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武家奉 《工会博览》2023,(20):37-40
<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笔者以“周公礼乐思想”为例,探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之中,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对“三个代表”有“代表”得好和很好的时候,也有“代表”得不好,甚至很不好的时候。 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中心问题是摆正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本文从共产党夺取政权、改造旧的生产关系、转移工作重心、体制改革、经济建设目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依靠什么阶级和阶层等六个方面论述正反面经验。本文特别提出:以往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错误于在于重视政治的作用,而在于夸大了政治作用,今天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点。 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要先分析今天中国文化环境和三种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斗争的态势:主要倾向是融合、互相吸引,斗争、冲突是相伴而生的不可避免现象。在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三种文化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关于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从体制和机制上总结了苏东共产党从急于求成到压制不同意见、从脱离群众到丧失政权的内在逻辑,提出“特权阶层”、“官民矛盾”是社会主义建设一个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处理方针。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 80年的历史 ,反复证明了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说的一句话 :“只有经过民主主义 ,才能到达社会主义”。经过民主主义 ,不仅是指革命 ,也包括建设 ;不仅指经济建设 ,也包括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走了一些弯路 ,出现了一些问题。究其原因 ,错综复杂 ,在多种制约因素中 ,文化制约因素尤其突出 ,主要表现为 :政治文化中的“集中观念”、认知层面的专制基因、革命的斗争哲学观念和国际共运遗留的极“左”思潮。  相似文献   

5.
马春媛 《工会博览》2009,(6):149-149
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广播电视工作要做到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涉及的问题很多,这里只对广播电视文化的先进性影响较大的两个问题谈谈个人的浅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一大、二公、三纯”的迷途上越走越远。张闻天在逆境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自己的思考,批判了“把生产关系当作拜物教”,“生活好了就会资本主义化”,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等错误观念。他明确指出:“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首要任务。”他认为,坚决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允许劳动好的人先富裕起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要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生产,发展经济,正确建立共产党同国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在《求是》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发展起来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提炼和概括出简明扼要、便于传播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建设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促进文化公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这样的一个目标,是新世纪新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心声。作为北京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成部分,是实事求是地总结国内外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深思熟虑得出的科学结论。认真研读江泽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地位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①这里说的是一个定位问题,也就是说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1.
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召开,1997年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发展的大背景下更令世人瞩目.国家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在“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更加繁荣昌盛.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总结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因此,1997年,将是我国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飞的一年.“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青少年的素质培养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的百年大计,跨世纪的时代需要具有跨世纪素质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素质培养应该是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核心内容,应该引起全党、全社会的关注.万事人为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2.
双周·观点     
《南风窗》2002,(5)
10年前,邓小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10年后,江泽民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要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95 6年党的“八大”是第二次革命的开端 ,1 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第二次革命走向成熟。考察第二次革命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 ,有助于准确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70年来文化建设始终围绕社会主义制度展开,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解决的是文化与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解决的是制度确立后文化如何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解决的是文化发展如何更好地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进入新时代则着眼于文化建设如何更好地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文化建设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也逐步从外在工具性目的向凸显自身目的性转变,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文章从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制度、时空方位和主要矛盾、国家总体布局和文化双重功用平衡以及文化的本质和目的层面总结了70年来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世纪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在党和国家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今天,培育青少年法律意识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文化力的崛起,使综合国力的竞争更加激烈,竞争领域更加广大。“文化力”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跨步,是对当今世界在发展趋势上可以作出的判断。因此,要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坚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积极参与全球化下的文化竞争,解决我国对外文化发展和参与世界范围内文化竞争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列宁逝世前夕,在口授的"最后的文章"中就苏俄的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若干重要论断。针对"无产阶级文化"派忽视苏俄国情,鼓吹"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他提出:问题就在于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摆脱半亚洲式的不文明状态;鉴于苏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他提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针对第二国际代表人物和国内的孟什维克党人否定俄国具备实行社会主义文明前提的论调,他提出: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就需要文明;鉴于苏俄国家机关中由于文化缺少而出现的种种弊病,他提出:我们的国家机关,在很大程度上是旧事物的残余,直到现在还没有具备建立这种机关所必需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九大报告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文化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要性。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优秀的中华文化一直起着凝聚民族团结的作用,起着引领发展方向的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扎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和主要工作,集中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程光平 《工会博览》2004,(17):12-13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以人为本这一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反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