立董事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素质;明确独立董事的责任、权利与义务;完善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公司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中,把构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视为改革的中心环节。本文回顾了中国国企改革的简要历程,剖析了改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产权改革中的思维误区,指出私有化并不必然带来经济绩效的提高。相反,企业竞争力的来源是组织能力,只有实现组织转变和管理控制才会从根本上改变国企的效率低下问题。本文认为,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该能够产生创新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创新企业、打造企业竞争力将会成为深化国企改革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我国国有企业目前虽然普遍建立了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但不够规范,改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作者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刊中报     
国企改革面临四大深层次问题 一、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一是产权关系还没全理顺,权责还不够明确。二是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三是企业管理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决策随意、制度不严、纪律松弛、浪费严重、管理水平低下,企业监督机制不健全,“内部人控制”比较普遍。四是企业退出通道不畅。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难以及时退出市场。   二、国有企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形成的国有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是企业难以搞好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是重复建设严重,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没有形成专…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流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如何应对新形势,做好流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每个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认真回答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了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就是要解决深层次矛盾和破除体制性障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适应深化改革的要求,在适应中改进,在适应中加强。 第一,适应是企业深化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而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途径是  相似文献   

14.
“精简”、“裁员”……“下岗”、“再就业”正以不可抗拒的力量闯入了人们的生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这是改革的必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企业改革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要走出困境,必须改革,而改革则意味着一部分职工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大批职工下岗。国企改革导致了再就业,而能否解决好再就业问题又直接关系到国企改革的成败。这里,仅就安顺地区的再就业与国企改革问题作几点思考。 截至今年4月底,全国已有下岗职工1200万,再就业状况不容乐观。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安顺,形势就更加严峻。目前,全区共有下岗职工14127人,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时报》1997年10月23日,刊登吉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恩义的文章指出,国家在推进国企改革的方式上,有三处缺陷:一是缺乏针对性。文章认为,我国国企状况千差万别,现行改革措施难以覆盖所有企业的不同情况。有些政策看起来比较公平,但由于企业存在的前提条件有很大差异,具体到企业又存在不尽合理不够公平的问题。所以,用一种政策或制度去指导所有企业,往往显得缺乏针对性,致使实践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6.
当前,国企改革正处于关键时刻,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更加集中的显现出来,在太原市国企改革发展中,同样存在着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着极少数腐败分子以权谋私、滥用权力、侵吞国家资产、损害企业职工利益的问题,作为国资监管部门的纪检监察工作机构,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来深刻认识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目前,必须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教育,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基础,以改变国企改革改制中思想教育不到位、管理不严格、法规制度不健…  相似文献   

17.
程言君 《探索》2005,(5):84-87
当前,我国国企市场主体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路径,应是继续构建中国化的现代企业制度.即建立国企利润分享制,使国企职工人力产权成为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机构成,通过剩余控制权保障剩余索取权,完善国企利益动力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新自由主义全盘私有化国企改革思路和路径,偏离了国企改革的正确轨道,使我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新自由主义的国际流行,也给世界许多国家尤其给俄罗斯带来了一场灾难.因而,站在当今国际经济学的前沿,对新自由主义进行深刻的理论反思、梳理和清理,是当前消除国企改革偏离正轨现象,深化国企改革中一项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邵宁 《先锋队》2012,(32):7-9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并不是要求企业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而是要根据企业业务特点,关注与企业经营活动最为相关、对利益相关方具有重大或潜在影响的实质性问题。当今世界,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全球化趋势,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潮流和商业规范,成为企业管理战略的组成部分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国务院国资委成立以来,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央企业普遍建立了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理念进一步  相似文献   

19.
于祖尧 《新视野》2004,(6):17-19
文章对国企改制中国家权力机构界入国企改革;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国企改革在调整、整顿中稳步前进;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工人群众的地位;以及防范国企改革误入全面私有化的歧途等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20.
《理论导报》2000,(9):44-4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认为,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其进展明显滞后于改革的其它方面。目前的国有企业中既存在激励不够的问题,也存在约束不力的问题。由于激励力度不够,或者没有激励,使得国企经营者合法的正当收入普遍太低。其次,激励的方式不当,通常把经营有方的企业家提升到党政部门任职。与此相应的另一方面是,有相当多不懂企业经营的官员,却坐到了企业经营者的位子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