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言青 《学习导报》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2.
言青 《新湘评论》2008,(6):63-63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天下。在吉都郑州这块文化沃土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是一次品牌文化的展会,好书如云,论坛精彩。“在全民阅读中关注新农村文化建设”、“切实提高农民阅读水平”、“推进阅读,撬动中国教育改造”、“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阅读,全民行动起来”,为全民阅读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们有“欲速则不达”的古训,告戒人们有些事情、有些时候快不得,而快不得就是慢,但慢的名声却一直不好。五十年代末期,作为“三面红旗”之一的“总路线”就提出“多快好省”的口号,于此相反的则是“少慢差费”。从此慢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该慢的事情当然慢不得,该慢的也慢不得。谁若慢了,或者主张慢了,谁便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大干快上、快马加鞭、快步进入、加快步伐、提前完成┉┉便成了我们经常听到的响彻云霄的口号。不消说,在快与慢这两个对应的概念中,快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慢。许多事情快都比慢好,能快还是应…  相似文献   

4.
吴双墩 《学习月刊》2013,(15):12-13
新西兰著名学者史蒂文·罗杰·费希尔在《阅读的历史》的前言中写道,阅读,“它是水上之舟”,是“透射到幽暗深井的一缕光”,是“永远的文明之声”。他认为,“世间最神奇的事莫过于阅读”。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急剧滑落。阅读危机不仅在于阅读量的急剧萎缩,更在于阅读养成的滞后,甚至发展成青少年“阅读不能症”,以及“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的盛行。阅读危机的原因有二:一是现代生活压力太大,节奏太快,没有闲暇时间阅读。二是新媒体的诱惑,现代人沉浸在“电子三屏”(手机、电脑和电视)生活图景之中,阅读变成了读“屏”,主宰并瓜分着人们有限的闲暇时光。  相似文献   

6.
快乐大叔 《党课》2013,(19):99-100
快乐大叔自小喜欢搜集地图,收藏不是目的,为的是翻来倒去地看。于是出门在外,倘时间允许,便会选择坐长途车。不是那种走高速公路比火车慢不了多少的“快客”,而是一站一站曲里拐弯走到道和省道的那种所谓“慢牛”。  相似文献   

7.
任学敏 《山西青年》2023,(9):130-132
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政府工作的重点。2022届高校毕业生1076万人,首次突破1000万人,创历史新高。随着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慢就业”现象已成为一个常态化问题。在新冠疫情期间,“慢就业”现象更为凸显,部分学生甚至发展成为“懒就业”“不就业”,具体可以细分为优越型、逃避型、准备型。为了解决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不同层面深入剖析了“慢就业”现象,推动“全员”参与就业指导工作、构建“全过程”生涯教育体系、提升“全方位”就业服务质量,打好“三全育人”组合拳,进而削弱“慢就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近年间找上门让我写序的人很多,这既是一种荣幸,又是一份苦闷。答应写吧,怕没有那么多时间去阅读人家的作品,婉言谢绝吧,又怕人家说自己架子大,实在是两难。为人写序,必须认真阅读,而且需拿出自己的见解,这应当是“深阅读”,如果是好书,“深阅读”自然是件乐事,然而那些不伦不类的东西让你“深阅读”.不是一种受罪吗?求你写序者并不理解这一点,因此时常苦上加苦。  相似文献   

9.
乡村木匠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1,(21):51-51
在白衣港那个丁点的地方,不足千人,却有两个木匠,论“名气”,方圆几十里无人能比。一个叫柏秋,他的木工活虽然做得“很摸”,但精雕细刻,花的时间比别人多,“快是糠头慢是米”,经他做出来的家具光彩照人;一个叫高祥,他的手艺是以快取胜,虽然有些“毛快”,但他起早贪黑,有时一天可做几样小家具,同样受村民喜欢。他们一慢一快、一粗一细,各有所长,村民各取所需,两人均生意兴隆。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07,(2):96-97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社会大众阅读的普遍方式。”这是一家国家级大报近日所载文章中的一句话。快乐大叔把它摘在这里,是想说明,“浅阅读”已经不再是原先三两个网虫的阅读方式,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气候了。  相似文献   

11.
不妨慢一点     
胡丽莉  贺振宇 《实践》2014,(2):41-41
慢是一种祝福,华语文化的语境最是如此。请人吃饭是慢慢吃,送人别离是慢慢走,听人倾诉是慢慢说,凡此种种,皆以“慢”字当头。 成都人有句顺口溜:不要慌,不要忙,哪个忙人得下场?一个忙人是韩信,一个忙人楚霸王。霸王忙来乌江丧,韩信忙来丧未央……对成都人而言,有慢且闲,并非是不思进取伤及颜面的事,反倒有几分自在豪气拌在其中。于是,成都人工作之余便散到江畔公园数不胜数的茶馆,享受着“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长”的悠闲时光,将快乐的平民“慢生活”演绎得真切到位。  相似文献   

12.
慢能力缺乏症是指紧张焦虑的工作和生活情绪无法通过自身的调整得到缓解,致使精神时刻紧绷的状态,具体表现为卷入城市的快节奏生活,却无法控制自己放慢脚步等。防治“慢能力缺乏症”,不妨试试以下招数。 拉开与“当下”的时间距离。建议偶尔远离“当下”,寻觅些有年头的老物事,沿着它们回溯到时间的彼端,展开一段别致的时光旅行,体验一下放逐自己的快乐悠闲。  相似文献   

13.
彭宁 《学习导报》2014,(6):22-22
一位笔名叫莫言的人实践了人生的“默言”,在孤独与沉寂中证实了人生可能的广阔与深邃。学会孤独,正是普遍浮躁、喧闹、急功近利的当代人最最缺乏的。正如莫言所坦言,健康生活其实应该很简单,要“悠着点,慢着点”。  相似文献   

14.
沙堆效应     
《天津支部生活》2014,(6):46-46
一个沙堆,若从上面把“尖”挖掉,大风一吹,马上就会有“新尖”冒出来。要想挖掉“沙尖”,就必须从下面取沙,让沙子一层一层崩塌,这就是沙堆效应。在社会管理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常常是各种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倘若见事迟、反应慢.简单化地处理,非但不能有效地化解矛盾,反倒容易引发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15.
文化对于一个城市而言,是一种实力,一种品位,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更是一种力量和能力,一种人格和魅力。市委书记汪洋同志殷切希望广大领导干部要在读书活动中养成阅读习惯,通过带头示范形成全社会自觉读书、热爱学习的风气。面对汪洋书记的厚望,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行动起来,做到“愿读”、“真读”、“勤读”和“读好”、“读懂”、“读会”,  相似文献   

16.
周术槐 《当代贵州》2011,(17):64-64
现代社会,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读书、看报、上网、听讲座、看电视、听收音机、谈话等,皆可成为人们获取各类知识的途径。但是,在获取知识的各种途径中,笔者首推传统阅读方式。之所以如此,不仅缘于“阅读使人充实”,更缘于“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与书为伴,其乐无穷!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20):62-63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签署法令,将2015年确定为俄罗斯的“文学年”。近年来,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俄罗斯人对阅读书籍的兴趣有所降低。2012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俄罗斯人平均每天花在阅读上的时间只有9分钟。为此,普京提出设立“文学年”的设想,旨在唤起俄罗斯社会对文学和阅读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薛永琦 《先锋队》2011,(10):20-20
“中梗阻”现象的突出表现是部分中层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中梗阻”严重影响着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必须下决心予以根治。纪检监察机关要发挥职能作用,多措并举,坚决整治广大群众反映强烈的“中梗阻”问题,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盼年的母亲     
四少 《廉政瞭望》2010,(2):71-71
这段时间母亲有点异常,时不时问我,一“今天几号了?”其实,客厅的挂钟上明明白白显示着日历。终于有一次我被她问得不耐烦,朝挂钟努努嘴说,“今天几号,您自己看一下不就知道了吗?”母亲叹一口气,“我怎么感觉上面的钟坏了,日期慢了。”  相似文献   

20.
据4月20日《新华每日电讯》报道,4月19日,“2014·书香中国”系列阅读活动暨“书香中国·第四届北京阅读季”在北京启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3个“书香之家”代表接受了表彰。去年3月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启动首届全国“书香之家”推荐活动.经过一年多的选拔推荐、专家评议,最终来自全国的996个基层一线家庭荣获首届全国“书香之家”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